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问题“有效性提问”的实践

2017-07-14 01:04王冬磊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有效性提问有效性思维

摘要:课堂提问设计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师生互动质量、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教学成败。本论文研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际授课以及阅读相关文献,从有效性的角度研究初中化学青年教师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总结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有效提问的方法,并根据学到的有效提问方法能够有效设计自己的课堂提问并有效的实施。

关键词:化学课堂;有效性提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一次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然而,课堂提问是一项较难把握的教学艺术,尤其是对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我们课堂提出的问题往往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本论文总结近一年来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进而找出有效提问的方法。“有效性”包括问题本身的有效性和提问策略的有效性。

1.问题本身有效性

(1)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是课堂提问成败的先决条件。提问能够为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教学目的服务,比如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等等。明确了提问的目的,教师就可以避免在课堂上随意提问,因此提问前教师必须对问题的目的加以限定。

在设置问题时,要结合课程标准,明确提问目的,注重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重视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精心的设计问题,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

(2)问题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有效与否,取决于主体的背景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之前,对学生头脑中已经内化的化学模式和可能存在的模式序列缺失进行分析,并对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做出准确的评估,然后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化学问题。

案例

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红磷会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氧气被消耗以后导致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小,当装置的温度冷却到室温以后,打开夹子,导管右边连接的是水槽,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变小,猜测一下,打开夹子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水倒流进入集气瓶,并且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与什么的体积是相等的?

改进:

①在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

②水为什么会倒吸?倒吸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是多少?

③通过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生:氧气

(3)问题指向性要明确

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而空,学生思考、回答均缺少抓手。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导致教学环节的中断。老师或者以为问题有难度,学生不会答,而自己讲解。这样的问题不仅起不到引领教学向纵深发展的作用,反而既耽误了课堂时间,又影响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因此课堂问题的设计必须具体、明确,最好能够暗示学生的答题思路和范围。

案例

推断选用药品的过程主要考虑了什么?

同学一:压强

教师:那考虑压强就是考虑什么?生成物的。。。

同学二:生成物的状态

教师:生成物的状态必须是什么?

同学二:固态

教师:除了这个还有吗?反应物能不能跟氮气等其他气体反应?

有同学说出不能

教师:那换句话怎么说?

同学三:只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改进:

①请同学们考虑一下,选择药品时对生成物的状态有什么要求?

②选择的药品除了要能在空气中能燃烧,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4)问题设计要有梯度

教师在突破重点、难点时所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小到大、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从而“围歼”难点。这样既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智力素质。

2.提问策略的有效性

(1)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

情景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式提问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扩展式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层递式提问可以为学生解决难题搭建臺阶,降低知识的难度;

反向提问法可以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直观提问法可以让知识变得更简洁。

教师在教学中应选择多样性的提问方式,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且可以更好的发散学生思维。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提问方式的选择要结合具体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2)问题的数量要适度

课堂提问固然重要,但也不是越多越好。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心里焦虑、情绪紧张,使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精简数量,直入重点,围绕教学重点进行提问,减少不必要的无效问题,才能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空间。使学生处于较高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起到提问的真正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3)提问后等待时间应适宜

课堂问题的设置要根据问题对学生认知层次的影响,若是低级认知水平的问题,应答等待的时间可以适当短些,以3秒左右为宜。如果等待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学生的躁动。

如果是高级认知水平的提问,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很好的自主建构知识。

(4)选择适宜的回答方式

有效提问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自问自答、学生集体回答情况,教师的自问自答会剥夺学生的思考过程,集体回答时往往会在老师抛出问题后,反应快的同学很快做答,一部分同学还没有经过思考的过程,使问题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提问要面向全体,调动每个学生思想的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还要考虑到提问对其他同学的影响,尽量让所有学生从中受益。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只有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教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卢正芝,洪松舟.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提升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11:64-67.

作者简介:王冬磊(1987.2.13)女,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人;研究生学历,教师(中级职称);单位: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九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提问有效性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优化教学环节,提升语文课堂效益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