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王国峰
襄阳日报传媒集团旗下《襄阳日报》《襄阳晚报》突出为读者提供深阅读、深思考这个纸媒的最大优势,探索运用言论发展壮大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主体言论,彰显主导性
主体言论是报纸的旗帜,党的报纸必须要通过主体言论理直气壮地发声,及时主导舆论。
2016年,《襄阳日报》先后推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會议精神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忆长征说襄阳、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系列评论,发挥了党报主体言论的灵魂和旗帜作用。在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重大活动举办、重大措施出台前后,《襄阳日报》都会精心谋划、适时推出评论文章,正确分析形势,回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旗帜鲜明地进行舆论引导。棚户区改造、市区禁鞭、企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难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襄阳日报》都以评论员文章等形式全过程介入,针砭时弊、弘扬正气,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结合各种典型报道,《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注重应用言论进行剖析,把新闻做深做透,为改革发展支招引路。《襄阳日报》推出的《有例有评》,《襄阳晚报》推出的《化危为机·百例百评》,都是聚焦襄阳各地各单位的典型做法和典型经验,每篇报道配发一个简短评论,把这些做法和经验放在全局中考量,最终形成可用以指导实际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二、搭建多层平台,推动言论本地化
言论专版化,推动了言论的发展;言论的繁荣,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但随之而来的是言论的同质化、程式化、浅表化泛滥,或陷入评外不评内的困局,或一哄而上盲目追逐网络热点。特别是地市报,更普遍存在不敢发声、不会发声的问题,有的言论版面靠转载其他媒体言论支撑,游离于本地现实生活之外,读者意见很大。
《襄阳日报》《襄阳晚报》2015年和2016年两次改版,都突出了言论的地位,搭建更多的言论平台,克服地市报言说空间、言说尺度的局限性,推动言论本地化。《襄阳日报》在头版开设了《隆中新语》言论专栏,在言论版开设了《汉江论道》大型对话栏目以及《嫚条斯理》《安心说法》《一民声音》等知名言论作者专栏,在社会新闻版开设《岘山微评》专栏。此外,《襄阳日报》与市发改委合办《供给侧改革论坛》,与市经信委合办《每周经济评论》。《襄阳晚报》在言论版开设了《昭明夜话》《快人快语》专栏。
2015年以来,这些专版专栏刊发本地评论600余篇,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明确观点、表达立场、解释引导、回应关切,成为报纸的标识和亮点,增加了报纸的影响力,强化了读者黏性,树立起党报的公信和担当。
三、主动设置议题,提升言论的鲜活度
党委、政府需要言论消解矛盾、凝心聚力,人民群众期待媒体为他们解决现实难题、为他们代言发声,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摆脱主观和客观因素的束缚,打开议题设置的视野,保证言论的质和量,尤其是内容的鲜活度。
《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注重从新闻报道中发掘议题。本地新闻报道是观察经济社会的万花筒,它们所反映的新现象、新问题、新风尚、新经验、新做法,大多可供评说。《襄阳日报》2015年针对该市樊城沿江大道餐馆占道经营、违章停车、乱扔垃圾、乱立广告牌等不文明现象的报道,编发题为《沿江大道是“自留地”还是“责任田”》的言论,2016年针对市区有数十家门店的麦隆蛋糕店突然关门停业、大量市民手中的代金券或者储值卡余额打水漂的报道,刊发题为《莫让预付卡变成“糟心卡”》的言论;《襄阳晚报》2016年针对市民、市领导对襄城北街环境的反映和批评,刊发了题为《北街是一条什么街》的言论,这些生动活泼的大众声音,感染力强、影响面大,都推动了相关整治行动的启动。
两报着力从公众舆论中捕捉议题。现在,网络舆论受到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关注,其情绪化表达也需要及时引导。2016年6月,交警部门在襄城荆州街南段人行道上施划了停车位,而市政管理部门又设立了隔离桩,不让停车。此事在襄阳一些论坛上持续发酵,网友指责政府部门各自为政,各种媒体也纷纷报道。《襄阳晚报》在连续报道的同时,刊发独家评论《人行道还是还给行人吧》,在其他媒休和相关部门没有发声时,率先表明态度。襄阳市规划局也随后表态:人行道上不能施划停车位。这篇言论电子版点击量过万,百余网友留言表示支持,起到了凝聚共识、定纷止争的作用。
两报注意从社会来稿中筛选议题。《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可以长年供稿的言论作者既有公务人员、村文书,也有退休干部职工、普通市民。他们的写作热情高,但叙事说理普遍存在讲大道理、老生常谈等问题。这些来稿不经二次加工,大多无法使用。他们往往身处基层、市井,掌握着鲜活的典型,言论缺乏的是观点的提炼。比如,2016年万圣节前夕,一位作者投来一篇评论,泛泛批评一些学校、商家热衷于过洋节、炒洋节。类似的话题年年有,这篇言论显然缺乏新意。但其中的一个事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襄阳一中年年举办元宵灯会,已经传承了20多年。据此,我们把这篇言论的指向调整为一些学校甚至幼儿园布置一些做南瓜灯的万圣节作业、组织学生开展万圣节活动,标题定为《花灯与南瓜灯》。与作者一起多次修改后,就再造了一篇不露观点却倾向鲜明的言论,有看头、有嚼头,刊发后广受好评。
四、秉持平和理性,突出言论的建设力
