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于鼓楼之上探身下望,你会发现在东南方向一有片崭新的四合院。它们虽然看上去年代不长,但在鼓楼角下的古都风貌保护区中却显得那么的自然天成。院落里的建筑都是平房结构,但在那一片平房区中却与众不同,颇有精致脱俗感。这是什么地方?“时间博物馆”的招牌让人惊奇,让人思量猜疑。“时间”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它陈列展出什么,以表达时间这个概念元素?又是怎么陈列展出的?是否会用一些钟表类物品来体现?是否会像天文台一样,有很多或是古老或是现代的天文仪器?是否又会是一张张嵌在镜框里的老北京的照片,让大家回忆起那在这座城市中流走的时间?这一串串的问号驱动着我,想到里面一看究竟。
气势恢弘看午门
一个初春的早晨,我乘兴来到时间博物馆门前。望过去,一股纯纯的中华建筑文化之风让我的心里觉得非常舒畅。院内都是青砖青瓦的硬山顶建筑,毫不張扬;门窗保持着木材原始的颜色,体现了返璞归真的理念。也就是那原木的金黄,让这片建筑显得气度不凡。这片建筑传统的中国灰与金黄,颜色上的差异再加上手工制作的青砖、青瓦产生的自然肌理,形成一种艺术的美。如朵呆小花的砖雕气孔,精细雕刻的雀第与门楣,还有那排列整齐的筒瓦瓦当与滴水檐,使人未进馆内就可以窥视出建筑设计者的睿智与一丝不苟。
工作人员热情地出门相迎,从他们的仪表与着装就可以看出很强的艺术气息。我们没有从位于正北临街的正门进入,而是按北京传统老四合院的规矩,从位于东南方也就是八卦中“巽”位的小门入馆。据工作人员介绍,时间博物馆于2010年作为钟鼓楼及周边历史风貌区建设项目之一批复并开工建设,2015年5月18日第39个世界博物馆日那天开始试运营。全馆总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4720平方米,分地上一层与地下三层。时间博物馆是一家民营博物馆,主要面对高端人群,那里不定期地举办一些高端艺术品展,世界很多大的品牌企业也经常在这里举办发布会。每当有公众开放日的时候,会提前对外通知,由于不是针对大众游客常年开放的展馆,所以很多游客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始终戴着神秘的面纱。
时间进行曲
我们沿着前后连通的东厢房一路向北,来到北院的东厢房的位置,牛、虎、猴、猪4个圆明园兽首铜像就在眼前。如此珍贵的文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疑虑让我放缓了脚步。工作人员看出了我的心思,用手指着下面的说明文字对我说,那是保利公司提供的一比一原型复制品,仿真度极高。再往前就步入了位于最北侧的中心展厅,那里正在举办清明挂毯展出,一幅幅工艺精湛的织毯,诉说着当时它们所经历的时光,展览一直延续到北院的西厢房。工作人员介绍,一般的展览都在这个区域内进行。
从西厢房往西是博物馆的一处小院,院中央碧绿的玻璃宛如一池秋水,倒映着不远处的鼓楼,到了鼓楼击鼓表演的时候,这里还可以听到阵阵鼓声,坐在玻璃旁边廊下,看着一真一幻的鼓楼,听着时急时缓的鼓声,你会发现这些好像也是时间博物馆想为大家展示的—部分。
工作人员带我坐电梯来到了博物馆的地下二层,整个楼道就是一座现代艺术品的画廊,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的作品都可以看到,现代艺术与时间的结合,让我不禁想起了达利的艺术品。楼道形成的环廊中间是一座1000平方米的大厅,高度贯穿了地下一层与二层,宽大敞亮。这里也经常举办各种展览或画展,以及一些大型商业活动。在这里曾举办过活动的企业有大众、LV、华为、宇舶表等大型国际品牌。出席展会的贵宾们可以将车直接开至展厅楼下,避免了中途不必要的周折。展厅周围的休息间高档华贵,有非常良好的私密性。
艺术的盛宴
坐电梯回到地面,我来到了休息区,那是艺术家和企业高管们休闲、静心的地方。正厅内古色古香的硬木太师椅分列中路两侧,大气庄严。西耳房前有一架蕉叶式古琴,一位仙风道骨的先生正在抚琴。众所周知,在国内一件好的古琴就是一件宝,而懂音律能抚琴者就更是宝中之宝了。古琴是中国众多乐器中目前仅有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间博物馆的古琴都是选用上好的古木,由国宝级的斫琴师制作、调音,件件精品。这架蕉叶式古琴,形若芭蕉叶,传承大漆的琴身光滑细润,呈现出天然的花纹;13徽位与13颗大小不等的星辰嵌于其上,光彩照人;7根琴弦就像7条音乐的天河,从琴额垂下的7条流苏如同那7条河流形成的瀑布,把天上的音乐带到了人间。
