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商工作坊模式下经管类课程职业技能仿真训练研究

2017-07-14 15:10杨兴华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营销策划职业技能

杨兴华

摘 要:文章从“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导致就业难现象入手,分析了目前课程实训模式不足之处,并以经管类课程“营销策划”为例,从教学团队组建、营销策划目标设定、营销策划方案设计、仿真训练效果评估四个环节对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课程的仿真训练进行探索。研究发现,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课程实训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桂商工作坊;职业技能;应用技术大学;营销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32-04

企业老板拿出个螺母,让机械专业本科毕业的员工照着绘图,科班出身的大学生竟然不会!新招的汽车工程专业大学生进入工作现场,面对设备显得手足无措!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进入策划部门,要独立完成一份策划方案还是有些吃力……这类真实的“故事”时有发生,“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教育界和企业间从未停止讨论和思考。每到毕业季,大学毕业生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企业也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供需双方双向选择无法契合,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大部分企业的角度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现代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员工能够节省企业的培训费用,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胜算。

长期以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分离、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不符始终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常态难题。学生接受了3—4年的高等教育却在就业的时候无法适应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欠缺解决问题的关键职业技能。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而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则影响着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

一、课程实训模式及不足

面对“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教育界并非没有作为。为了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从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到各个高校,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应用技能而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不计其数。从国家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并不断探索,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等。长期以来,大量的学者在实践教学改革领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不得不指出,目前的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发挥积极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下面将对目前主要的课程实训模式及不足之处进行简要归纳和分析。

(一)课堂及实验室实训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的需要,在理论课堂或实验室课堂上设计一定的实训环节来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教师们普遍采用的做法。可见实验室在训练学生的应用技能和实践操作方面的确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但其有可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教学内容陈旧与现代企业需求脱节;师生为了方便完成教学任务对任务进行简单处理而无法保障教学质量;实验室的设备或软件跟不上市场变化而导致实训效果不佳;大班教学导致部分学生放松要求逃避实训而教师监管不足而达不到训练目的;等等。如计算机类课程实训课,部分学生忽视实训要求而利用实验室的计算机浏览无关网页、网上聊天或网络游戏等。

(二)校内外商业比赛训练

目前,面向大学生的各类比赛层出不穷。既有校内组织的比赛,也有企业走进校园的比赛及企业赞助的校外比赛。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营销大赛等。比赛拉近了学生与社会及企业的距离,具有很高的仿真性。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驱动而提高了个人及团队的实战能力,还提升了日后就业及职业的竞争力。但其有可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比赛的竞争性及获奖名次限制导致只能吸引少数的学生参与;部分高校在某些比赛中以获奖为目标,仅挑选少数学生进行专门训练而与大众教育做法背离;商业大赛的物质激励有可能助长学生参赛的功利心而忽视了通过比赛获得训练的重要性;等等。如:某些企业在高校资助的比赛由于物质激励不够丰厚而无法引起学生的关注。

(三)企业短期课程见习

校企合作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寻求教学改革突破、提高教学质量的努力方向。有些高校将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融入到企业中去,将学生送到合作企业进行一周左右的短期课程见习。课程见习的贡献在于,学生从教室走进了企业、从学生转化为职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企业行业、训练职业技能的极好机会。但有可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学生人数较多而中小企业能接纳的人数较少,课程见习成为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课程见习过程耗费学生一定的时间、精力及货币成本,在见习企业不提供补助的情况下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实训效果受影响;由于课程见习的短期性,见习企业不愿将关键任务交给学生承担学生未能得到训练;等等。如:如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被安排复印资料、打扫卫生等与专业课程相关性较小的工作任务,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收获甚少。

(四)学生参与教师项目

一般情况下,教师承担横向、纵向科研项目或为企业提供商业服务,部分教师拥有个人的工作室或公司,这些教师的项目来源也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提供了平台。项目任务的真实性和挑战性保证了学生得到的锻炼与社会、企业的要求无限接近甚至零距离对接,而这个过程中教师或职员的悉心指导也保证了训练的质量。但有可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仅有极少部分优秀的学生、教师个人偏爱的学生能获得这样的训练机会,覆盖面过于狭窄;一对一的指导方式在现代企业紧张的工作环境中难以实现;部分教师将学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使用,低价或不计酬劳的做法导致师生关系扭曲;等等。如:在很多高校,教師被称为老板,而学生就是为教师完成项目任务的主要劳动力,这种现象特别在硕士和博士阶段更为常见。

二、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向

应用技术大学是与普通大学相并行、相补充的,以专业教育为主导,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一种教育类型[1]。总体而言,国外应用技术大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基于职业培训的“MES模式”课程开发模式[2];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基于能力本位的“CBE模式”课程开发模式;德国的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元制”课程开发模式;澳大利亚基于促进就业的“TAFE”课程开发模式;等等。应用技术大学大体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欧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为欧洲各国培养了大量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欧洲各国经济增长、社会繁荣和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这些国家始终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3]。如:瑞士、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即使在金融危机强力的冲击下仍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2014年4月26日,黄淮学院,在由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了《驻马店共识》[4],这标志着我国地方高校办学转型进入启动阶段。应用技术大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才培养类型,是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和普遍趋势[5]。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国地方高等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

