闫泰淦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如火如荼,但由于粗放式的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使得废水、废渣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也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低碳环保高速公路建设势在必行。低碳公路施工技术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传统公路施工工艺的革新,是实现公路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必由之路。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涉足高速公路低碳施工技术领域的时间稍晚,对工艺和技术措施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针对高速公路低碳施工组织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我国高速公路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实现公路工程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s growing vigorously, but because of the extensive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the waste water, waste residue, waste of resources and other issues also follow.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not only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costs, but also seriously undermin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human survival. With the 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tensified, low carbon gree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is imperative. Low-carbon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inno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oa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t is the only way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But for now, China's low-carbon express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develops later,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process and technical measures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low-carbon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expressway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evel of expressway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engineering.
关键词: 高速公路;低碳环保;施工组织管理模式
Key words: expressway;low 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中图分类号:U4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23-0025-03
0 引言
近些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干线公路建设需求日益增长,生态破坏问题也随之而来,使交通建设部门和施工企业备受困扰。如何面对公路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现状,談一谈公路行业应如何走一条低碳的环保发展之路。
1 高速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1.1 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修建公路必然会砍掉设计线路周围的植被。另外为了施工机械和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操作空间和休息空间,也会占用线路周围的土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对当地植将会大范围的被毁坏。由于植被的大量破坏,当地的植被覆盖率降低,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
1.2 噪音的影响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大型机械的操作会产生严重的噪音,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夜间机械操作更是对当地居民的睡眠造成严重影响。
1.3 对水环境的影响
挖泥、取砂、材料冲洗引起水质混浊,施工机械的含油污水及油料泄漏造成油污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垃圾直接排入水体;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因保管不善造成进入水体。
1.4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面的尘土和灰尘掺杂在一起会形成扬尘,让周围的空气变得非常浑浊,影响施工人员和当地人们的呼吸。并且,沥青本身存在的烟气和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气也让当地的环境变得浑浊,严重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
2 低碳环保理念下高速公路施工措施
2.1 利用可再生资源,建设现代化低碳高速
高速公路低碳化发展的今天,一定程度上是对低碳技术的竞争,国外的低碳高速事业已经融入进了大量的新型技术产业,为了能与发达国家接轨,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进步,向发达国家学习,将新型技术一步步应用到高速公路低碳化这一事业的建设中去。例如,意大利已经在道路项目中将可再生能源和可持续性作为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板,为公路沿线建筑提供电力;通过安装太阳能电板制成的防噪声隔离带,降低CO2的排放,使用清洁能源,为隧道、服务区等提供用电用热,而这一措施将减少约40%的CO2排放,并大量节约维护成本。而我国的高速公路以隧道、服务区、桥梁居多,更能发挥低碳优势,节约资源。
2.2 优化水资源处理系统,实现水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步伐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公路,总里程不断增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公路在国民经济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位置愈来愈重要。伴随着公路的发展,公路污染、公路对周边环境影响等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如何解决公路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如何按照现阶段我国实际情况,分析评价公路建设各阶段对环境的作用与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减少或杜绝公路环境污染、恢复路域生态损失,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改善传统的高速公路水处理系统,采用先进的中水回用系统,节约高速公路的水资源,提高二次利用率,从而达到大量的节约水成本的效果。例如,在杭浦高速公路平湖服务区,采用中水回用系统,使得服务区的公厕、广场绿地冲洗和浇灌都不付一分钱。目前平湖服务区的中水的使用占总用水量的1/3,每天回收废水100吨左右。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污水的排放,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工作理念。
