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士彟看隋唐之际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2017-07-14 00:27陈晓娟
神州·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社会地位商人

陈晓娟

摘要:隋唐时期是我国自秦汉之际后封建统治下商业发展的又一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以政治制度发生了一定的变革。在此历史发展背景下,武士彟实现了由商人到士族社会地位的完美转型,并成为一代勋臣。基于此,本文以武士彟为研究对象,对隋唐之际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隋唐;商人;社会地位;武士彟

引言:“重农抑商”是我国自秦汉之际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执行的重要政策制度之一。在《旧唐书》记载中,唐太宗曾言“工商杂色之流,假令术逾济类,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可知,在唐初期“重农抑商”、“商人不得入士”的政策仍在遵循[1]。而武士彟(577-635年)作为一名商人,在隋唐之际实现从商途到仕途的转变,所付出的辛苦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时代背景下商人地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一、武士彟

武士彟(577-635年),自信明,是中国女皇帝武则天的父亲,死后谥号“魏忠孝王”[2]。据有关资料记载,武士彟生于北周武帝时期的庶族商人世家,在其青年时期曾到过各村子卖过豆腐,后来又与同乡许文宝共同经营过木材生意,并自此成为一代富商,即“以鬻材为业”、“因致富于财”。但是,武士彟与其他商人不同,是一位腹有诗书且有一定政治抱负的人,这一点在《册府元龟》中武士彟“才器详敏,少有大节。及长,深沉多大略,每读书见扶主立忠之事,未尝不三复研寻,尝以慷慨扬名为志”可得到充分认证[3]。但是,自秦汉之际以,社会政治制度下门阀观念严重,士族、以及各大世家为社会主体地位,“士、农、工、商”成为我国历史封建制度下的标杆,此外“重农抑商”、“商人不得入士”等观念以及政策制度一直到隋末、唐初之际仍为断绝。武士彟的“庶族地主”、“商人”身份,使之纵有“万贯家财”也难以步入“世族豪门”寸步,只能被称之为“寒门”、“贱类”甚至“杂类”之列。因此,武士彟虽有远大抱负,在无施展晋升机遇,在高也只能成为一名“鹰扬府队正”无品阶的小军吏。那么,在此社会环境中,武士彟又是怎样实现由“商人”到“士族”的转变呢?除其自身聪慧与努力外,与隋唐之际社会、经济、政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二、基于“武士彟”下隋唐之际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

隋朝季年,隋炀帝杨广由于自身的暴戾统治,民众苦不堪言,农民起义大量爆发,天下英豪共起,并州成为当时风云际会、藏龙卧虎之重地。在此历史发展背景下,“家富于财,颇好交结”的武士彟在陇右士族李渊屯守汾、晋之地时(隋大业十一年,李渊任并州、河东抚慰大使),就和李渊建立了联系,并留李渊在在自家休憩[4]。与此同时,“深沉多大略”的武士彟深觉这是一个好机会,从而主动抓住机遇,在其刻意行为下,与李渊彼此建立了友谊。也正因此,武士彟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被李渊引为“行军司铠参军”,武士彟在服务于李渊期间,察觉天下大局将变,窃劝李渊进行起兵举义,并以“兵书及符瑞”向李渊进献,以图天下大事。但是,此时的李渊,尚觉举兵时机并未成熟,怕机密泄露,从而对武士彟表示,他已经理解了武士彟的好意,如果真有一天能过夺得天下,愿意与武士彟“当同富贵耳”。自此,武士彟政治生涯拉开帷幕。

