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梅全
[摘要]科学素养是长期形成的。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四步”探究方法,以期为小学科学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教学;“四步”探究;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21008801
科学素养是长期形成的。作为培养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小学科学课程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传授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与策略,让学生将探究式的学习与其他方式的学习充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而学生们探究意识与方法的掌握是首要的。
一、 “七大”要素,灵活探究
科学教学探究过程有七个要素,即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交流与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例如,执教《磁铁有磁性》一课时,我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具体的硬币等教学素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我先是采用动画《小企鹅PRORO》激疑——玩具被磁铁吸走了,由此引入课题让学生玩磁铁吸引物体的游戏。接着,我提出问题:“究竟哪些物体能被吸住?哪些不能被吸住?”让学生猜想与假设。然后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之后得出结论:真理是从实践中检验出来的。最后,大家分享交流各自得出的探究结果。这样指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学生在思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三种”合作,明确探究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形式开展小组探究活动,让小组成员在探究中发挥所长、取长补短,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合作探究形式有三种:一是生生合作探究,二是小组合作探究,三是大班集体探究。例如,教学《蚯蚓》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相互作用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观察蚯蚓,然后小组合作互相说说自己的观察方法,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来观察、讨论。最后,大班集体探究,推选出学生代表作出观察报告。在学生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发表的不同见解和总结出来的经验,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
三、“一回”体验,沉浸探究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感受科学探究过程,这样学生才能产生体验与感悟,并在实践中有所创造,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情感。例如,执教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鉴于固体与液体的密度因素有关,为了能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我根据本班的实际教学,在实验选材上作了一些小调整,如“用一大一小的两个马铃薯做实验”调整为“用一个马铃薯进行实验”,这样更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去探究:“水里有什么才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为什么同一个马铃薯在第一杯水里是沉的,而放在另一杯子里却是浮的?”学生带着疑问,再进一步观察、分析:可能两种液体不一样。学生根据自己观察提出推测,由此引发他们动手体验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的兴趣……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最后得出结论:物体的沉浮现象归结为密度原因。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事实证据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使之逐步形成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习惯。
四、“两个”课堂,构架探究世界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科学教学是一门探究活动的学科,应当是开放的,要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仅仅依靠课堂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因此,科学教学应引导学生从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进行研究,使科学探究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果实、种子,动物的生命周期、食性、生长环境等,都有许多值得学生课外探究的知识。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教室里或教室外交流各自的探究成果,开设专栏,展出作品或实物,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促进学生成长。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知识,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学生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因而,作为科学课教师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知识,不妨通过以上“四步”探究过程的架构,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适合自己的探究方式,有效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责编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