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萍
【摘要】 在金融危机之前,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已经萌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加速了其进程。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暴露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弊端,引发了各国对国际货币多元化的思考,即通过弱化美元作为国际中心货币的地位,其逻辑和现实的结果就是用本币取代美元。以分散国际货币体系过分依赖与美元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银行;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背景
在这一本币化过程中,人民币的优势开始展现。为满足这一国际需求,中国政府决定在跨境贸易中开始人民币结算试点,并于2009年7月2日付诸实施。期间,我国正式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五个城市启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试点地区扩大到20个省份,参与试点的出口企业由最初的365家增加到2010年底的6.7万多家。2011年8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结算金额直线上升,人民币在进出口结算中的比重已超过9%。同时,资本项下人民币跨境流动开始逐渐放开:境内机构可以使用人民币对外直接投资(ODI),允许境内银行对境外投资的企业或项目发放人民币贷款;对人民币外商直接投资(FDI)采取个案试点;允许境外三类机构将人民币投资于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已经逐渐走出国门。在中国香港、澳门和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可以局部或者全境通用。人民币已经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流通和自由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机制不断完善,金融开放的程度逐步扩大,以及我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人民币的国际化有了良好基础。
二、人民币国际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一个很好的机遇。这些机遇可以归纳成四个方面。
一是人民币国际化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会有很快的增长。具体表现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及相关的派生业务,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盈利机会。如境内代理行对境外参加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相应的可能有资金汇兑费和账户管理费;为境外参加行提供人民币资金的短期拆借、兑换等,相应有融资的手续费;为境内外企业提供贸易融资,相应收取利息收入等;通过发放人民币国际信贷,可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
二是改进对国际业务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从境内企业扩展到了境外企业和境外商业银行,服务业务从外币结算扩展到本币结算,服务范围从国内延伸到港澳和东南亚各国,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球各国的贸易和金融市场。所以提供人民币结算有利于商业银行综合服务水平的丰富和完善,有助于商业银行以优质服务吸引更多优质的国际业务客户。
三是提供更多人民币投资机会。人民币国际化后,最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以人民币计价流通的金融产品不仅在市场上运作,将来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和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可以作为投资工具。一方面境内银行可在银行间市场上与境外银行进行交易,活跃自身的资金交易业务。另一方面,一些国家出于本国币值的稳定,分散单边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风险。
四是提升中资银行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参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中资银行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人民币相关服务,这无疑丰富了其国际业务类型和国际经营经验;也可在跨境贸易结算相关的境内企业、境外企业和境外商业银行间树立更良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与国际先进银行展开客户和市场的竞争。
三、人民币国际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面临境外利率市场化的价格压力、同业的竞争压力,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改变传统“重贷款,轻服务”的经营模式、“重利差、轻收费”的盈利模式和“重增长、轻管理”的发展模式,与国内市场相比,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金融自由化程度更高,市场竞争更激烈,蕴藏的风险也更大。充分发挥人民币业务以及境内网点、客户优势,在当地监管法规的框架下,尽快适应环境,扩大客户基础,有效控制风险,提高盈利能力,是我国商业银行“走出去”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面对人民币国际化,我行如何顺势而为
日益丰富的人民币跨境业务,是商业银行进行国际业务拓展、国际客户培养、全球网点布局、人民币相关产品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一)巩固和扩大境内外的国际业务客户
面对国内同业和外资银行对国际业务客户的激烈竞争,我行需要根据境内外客户的分类特征,加强针对性的营销和宣传力度。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基础上,积极扩大新的国际业务客户群体。
首先,是要重点挖掘客户潜在需求。通过对客户的深入营销和挖掘,可在短期内激发国内企业对境外人民币结算的潜在需求,使其了解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所能带来的便利流程、节省成本、规避风险等切实的好处。
其次,要在人民币流通程度较高的境外区域培养客户。一方面可通过境外分行向对华贸易企业直接进行营销,提供有针对性的人民币融资、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可积极向境外参加行提供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
(二)加强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的创新力度
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是一个新型业务。我行应能以尽快速度适应新业务、并通过业务创新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银行,必然会占得发展的先机。所以我行有必要围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强相关跨境人民币业务的创新,形成丰富完整的跨境人民币业务产品线。以便能够争取赢得境外企业和境外银行等国际客户,在国际化经营的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
(三)重视国际业务专业人才的培养
国内银行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一直以来国际业务较为单一、国际业务的服务水平远达不到国际较高水平,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力资源比较缺乏。具体而言,一方面可从我行内部尤其是国际业务条线培养专门的人民币业务人才,成立专门负责设计、推广跨境人民币业务的机构团队;另一方面可从先进外资银行引入具有丰富国际结算业务经验的专门人才。
总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不仅仅在于资金双向通道的打通,也即是人民币“出得去,回得来,转得开”,更在于人民币未來货币竞争力的塑造。将跨境人民币业务作为建行战略性发展业务,也是打造建行国际化一流银行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 左燕燕.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2]刘晗璐.中国银行业海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