言论的批评,在一些人看来,辣味越浓越好,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观点。多元化社会,非黑即白的判断,往往失之武断、失之偏颇。其实,有理不在言辞激烈。从传播效果看,主观偏激、咄咄逼人,会使受众反感。《襄阳日报》《襄阳晚报》秉持言论的平和理性,从以下方面避免为批评而批评,形成了夹叙夹议、娓娓道来的言论风格。
从作者亲身经历阐发观点。作为地方报纸,我们的言论90%以上来源于基层作者。言多论少,往往用大量篇幅叙述亲身经历、所见所闻,这是他们的劣势也是他们的优势。由作者亲身经历出发的个体叙事,揭示现象、表达观点,以少量评说画龙点睛,避免了一竹竿扫一船,比据报载体更有说服力,还可避免所涉单位、行业的反弹。《襄阳晚报》2016年刊发了《我为什么不再赴谢师宴》的评论,作者是一位高中教师。他以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呼吁学校、教师,在毕业之际,把更多关爱投向贫困学子、落榜学子,读来催人泪下,引起较大反响。如果泛泛批评变味的谢师宴,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以地方韵味吸引群众参与。《襄阳日报》《襄阳晚报》的言论栏目,都注重突出本地元素、本地韵味,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说本地话、议身边事,增强了言论的亲切感,吸引了大量市民关注、参与。《襄阳日报》头版的《隆中新语》,《襄阳晚报》二版的《昭明夜话》小型言论栏目,已经成为言论作者、市民读者最重要的发声平台。这些来自社会作者的言论,能够紧紧抓住一个时期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政府部门和市民群众中具有较高的阅读率和影响力,言论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相关部门单位的及时反馈和解决。2016年9月,一位读者在言论中反映襄城滨江路路灯有的损坏、有的照明度不够,市路灯管理处迅速进行实地调查,拟定了滨江路路灯改造方案,并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沿线284组景观路灯的光源升级,提高了照明度。
由专家站台说话开拓深度。近年来,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新现象、新事务、新观点层出不穷,干部群众迫切需要媒体对此进行报道、解读。《襄阳日报》2016年推出《襄阳百强企业亮点展示·行家评说》,挖掘百强企业转型升级的经验,并请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解读和点评,给人以启发启示。《襄阳晚报》邀请社会学者、心理学家在《情感话廊》中,针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具体情感案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剖析,表明态度立场,引领社会风气,端正世道人心,让这个情感类栏目格调更加健康,导向更加鲜明。
五、厚植言论元素,增强报道的启发感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已经不是核心竞争力,人们第一需要的是对信息深刻、准确的解读。这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有论理色彩。《襄阳日报》《襄阳晚报》近年来探索在以下类别报道中植入言论元素,力求增加报道的深度。
在各类人物访谈中突出言论。《襄阳日报》利用《汉江论道》这个平台,不贪多求全,专门让受访人士集中纵论襄阳发展的重大主题。该报先后邀请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王雄作题为《汉水文化,襄阳要有更多“自信”》的对话;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杨曾文作题为《释道安,襄阳的重要文化品牌》的对话;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章义作题为《历史研究需要大视野》的对话。两年来,共有中央单位、省内外、市内的20多位专家应邀参与《汉江论道》,为襄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一批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融入论说。述评性报道一直是大报的强项和地市报的短板,但形势倒逼地市报必须运用这一报道体裁增加深度。近年来,《襄阳日报》先后推出《跨上“一带一路”的时代快车——襄阳市致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走笔》《借“一带一路”助襄阳扬帆远航》《襄阳企业对接“一带一路”开拓国际市场观察》《襄阳加速融入“一带一路”透视》,以及《守护“生态屏障”——襄阳市加快推动绿色发展走笔》《绿满山乡满眼春——保康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观察》等述评性质的报道,让报道质量达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舆论监督报道中渗入评理。《襄阳晚报》通过《新话题》栏目开展舆论监督,让读者说话、请专家评说,迫使部门作出回应,最终达到推动现实问题解决、消解矛盾误读、聚集正能量的目的。襄阳市某区城管局曾对外发布消息称,市民举报商家圈占公共停车位的现象一经查实,可获200元奖励。然而在其随后发布的数据中称:此后40天内,该局共收到15起投诉,没有一起被查实。记者调查发现,原因是奖励办法只限定“车上人”才有资格获评,并附加了“开车者现场指认停车位被占、商家认可自己的行为有错”等前置条件,被市民指责为有名无实。《襄阳晚报》连续推出10组报道,先后有60多位市民发表意见和建议,配发《举报占车位奖为何落空》《终极解释不如终极解决》《向不良商家说不》等5篇言论。该区城管局的态度也经历了回避采访—承认错误—表示整改—拿出整改细则的转变。近两年,《襄阳晚报》先后针对“集中供暖在襄阳遭遇尴尬”“学校设立‘学生法院”“市直一幼改变放学时间”“部分小区毁绿停车”等30余个市民生活中的痛点开展舆论监督,有理、有据、有节,都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作者单位:襄阳日报社)
编辑:长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