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7-07-13 16:21罗坤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岭南民俗协同

罗坤

[摘要]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剖析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在新形势下必须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常态下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将协同创新的理念应用于构建新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本文以岭南体育文化建设为例,探讨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期对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促进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岭南体育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前言

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协同创新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其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学校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高等教育的特点,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的角度出发,围绕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互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构建以知识生产能力、知识传播能力与知识转移能力为基础的协同创新过程能力框架,并对影响协同创新过程和结果的主导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需求;提高经费投资效益,以求在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力素质和资源输出等方面获得“最大回报”;盘活现有教育资产,利用规模优势和办学特色广泛开拓市场,增强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复杂多变的能力。

以岭南体育文化作为解读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理论应用的切入点,分析岭南体育文化建设中如何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实践走向社会化极为重要的过程和领域。以明确的研究取向来探索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机制,突破学科藩篱或教育框架,拓宽多学科以及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甚至国际的合作新广度,以求将协同创新的研究引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进而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健康发展。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网络、中国期刊网等期刊网站和图书资料收集,阅读有关高校协同创新的文献、相关国家政策法规文件及论文,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并阅读。所查阅的文献资料对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2訪谈法

通过对具有协同创新中心的高校、科研所、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地方高校目前协同创新的现状,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历程、模式、特色、机制、取得成就以及存在问题等各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提出发展对策。

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协同创新中不同事物的比较找出本质或规律性的东西,并通过深入探讨整体与局部、结构、层次、功能、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寻求整体目标的优化。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简单比较,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现状、问题。

3岭南体育文化资源与地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现状和存在问题

3.1丰富的岭南体育文化资源,为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平台

岭南文化的组成是多元的,有珠江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等等,但其主体部分是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为体育市场开发、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以及民俗体育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需求机会。要保障岭南体育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挖掘岭南体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民俗体育的传承主要是采用言传身教或口头传授等比较原始古老的传承方式。这种传承活动形式既没有形成规范的传承理念,又难以借助比较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手段进行传承。并且由于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改变,许多人都不愿意学习本地的民俗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社会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变得越来越丰富,岭南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加速流失,岭南传统体育面临着后继乏人、传承群体日益缩小、文化土壤日渐薄弱等问题,民俗节日活动开展的频次不多,直接或者间接地导致了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不少项目的发展出现难以为继的严重现象。因此,通过地方高校的科研优势,明确项目发展方向,开发、创新岭南体育文化市场,培养具备经营管理、法律、旅游的综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来促进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市场的培育,市场又依赖产业而生存,而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程度,又受到资源开发利用的制约。

地方高校应承担起弘扬地方文化的责任,通过人才培养的途径,在民族体育史志、民族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及课程建设、民族体育发展的法制保障等领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3.2岭南体育文化市场开发,有利于协同创新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优化

协同创新理念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涉及政、产、学、研界的相互努力。政策的积极部署,促使岭南体育事业的加速发展。近年来,广东对包括民俗体育在内的岭南文化发展出台了相关指导文件和法规条例,建立了非遗中心等发展机构,各类民俗文化活动的内容、规模、投入以及关注程度都在不断升级,岭南文化节、民俗文化巡演、客家民俗文化节、潮汕民俗文化节等各类民俗活动集中展现和浓缩了各区域的民俗文化活动及风俗习惯。既宣传岭南体育文化,吸引和带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同时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在岭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利益的追求大过对民俗体育项目的保护和开发,导致民俗体育项目发展不均衡,商业表演性项目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市场运作方面做得都是风生水起,而体现健身和教育功能的项目只是在民俗文化节作为观光产品一带而过。因此,导致部分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不能将其自身的价值很好地展现,而项目的传承者与文体部门、旅游部门缺乏针对项目的整合开发、机制保障、文化和经济价值挖掘以及建立共同的发展目标。

市场的需求,就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岭南体育文化市场的开发,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实战平台,同时,也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岭南体育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既懂体育运动又掌握经济理论的交叉学科的体育产业经营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3.3协同创新下的人才培养与市场运行的互动关系

