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当好初中思想品德教师

2017-07-14 18:59吴清华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探究

吴清华

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当好思想品德课教师?我认为:

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作为新时代的思想品德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做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教师做到:第一,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不能信口开河误导学生。第二,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做好,要知行统一。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在政治思想、个人品德、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因此,一位合格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不糊涂、不迷航,有较强的的政治鉴别力和敏锐性;必须善于把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自己的理解、认知、体验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决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充当传声筒;必须为人正直、正派。树立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影响学生,面对喧嚣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诱惑,守住一片宁静,不被世俗尘埃所染,不为金钱财物所动,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的作用;才能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二、更新观念,转换角色

新课改特别强调实践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学会角色的完全转换。第一,从全方位指导转向适时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以给学生留出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进行互动或自主活动。第二,从学生倾听教师转向教师倾听学生。新课改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由“学生倾听教师”转向“教师倾听学生”。在学生交流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可以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采用哪些内容,实施哪些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第三,从教材研究转向教材、学生双研究。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第四,从面向个体转向面向全体。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因此,我们不仅采用个体探究,更应该合作探究或集体探究,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形式载体,使其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倡導探究性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视野,为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提供机会。

三、提高素质,丰富头脑

新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坚持学习,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懂得一些必备的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法律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科学理念,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思想品德教师不仅仅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上的指路人,而且是马列主义和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使自己的“一桶水”常满常新;必须勇于实践,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组织专题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善于总结,有效地推进高效课堂。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内外以其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不要靠“大棒”来维持教师尊严。只有这样,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合格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其职分工作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endprint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