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在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推动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职业技能而采取的模式多种多样,在上文的讨论中可以看出,现行的几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如何才能找到学生、高校及企业间的契合点,探索一种吸引力大、操作性强、功利性低及持续性好的有效模式成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关键任务。工作坊(WORKSHOP)教学模式或将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模式。

三、工作坊模式在国内外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工作坊也叫工作室、工作营、创作室或专题研讨会,是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研究小组的称呼。工作坊是在一定的场域内,数人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参与短期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轻松自由的沟通互动、共同思考探讨、开展调查分析、提出方案设计并采取实质行动的过程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创作积极性,从而能够在短期内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工作坊最早源于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包豪斯学院(StaatlicheBauhaus,1919—1937年)[6]。包豪斯学院由现代建筑设计的奠基人之一格拉皮乌斯(WalterGropius)创建,以培养工程设计与建筑设计人才为宗旨。格拉皮乌斯倡导的教育理念是“技术与艺术并重”,学习过程有如“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7]。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成为了组织者、负责人、顾问和协调者等,“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如组织讨论、相互评价、共同决策”[8]。

在国外,应用技术大学普遍会在一些专业或课程采用工作坊教学模式,如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学院等;英国索里赫尔学院的艺术设计系有平面设计工作室、新媒体设计工作室等多个专业工作室,教学环境是工作台隔成一组组半开放式的小空间,20人左右小班制上课,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操训练,强调实际动手能力,把职业培训和技术教育结合在一起。在国内,工作坊教学模式的应用尚不广泛,目前主要采取校外合作及国际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坊教学。如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设计与媒体系WORKSHOP的工业设计项目实践;汕头大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与德国不来梅州立大学联合进行创意产品设计;东南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办“空间、建构与设计教学研究”工作坊的设计实践;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与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的一次聯合“数字建筑WORKSHOP”教学[9];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设有互动装置工作营,鼓励学生将电子学、机械学等非建筑专业知识与建筑专业知识结合,最终设计和制作与建筑有关的互动装置;西安交通大学建设工程坊,将其作为大学生实现创新梦想的训练平台。

研究发现,目前为止,工作坊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应用都主要集中在艺术设计、数字化建筑设计、环艺设计、软件工程及工业设计等专业领域,而在经管类的专业、课程方面鲜有涉及。同时,工作坊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与地方企业相结合,使得教学成效并不明显。桂商即广西商人,是广西明清及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松散的商人群体,是地域经营本土化后的客籍商人及其后代同时还有土著广西人及后来的绅商所组成的商人群体的统称。桂商工作坊的主要特点是工作坊作为教学改革平台,桂商企业家加入教学团队,学生以桂商企业作为案例研究本,着重提升学生服务桂商企业的职业技能。研究将桂商融入工作坊教学模式,目的在于缩短学生与企业的距离,传播桂商文化,培养学生的桂商精神,增强学生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及桂商文化自豪感;本研究将以“营销策划”课程为例,谈谈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该课程的仿真训练探索。

四、桂商工作坊模式在“营销策划”课程中的应用

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实施的前提条件包括工作坊的建立及合理的管理制度,本文暂不讨论,而是重点关注桂商工作坊建立后的“营销策划”课程仿真训练模式。

(一)组建教学团队

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协调者、主持人等角色。只有搭配合理的教学团队才能对学生的训练起到指导提高的作用。教学团队成员主要由桂商企业营销策划专业人员、营销策划专业教师及其他具有策划能力及经验的人组成。根据教学团队成员的研究兴趣和特长进行优化组合,对应工作坊不同的教学指导任务。如A专业教师的研究兴趣和特长是旅游营销策划,那当工作坊的项目任务是旅游营销相关的,即由该教师负责指导。一般情况下,教学指导工作由1名桂商企业营销策划专业人员加上1—2名专业教师组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打破1个教师对多个学生的教学模式,实现多对多的转变。

(二)设定清晰并可达成的目标

桂商工作坊项目策划目标的设定必须清晰并被大家所理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能经过努力达成。目标的设定基于现实问题导向,也就是师生们要共同解决的问题是来自桂商企业面临的困惑,工作坊项目策划目标就是为了解决桂商企业的困惑而设定的。获得问题的来源主要有四种:专业教师提供、桂商企业人员提供、其他人员提供、学生自己获得。在工作坊教学模式下更鼓励学生去获得桂商企业存在的问题,包括网络资料分析、桂商企业实地拜访、顾客调查等方式。学生将获得的问题带回桂商工作坊与其他团队、指导教师展开探讨,以确定获得的问题是否有解决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随后由学生初步设定策划目标,学生与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最终的目标。学生参与了项目策划目标的设定,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有可能提升责任感和积极性,在训练的过程中在思考、动手方面就会更投入。