2.3 利用高科技手段,发展低碳环保公路养护
养护工作的低碳高速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做好低碳环保养护是发展低碳高速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无锡市公路的公路养护工作中,選择低碳环保技术:利用进口灌缝机有限处理处治路面裂痕裂缝;利用冷再生技术和“维特根”冷再生机处理旧路面;利用环氧树脂砂浆技术处治新安大桥墩帽裂缝。全面提升公路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可以说依靠科技实现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以最大程度地实现低碳环保高速公路的养护作用显著。
2.4 力求减碳高速运输,兼顾节能减排
高速运输业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高度重视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作为“减碳”的重要工作,摆脱对单一燃料的依赖性,使用洁净能源,实现交通运输低碳化,做到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我国公路建设部门和相关企业应密切关注对环境保护可行性的研究,同时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首先,坚持全局规划与重点把握相结合。在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方面,要重点做到对于可行性研究的重点规划与把握,对于关系到节能减排成效的重要方面,要严格的把关。在防止重复建设与盲目建设的发生,另外还要重点对于全局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防范。
其次,坚持因地制宜与节能减排联系在一起。在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方面要重点对于本地区的重点和支柱产业进行保护和照顾,但对于影响高速公路节能减排的企业也要进行一定的整改措施。真正地做到因地制宜与节能减排联系在一起,把节能减排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还要把发展经济进行到底。
最后,坚持可行性研究的落实与未来的布局相结合。在可行性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诸多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修改的地方,因此要将可行性研究的真正落实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与有关的修改计划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要对未来高速公路发展的趋向进行一定的分析,以免影响长久发展的实现。
3 低碳环保理念下高速公路项目管理模式
低碳环保高速公路采用了BoT+EPC的项目管理模式,不但实现了设计、采购、建设、施工、移交以及运营的系统化集成,节约了项目成本。具体来说,这种项目管理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低碳环保高速公路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组织方案的编写上,在不影响高速公路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低碳环保的材料,选择合适的工艺,最大程度的节约能源,降低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实现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即“四节一环保”。
②项目管理部成立专门的负责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的环保部,设立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管理人员应当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还应当有一定的环保工作经验,责任心强。通过完善施工过程中的垃圾管理体系,提高环保部对垃圾处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成立以施工项目经理、总共和项目书记为首,项目的其他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低碳环保高速公路想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定期的对施工过程中低碳环保的指标进行监督、检查,做好施工期间低碳环保高速公路建设的领导和管理工作。
③从项目管理办公室开始做起,内部资料尽量正反面使用,提倡无纸化办公,尽量降低纸张的浪费。在会务费用方面,倡导不开会或少开会,开短会的项目管理模式,尽量的降低会务的费用。在水电浪费方面,杜绝长明灯、自流水现象,尽量的不开或少开空调,尽量实现水电的合理化使用。在油耗方面,合理的安排公车出差问题,尽量出车时共用一辆车,杜绝公车私用现象,节约用油。总之,项目管理部门应当狠抓落实低碳环保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宣传到位,指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即“三到位、三明确”。
4 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实现低碳环保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和人的生活有着严重影响,所以,在高速公路建设大规模开展的今天,寻找传统原材料的替代品和利用新方法新工艺以降低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越来越紧迫的命题。
4.1 新技术
沥青再生技术:这项技术近几年在公路工程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其技术原理是:通过对废弃的混合料进行重复利用,降低沥青材料的掺量,防止废料引起环境污染。与传统混合料施工技术所造成的碳排放量相比,通过沥青再生技术建成的公路碳排放量减少了十分之一,公路养护成本也大大降低。
另外,掺入了一部分旧料的沥青混合料,施工速度快,工期段,对路面行车干扰小,降低车辆噪音3~5分贝,延缓路面再次进行养护时间3~5年。采用废旧沥青再生技术的路面具有较好的抗车辙和抗疲劳性能,从而延长沥青面层使用寿命。
4.2 新工艺
应用改性沥青新工艺。将废轮胎胶粉作为填料掺在沥青混合料中,一方面实现了对废旧资源的二次利用,另一方面提高了混合料的弹性,大大改善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和路面降噪性能。另外,掺废轮胎胶粉的混合料的拌制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低30℃,拌制过程中无冒烟现象,对大气和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大大降低。
4.3 新材料
碳纤维布:某高速公路桥梁使用了碳纤维布、塞柏斯两种新材料进行裂缝修补和桥体加固,共修补桥面裂缝6800m2。相对于普通碳素钢来说,具有质量轻、密度小、耐腐蚀老化等优点的碳纤维材料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了十几倍,并且它对施工环境的温度条件没有要求,常温下即可使用,24h修补的部位完全固化,施工工期大大缩短。赛柏斯的亲水性最佳,能够适应潮湿环境下修补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工况。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到高速公路建设中,由于高速公路施工过程中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建设低碳环保的高速公路势在必行。在今天的经济社会形势下,我国加快建设低碳环保高速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转变交通运输事业的要求,让我们携手共同完成这个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高速事业,建设新型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何栋梁,成彦惠,杜冲.浅析低碳理念高速公路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的进展[J].四川建材,2016(07).
[2]周玉超.高速公路低碳建设期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石丽阳.基于绿色理念的高速公路建设方案选择与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