在武士彟窃劝李渊举兵起义不久后,李渊、李世民父子终见隋朝濒临覆灭且大势已去,认为时机成熟,从而决定乘乱起兵,以图天下,此时武士彟集自身全家产,一同献给李渊以做养兵之资。与此同时,武士彟为保证李渊心腹刘弘基、长孙顺德、刘弘基顺利招兵,常常往返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与隋太原副守王威、高君雅之间,以防出现相互勾斗、引发隋官员怀疑等问题的产生。当他得知王威、高君雅已经对李渊招兵产生怀疑,并决定彻查此事时,即“唐公所募兵壮,尽付刘宏基、长孙顺德统管,我等不能干预.为何?”,武士彟对王威、高君雅进行劝说与周旋,即“所募新兵,素乏训练,今委以专人,乃治兵之常法!且唐公为今之勋威,受委重责,恐无暧昧之情”,“此皆唐公客,若尔,必大有嫌。”此外,当司兵参军“田德平”想要劝说王威对李渊募兵进行弹劾时,武士彟以“讨捕兵悉隶唐公,威、君雅无与,徒寄坐耳,何能为?”制止了此事,此后向向李渊进行密报,使李渊对此有了防备,为李渊立项汗马功劳[5]。因此,当李渊起兵太原时,任命武士彟为大将军府内正护大夫、中郎将司铠参军,武士彟在随唐军一路征战过程中,先后从正护大夫、中郎将司铠参军晋升为寿阳县开国公,再到光禄大夫。截至武德元年(618年)——大唐建立后不久,李渊在论功行尚時,以“士彟首参起义”的功劳,将其列为“公位免死功臣”之列。与此同时,在《旧唐书》、《新唐书》中都曾表示,武士彟在620年被擢升为工部尚书,即“武德中,累迁工部尚书”且被封为“应国公”。但是据《册府元龟》、《退让》等资料记载显示“武士彟,武德中为工部尚书,判六尚书,赐实封八百户。士彟为性廉俭,期于止足,殊恩虽被,固辞不受。前后三让,方遂所陈”,则武士彟被任命为唐宫近卫军要职——捡校右厢宿卫。与此同时,在武士彟任职“捡校右厢宿卫”期间,恪尽职守、尽职尽忠,即便在“儿子夭折,夫人谢世”之时,也未曾离职,李渊为其忠心所感动,大赞“遗身殉国,举天与比”,并亲自为其选妻,将前朝达贵杨达的女儿许配给武士彟,以桂阳公主为主婚者,其结婚所有费用均由国库所出,其殊荣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在社会动荡时期,朝政崩塌分离,国之大厦寂静倾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人,尤其是如武士彟这样具有政治抱负,且愿意为之而努力,善于抓住机遇的人,提供了途径。

武士彟后半生仕途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在武德九年(627年)由唐朝中央放任到地方,从而担任扬州长史(此时扬州为地方重镇,关系到唐朝江淮地区的统治事业),武士彟在任期间“开辟田畴,示以刑礼,数月之间,歌谣载路”。到贞观元年,即唐太宗李世民除登帝位时期,利州都督李孝常与禁军刘德裕、长孙安业勾结,密谋叛乱,唐太宗在得知后其密谋后,虽然以“谋反”罪杀死了李孝常,但其利州余党并未一网打尽,于是唐太宗派遣武士彟到利州担任利州都督进行平乱,武士彟在到达利州之后“亲审形势,度察民情,先礼后兵,招集亡叛,抚循老弱,赈其匮乏,开其降首”,在最快的实践内,以“兵不血刃”的方法,使“余乱平息”、“郡境又安”,对此,武士彟受到唐太宗大力表扬。到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任命55岁的武士彟为荆州都督,有史记载武士彟在任期间“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奸吏豪右”、“兴修水利”,荆州境内呈“白狼嘉禾之瑞”[6]。由此可见,武士彟“善政”之举、政治精明(不参与到皇室的纷争当中)也是其实现由商向士社会地位完美转变的重要因素。加之,新朝建立,百废待兴,在此社会背景下,商品经济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产生了些微的影响作用,但是此时的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未从本质上得到改变,武士彟的巨大改变,与历史时代特殊因素的影响以及其自身机遇与努力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结论:

总而言之,基于隋唐之际社会政策以及经济的不断变化,商人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革,社会动荡为各界人士,从政提供了前提条件,打破了和平时期“商不可从政”的政策制度。此外,在唐朝建立之后,百废待兴商品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封建官吏、士族以及思想家对商业以及商人有了全新的认知,“重农轻商”思想虽然仍处于主体地位,但是“抑商”思想得到淡薄,为后期“商贾入学”、“商贾从政”提供了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

[1]冯兵.二十世纪以来隋唐五代城市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云梦学刊,2016,05:5-19.

[2]闵祥鹏.实都策略、人口增长与政治中心东移——唐显庆至开元年间长安、洛阳政治地位变迁的量化分析[J].社会科学,2016,07:144-159.

[3]冯兵.隋唐五代时期都市民族融合与城市发展[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93-99.

[4]王菁,周晓薇.《武士彟碑》的摹勒者——新见唐《崔知之墓志》与关联史事[J].华夏考古,2015,01:117-123+168.

[5]张锦鹏,杜雪飞.商人群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兼论商人群体的时代局限性[J].古代文明,2015,03:94-104+114.

[6]鲍娇.唐代政治与符瑞——以武则天称帝与S.6502《大云经疏》中的符瑞思想为中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87-92.

[7]惠沁方.民间信仰与清代以来无锡城市社会[D].南京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地位商人
商人服象与象之分布
从《无性别的神》看藏区女性的社会地位
我所见识的印度商人
浅析《呼啸山庄》中希刺克厉夫与凯瑟琳的爱情
由称谓语看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农民工社会地位变迁影响因素及成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