在弘扬岭南体育文化建设中,协同创新理念,高校与市场相互依赖,通过地方高校的地域优势以及协同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搭建,使弘扬岭南体育文化的目的和作用更容易被人们主动地接受、记忆和传承,在岭南体育文化传承体系形成的实践过程中,搭建以政府主导、高校协同、社会参与为基础的协同创新平台;通过礼、俗等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人们记忆和传承岭南文化,反过来,又赋予岭南体育文化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比赛、科研、技术培训的一体化建设中,增加目标的科学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有效調动、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盘活现有体育资源,进而促进岭南体育文化传承体系的完善,为弘扬岭南体育文化服务。

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以及服务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的特点,遵循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发展规律,保护与开发并重,挖掘能够充分展现体育文化民族特色和地方体育文化特色项目,重视完善岭南体育文化数据库建立;构建组织运行的良性循环发展通道。将岭南体育的文化底蕴优势,政府的政策扶植优势,企业资金与销售经验优势,社会媒体宣传增加社会关注度的优势通过直接便捷的路径串联,以明确的研究取向突破学科藩篱,发挥资源优势,拓宽多学科参与通道以及搭建涉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甚至国际的合作平台,开创岭南体育文化挖掘、整理和创新的新局面,进而更加积极有效地推动岭南体育事业健康发展。

4推进协同创新,拓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

4.1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构筑地方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链

地方高校承载着我国高等教育扩张的重任,为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正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带来的粗放式发展道路,抛给高校发展一系列问题,创新资源比较分散,科技创新效率低下,科研工作与社会需求相互脱节等。而协同创新为破解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提供了多方合作的解决方式,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岭南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掌握项目方法和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需要能够保证项目正常运营和管理的专业人才或团队。通过开发和转化体育文化资源,包含体育赛事、体育运动项目、运动服饰、广告宣传等内容,带动设施业、制造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学术资源共享、师资队伍流动、科技协同研究,最终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岭南体育文化的繁荣。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将地方高校人才、社会文化可利用资源、市场三者之间搭建可循环体系链,创新地方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途径,实现人才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链框架内,地方高校牵头协同创新并发挥主导作用,要明确以任务为导向,结合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做出战略选择;培育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团队、人才、氛围和成果,才能在满足服务国家、服务区域的实践中提升自己。地方高校应该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融于上述两体系中的素质教育。突出课程教学、实践与素质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构建“平台+模块+课程+(实训)项目”四级课程体系。

4.2以立足地方战略需求为目标,组建协同创新核心机制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离不开对民间民俗体育项目的创新。当前应建立以文化传承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区域属性和人文社科优势,探索地方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模式。提升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是协同创新的核心机制,形成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与区域体育行业产业和科研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整合科研人员与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有关部门的有机对接,凝练地方文化特色。地方高校要立足繁荣岭南文化建设的重大需求,汇聚各方面的优质人文社科资源,深入开展协同研究,大力弘杨民族精神、传承区域岭南文化,彰显岭南文化特色,为岭南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撑。

对于岭南体育文化的开发与创新提示地方高校的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应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瞄准区域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机制,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区域创新中发挥骨干作用。协同创新——对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挥好高校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3构建和完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让资源、人才、市场优势充分发挥,构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

从岭南体育文化建设中可以看出缺乏政策经费的支持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岭南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表演岭南民俗体育项目通常以大型展演或聚会方式得以传承,需要大量经费支持,这和当地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面临着失传乃至绝迹的风险。对现有的体育旅游、民俗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简单列举,分析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依据民俗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特点,综合考虑民俗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相关利益群体的开发角色定位,并结合“政、产、学、民、媒多中心机制”理论的指导,构建岭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一体化模式,是较为科学的促进岭南体育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从市场定位、具体开发策略、市场营销、推动岭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等方面,分析一体化模式下岭南民俗体育旅游开发的具体实施步骤。从而为弘扬岭南体育文化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方向。因此可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政、产、学、民、媒各界的共同努力,建设以政、产、学、民、媒各界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地方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岭南民俗协同
冬季民俗节
忆岭南
民俗中的“牛”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雨岭南
民俗节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不辞长作岭南人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