进入耳房,里面陈设了许多珍奇之物。罗汉床上面的炕几之上,还有一架古琴,此古琴为仲尼式,相传为孔子所创立。从此琴的摆放就可以看出主人的精心之处,琴下炕几桌面并不是平面,一侧高一侧略低,低的—侧正好与这架琴较高的雁足形成呼应,让琴体保持水平,可见这个炕几就是为此琴定做的。在罗汉床对面是博古架,上面的珍宝让人驻足。工作人员从上面拿起一莲花式的木盒放在屋中间的桌子上为我打开,里面是一组清代的十二生肖玉佩。
此套玉佩以白玉为材,分雕玉牌13件,外围可拼作莲瓣形,十二生肖作斧形、璧形各半,其顶部均饰云纹及雷纹,每件玉佩一面减地浅浮雕雕绘十二生肖图,另一面阳文书相对应的地支篆书字。环形圆璧置于中央,正中镂雕转轮花,其一面减地阳刻书篆字十二地支纹,近中心环处饰回纹一周;另一面则外环雕饰乳钉纹,中间减地阳文刻八卦纹。玉佩保存得非常完整,不但玉佩与外面随形而制的木盒完好如初,就连装玉佩的盒子都是原装的,盒底的蓝色绸子有的已经破损,露出下面早已发黄的棉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套玉佩在用料和制作上不计成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具有典型的乾隆时期宫廷玉作特点。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就有一套乾隆时期宫廷玉佩与此套一般无二。说到这里我不由听得瞪大双眼,工作人员客气地说:“没事,您可以来摸一摸。”这让我欣喜若狂,但又真的怕把这宝贝摸坏、摸脏。看我犹豫不决,好心的工作人员干脆从里面拿出一块玉佩放在我的手上,我托着那两百多年前宫中的宝物,就如同与当年曾把玩过它的乾隆皇帝握了一下手。巧的是,工作人员随便递给我的那块生肖玉佩正好是我出生年份的生肖,这让我的观赏更加认真。从近处欣赏可以看出这套玉佩雕刻水平很高,上面浮雕的动物造型生动,每一个线条刀法都相当肯定、圆润,犹如天成一般,抚摸着这温润的白玉让人一下子就想到和田羊脂玉的特征。我赞不绝口地把玉佩放回原位,抬头观瞧,在正对面的桌案之上有一个乌黑色柜门的小柜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走近小柜,柜门上的五爪金龙每一片龙鳞都清晰可见,整条龙的立体感十足,在云浪之中翻飞,有呼之欲出之感。柜门的拉手与合页之处都是用黄金打造的,上面也都镌刻着龙形图案。特别是拉手上的金龙,龙身为浮雕造型,龙首为立体雕刻,龙口中衔着金环,表现了古人极高的工艺水平与想象力。工作人员向我介绍,这是清乾隆时期的硬木嵌玉雕龙纹小柜,清代是中国家具发展的高峰期,家具在清初仍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家具的风格,而到了雍正、乾隆时期,由于国力昌盛,经济及手工业的发展,再加之统治阶层的喜好,使之呈现出“精雕细嵌、雕繁刻复”的风格。能工巧匠们利用来自海内外的珍贵木材,融汇多种工艺美术的成果,尽情驰骋于斧凿之间,制作出了大量的家具精品。这件家具就是当时宫中的精品。此柜以名贵紫檀为材,上嵌鸡翅木,作对开门立柜。小柜两侧面分别镶乾隆御题诗文,诗文每个字都用上好的玉料雕刻,之后镶嵌入柜面上阴刻的字中,玉与紫檀的衔接天衣无缝,犹如一身,这也是中华玉文化与家具文化最巧妙的融合。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件文物是时间博物馆中陈列的众多海外回流文物之一。现在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投身到文物回流的事业之中,他们用自己的力量,让一件件被侵略者掠夺走的文物重新回到祖国,向世界证明着中华民族的崛起。我心中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从休息厅来到四面围合的小院,对面的正是时间博物馆前厅的后门,“时间博物馆”五字匾额悬挂于屋檐之下,推开房门,展厅的中央就是时间博物馆的正门入口,展厅内正对入口的位置是一幅弧形的蓝色曲面幕布,幕布如深邃的夜空,底部是夜幕的河水、山川。幕布上方有一金色徽章,图案为中国传统的金乌造型,象征太阳,太阳的左侧为六马之乘在云上奔走。在奔马与金乌的下面是“时间博物馆”5个银色大字。天上的星斗、周而复始的太阳以及飞奔的骏马,让人意识到人生与白骥过隙时光短暂,整幅图案就是对时间博物馆意义的阐释。时间博物馆的文物也就是那白骥过隙的时光之中为后人留下的颗颗明珠,而那每一颗明珠背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观赏者在欣赏艺术品的同时也可以透过艺术品感受到当时的时光。艺术品就是时间在那一时刻的凝聚,时间让艺术品在那时、那地、那情、那景中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