(三)开展营销策划方案设计

针对桂商企业的营销策划方案开始策划之前,学生必须对桂商工作坊的环境、设备、材料及其利用相当熟悉;对一份完整的策划方案的构成有充分的认识;对完成一份有质量的策划方案的程序有深入的了解。这些都必须在学生团队组建完成,进入工作坊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详细的说明并确保所有学生已经领会掌握。

学生团队在为桂商企业设计营销策划方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组织及活动的协调控制,鼓励小组成员之间、小组成员与指导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分享,包括提问、议论、陈述、辩论等。只有积极融入和参与策划活动,小组成员的思路才能被激活,创作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小组成员才能提高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另外,不同的小组之间也有必要的互动和分享,使所有参与的成员都能获得更广阔的设计思路,并借助他人的思想火花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策划方案。整个策划过程鼓励学生打破过去思维的束缚,提出更多具有创新创意的做法;避免成员之间过早否定他人的观点,而是挖掘和发现他人观点的价值所在。策划过程中无形的压力有可能会给小组成员带来负面影响,小组成员及指导教师应设法帮助有遇到压力的小组或小组成员找到排解压力的方式,如倾听、做运动、听音乐和玩游戏等,尽量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和自由的工作坊工作环境氛围。

(四)实施仿真训练效果评估

传统的教学评估主要在于了解学生学到和掌握了多少知识,而评判的工具主要就是课程成绩,其中书面理论考试占了较大的部分。这是一种单一终结性的评估,有时候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和能力,也不能对学生的持续学习起到推动作用。如:部分学生记忆力较强,即使平时缺乏思考和训练,应付书面理论考试并不困难,但实际上实践动手能力并不乐观;相反,部分学生思路活跃、不受束缚,创新能力及动手能力非常不错,但在书面理论考试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表现较差。此外,书面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进行了分类,贴上了无形的能力判定标签,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提高。

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评估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及互动反馈。这种评估是以促进学习、改善学习最终提升能力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因此,评估方法可以选择具有鼓励性、建设性的方案,即对学生的付出给予鼓励并为学生提供改进意见以使他们获得进步的思路和提升方法。学生的表现并不一定采取书面数字量化评分方式,而可以采用更灵活、更人性化的质性评价工具和程序。评价种类可以选择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交叉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及专家评价等,不同的评价都有详细的执行标准。本研究主要从学生自我评价和指导教师评价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学生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时,指导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本着提升自我、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对待,给自身一个合理的评判。为了调节学生自我评价出现的偏差,在学生完成自我评价后,由指导教师进一步核查、评判。若指导教师认为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情况相符,同意学生的自我评价;若指导教师认为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情况不相符,则通知学生进行情况说明(或者举行答辩),然后再做相应的调整,保证评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学生自我评价应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这里主要指的是指导教师评价。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评价应该是一种学生本位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以便他们能主动、全面、全程地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样基于相关的评价标准或工具,在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下,评价标准或工具的开发设计不再由指导教师单独进行,而是与桂商企业同行及学生共同来完成。由于学生亲自参与了标准或工具的开发,学生在课程训练的过程中更容易提升责任感及投入度。指导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不是一锤定音的,当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对自己做出的评价没有体现自身的水平和努力时,可以提出申诉让指导教师进行调整;指导教师接到学生的申诉后,限时进行处理,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进行相应调整,直到学生心服口服为止。

此外,学生还可以向指导教师申请二次评价。二次评价是指当指导教师对学生做出初次评价后,学生对自己得到的评价不满意,同时学生的作品也的确存在不足之处的情况下,学生可以申请在限定时间内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重新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二次评价。可见在工作坊教學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一定是终结性的,而更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以及学生能力的持续发展。相对于后续的教学来说,这种评价是学生学习的新起点。

五、结语

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开放、愉悦自由的工作坊环境为学生创新创意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短时的集中和强化仿真训练拉近了学生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使学生能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更及时的感知、理解和掌握。因此,虽不能解决经管类课程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仍然有着非常光明的应用前景。在我国地方高等院校转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过程中,桂商工作坊教学模式必然会在经管类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夏建军,赖每,陈雄章.创新发展思维走应用技术大学发

展之路[N].广西日报,2013-06-25.

[2]李琼.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09,(22).

[3]焦新.应用技术大学:国家竞争力的助推器[N].中国教

育报,2013-12-19.

[4]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

发布“驻马店共识”[EB/OL].[2016-07-30].http://

www.auas.org.cn/info/1007/1106.htm.

[5]赵帅,杨增俊,刘建华.我国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

路径分析[J].管理观察,2014,(19).

[6]吴永红,张一琳.基于工作室模式下的服装设计创新教

育研究[J].职教论坛,2015,(36).

[7]李正敏.欧洲艺术设计“工作室”模式对我国高校艺术教

学改革的启示[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2).

[8]黄越.工作坊教学模式下的大学教师角色——以翻译课

堂教学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1,(6).

[9]胡骉,杜宇.基于工作营模式的数字建筑设计教学初探

[J].新建筑,2012,(1).

猜你喜欢
应用技术大学营销策划职业技能
沙河板鸭营销策划方案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企业市场营销策划需考虑的因素分析
中国开启“应用技术大学”探索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