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
这几年,“校园霸凌”事件被屡屡曝光,引发热议。
“霸凌”是一种有意图的攻击性行为,“霸凌”通常发生在两个力量不对称的人之间,它并非偶发事件,而是具有长期性、多发性,且形式多样,如:肢体霸凌(肉体上的欺凌行为),言语霸凌(取绰号、辱骂、嘲弄、恐吓),社交霸凌(团体排挤、人际关系树立),网络霸凌(以手机简讯、电子邮件、微信、微博、博客、BBS等媒介散播谣言、中伤等攻击行为),性霸凌(以身体、性别、性征、性取向等作取笑或评论的行为,或是以性的方式施以身体上的侵犯)。
校园生活本该是孩子们最美好的时光。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单纯美好的环境里好像隐藏着一些不那么和谐的部分。到底如何才能减少甚至避免类似悲剧的不断发生呢?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或多面性,以下从“受害者”和“霸凌者”两方面来谈谈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
“受害者”心理
很多孩子在校园遭遇“霸凌”后并不会选择主动向家长、老师求助,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多关心孩子,及早发现孩子的一些异常表现:
1.衣服丢失或被撕破;
2.身上出现伤痕、淤青等皮外伤,并且吞吞吐吐无法解释;
3.对学校有恐慌,莫名的拒绝上学,甚至旷课逃学;
4 .情绪化,会突然暴躁或消沉;
5.丧失自信心,成绩一落千丈,没有朋友;
6.食欲下降;
7.通过各种理由问家长要很多钱;
8.出现睡眠障碍,如:睡眠中容易惊醒,或经常做噩梦、失眠。
国外研究显示,被“霸凌”的孩子在成年后患上抑郁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要高,建议如果孩子不幸被“霸凌”后,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要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问题,鼓励他们再度结交新的朋友。要高度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情绪变化,必要时及时求助专业医生对孩子进行心理干预。
另外,家长和学校应该对那些容易成为“霸凌者”目标的同学给予更多的关注,如:学习特别好或特别不好,个性比较内向害羞、敏感,在人际与社交活动上属于被孤立的一群,在生理发育方面比较迟缓或弱小,有某种身心障碍。
“霸凌者”心理
导致学生有“霸凌”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来说有四个方面:
1.个性方面,一般比较没有耐心,行动鲁莽,有强烈的支配欲;
2.容易感到挫败,对他人缺乏同情心;
3.不喜欢遵守规矩;
4.家庭因素,很多“霸凌者”的家庭可能存在家庭暴力,或缺乏父母的关爱、督促教导,还有一部分“霸凌者”是由于父母过度溺爱、过度严厉所致。
梅医生提醒,很多同学、老师、家长或社会舆论等常会把“霸凌者”当成麻烦制造者,给他们贴上“坏孩子”“学校霸王”等一些标签,被标签后的这些人很可能会遭到排斥和疏远,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慢慢地接受这些标签所赋予的角色形象。
最好的保护就是预防。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受害”同学的心理问题,更应该及早干预治疗那些有“霸凌”倾向同学的心理问题,因为没有“霸凌者”,就没有“受害者”。
0~3岁是幼儿第一个成长关键期,是幼儿学习敏感期,也是性格培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在这个时期,多锻炼孩子察觉他人情绪和换位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作者系上海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