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高职航空维修专业群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

2017-07-14 08:34袁江魏红伟李秀兰
教育界·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专业群实训教学

袁江+魏红伟+李秀兰

【摘要】基于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文章从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教学内容、实训教学过程、实训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构建了高职航空维修专业群的实训教学设计与评价指标。实践证明,实训教学只要围绕航空维修生产过程、生产任务等企业岗位行为,就可以促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高职航空维修;专业群;实训教学

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要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重视可持续发展。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建设过程中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十三五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航空维修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从事民用航空维修专业的技能人员数量将达100万人。因此,为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获得可持续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训效果,本课题组从实训教学目标、实训教学内容、实训教学过程、实训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航空维修专业群实训教学设计。

一、实训教学目标

通过航空维修企业和机场的调查研究,发现航空维修类专业群有故障检测、结构拆卸、故障维修、结构安装、维修质量检测与调试五大典型岗位任务,有状态监测能力、故障检测与调试能力、结构维护与维修能力、维修质量检测能力四大职业岗位能力。而职业能力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三个方面,设计了实训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的关系图,见图1。

方法能力:主要是学生形成自我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进而提升自身的职业拓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能力:主要有言语表达、信息交流以及文档写作三个方面,促进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职业道德。

職业岗位能力:是指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职业岗位任务的能力,主要针对典型工作岗位的实际操作能力,旨在拓宽就业渠道和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范围。

二、实训教学内容设计

职业教育重点体现在“职业”,“职业”也是区别于其他普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职业教育必须不断与市场需求进行接轨。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紧密跟随市场实际变化,体现出市场岗位任务变化所对应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课题组通过深入调查发现,高职实训教学的内容设计基于以下原因,缺乏在前沿性上和生产实际上的不足。一是由于航空维修的专业性和保密性强,捕捉行业企业的发展动态的前沿信息较难;二是实训教师没有具备获取前沿信息的能力;三是虽然实训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大量较新的案例,但是没有精心去进行实训内容的系统性设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训技能之间的紧密性联系不强,没有注意将学生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进行融合;四是没有系统地设计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而关键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中,使学生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慢慢地养成。经过课题组的不断实践和探索,以航空维修企业的生产过程、生产任务等企业岗位行为来设计航空维修专业群的实训教学内容,实践就具有前瞻性和实际性,可实现实训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根据航空维修专业群的特点,将其分为机械结构实训模块、电气控制实训模块、状态监测实训模块、故障检测实训模块、综合故障实训模块五个实训内容模块,加上毕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训。这样,实训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航空维修企业生产的完整过程,促进职业拓展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的发展。

三、实训教学过程设计

实训教学过程设计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多年来,课题组通过对航空维修企业岗位所需求的职业能力进行透彻分析,不断总结和探索,发现在进行实训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以开放式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自主完成内涵丰富的或复杂的开放式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能够真正地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与技能经验之间的架构。

一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按照行业技能标准,明确实训任务,制订实训实施方案,不断讨论和评价实训过程中的实施操作步骤;二是实训教师按照实训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学生进行相关资源、工作要求等方面的提示和指导;三是将学生分成为若干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或者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训任务;四是在实训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其实训内容、实训任务成果进行展示、汇报、交流,在实训过程中对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进行反思和讨论,从而主动发现不足,增强综合职业意识,达到促进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的效应。

四、实训教学评价设计

为反映实训环节与实际岗位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相关技术能力必须做到真实性以及公平性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考核结果,更重要的是要有助于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实训教学评价是依照行业的职业标准,对学生在创设仿真的或真实的实训项目情境中,完成实训项目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以考查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提升。因此,实训教学评价突出的特点就是真实性和过程性。实训教学评价人员主要由企业一线工程师或员工、学校专业教师、实训项目指导教师以及学生本人或实训小组组长等四个方面组成,具体评价内容见表1。

在实践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通用技能和专业技术的训练外,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发现自己,激发自己,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功能,方可实现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星.职业能力导向的中职实训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董启龙,张玉民,耿俊.高职教育实训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75-79.

[3]袁江,魏红伟,龚航.高职航空维修类专业群开放式实训中心的规划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6(09):22-24.

[4]赵锦,李名梁.基于职业能力开发的高职实训教学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0(08):26-30.

[5]胡海星,张春霞,张春艳.基于职业能力开发的高职实训教学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5(04):115-120.

猜你喜欢
专业群实训教学
工程应用型本科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构建初探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