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2017-07-13 07:41张然刘英霞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张然 刘英霞

摘要:随着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作为人才供给侧的职业院校,必须紧贴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在制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前对各项要素开展深入调研。通过对山东省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考核方式、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深入调研,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知行合一对学生理解课程价值、掌握课程要领极为重要;学生更倾向于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应进一步改革;学生更注重对媒介新技术与后期制作能力的学习;在校生对顶岗实习及职业资格证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希望就业对口,并从事传统媒体工作。

关键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227-04

一、调研背景

随着数字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传媒业在媒体形式的更新迭代上表现突出。特别是新闻领域的从业者,更是亟须更新固有的新闻传播理念,获取先进的新闻传播手段等来提升自己。

据不完全统计,山东省每年需要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达上千人。但目前山东仅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该专业,毕业生数量与人才需求总量形成巨大差距。优秀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众多传媒行业领域内企事業单位发展的第一瓶颈。近几年,山东省教育厅组织了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开发工作。该工作能够有助于全面掌握山东省现阶段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深入了解未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方向,合理重构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调研对象

笔者作为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的小组成员,选择山东省内高职层次该专业的实习及毕业生、在校生两类群体进行调研。其中,实习及毕业生从2012届至2017届(实习生为2017届)均有涉及,在校生从2015级至2016级均有涉及,被调研对象共417名学生。

三、调研方法及内容

调研人员采用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方法,如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主要围绕两类受访群体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考核方式、学习重点、实习政策及职业资格证、就业倾向等方面进行调研。自2016年9月至11月,经过3个月左右的严密且细致的调查,调研人员得到了较为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并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四、调研数据分析

(一)知行合一对学生理解课程价值、掌握课程要领极为重要

调研显示,现有课程体系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在知识理论、技术技能、人文素养三方面的需求。但具体到某一门课程,调研人员发现,职业体验与知行合一对学生理解课程价值、掌握课程要领极为重要。

以“新闻采访与写作”一课为例,在针对该课“帮助度”的调研中显示,实习及毕业生认为有助于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占比为52.80%,文化素质与专业知识的占比为27.93%,职业道德及行为态度的占比为16.95%,身心健康的占比为2.32%。在校生认为有助于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占比为37.64%,职业技能与能力的占比为31.81%,职业道德以及行为态度的占比为26.77%,身心健康的占比为3.78%。可见,“职业技能与能力”占比从在校生中的31.81%到实习及毕业生中的52.80%,是占比变化最大的一项。

此外,在针对“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时量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实习及毕业生认为应增加,而大多数在校生认为,不需要增加。纵观调研结果,超过一半的课程,实习及毕业生均认为需要增加课时量,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结果显示为全部需要增加。而在校生对现已开设的课程,几乎每一门有七成以上的在校生认为不需要调整课时量。

这种“帮助度”及课时量方面的选择差异,反映出实习及毕业生在有了充足的职场体验后,对课程价值、内涵、要领等多方面的理解与掌握,都是从职业自身的角度去看待的,而不单单将课程视为一种文化与知识的传授。

(二)学生更倾向于过程考核,考核方式应进一步改革

调研人员对两类受访群体分别做了“作品考试”、“卷面考试”、“作品考查”、“卷面考查”四种考核方式的排序调查,结果表明,这两类受访群体均表示采用作品进行考核是所有考核方式中的首选。差别仅在于,实习及毕业生将作品考试作为第一选择的人数最多,而在校生将作品考查作为第一选择的人数最多。

其中,实习及毕业生将“作品考试”作为第一选择的占50.00%,作为第二选择的占39.47%。无论是第一个百分比还是第二个百分比,均高于其余三种方式的调查结果。可见,在实习及毕业生中,作品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在所有考核方式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在校生将“作品考查”作为第一选择的学生占受访者的39.57%,作为第二选择的学生占受访者的24.85%。对此调研结果,调研人员认为学生希望用更多的平时实践经历积累来获取成绩。

期末闭卷考试是该专业主要采取的考核方式。当然,这种闭卷考试方式在考试的严肃性、真实性上占据优势,但却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实践能力的注重,造成理论与实践在结合过程中的滞后甚至脱节。调研人员认为,应该及时调整考核方式,根据课程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强调过程考核。

(三)学生更注重对媒介新技术与后期制作能力的学习

调研显示,实习生及毕业生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重点,融媒体时代所需新技术的学习占比为26.15%,后期制作的能力占比为26.15%,传统媒体所需新闻能力的学习占比为24.62%,前期采写的能力占比为23.08%。在校生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重点,融媒体时代所需新技术的学习占比为34.19%,后期制作的能力占比为29.43%,前期采写的能力占比为21.02%,传统媒体所需新闻能力的学习占比为15.36%。

可见,大部分学生希望加强对新媒体知识及技术的学习,并强化、提升后期制作的能力,此结果与行业发展潮流相一致。实地走访发现,受访院校普遍具有增设新媒体方面课程的意识,有院校将专业主要培养方向确定为新媒体方向,如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还有的院校在授课中引入新媒体的理念及技术,如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但总体而言,增设课程仍距招聘市场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此外,该专业过半数的实习及毕业学生,正在专门从事后期制作的工作,或工作内容中有一部分是与后期制作相关的。各受访院校在后期制作技术及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基本合理。结合个人访谈,受访者提及当下的信息化社会,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非常快,若要在入职时做到无缝对接,就需要院校不断提升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及教师的操作水平。

(四)在校生对顶岗实习及职业资格证认识均不足

高职院校一般会在第六学期让学生校外顶岗实习。调研显示,在校生对顶岗实习的政策了解程度不够,超过四分之三的在校生表示不大了解或完全不了解,并同时表达出自身实习想法模糊,针对实习的意义和目的均没有足够的思考。但在被调查的103名实习生及毕业生中,73人曾参与校方公派的顶岗实习。针对这种实践形式,实习生及毕业生普遍认为收获很大。实习生及毕业生参与校方公派实习的认知,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实习生及毕业生顶岗实习的收获主要为:得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认清了自我差距,两项合计比例为59%。此外,大多数实习生也表示,在实习之初对实习政策不了解,若能提前深入把握政策,将有助于实习工作的寻找与开展。

此外,在校生对职业资格证的认知与实习生及毕业生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差距。

实习生及毕业生现有职业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占比为32.43%;摄影摄像师资格证占比为21.62%;英语等级证书占比为21.62%;编辑记者资格证占比为16.22%;其他证书占比为8.11%。可以看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摄影摄像师资格证、编辑记者资格证,两者合计比例不足40%。

结合另一项有关职业资格证对入职影响的调查,实习生及毕业生普遍认为职业资格证对入职基本没有影响。实习生及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入职影响力调研情况,如图2所示。

图2显示因职业资格证带来求职困难的实习生及毕业生仅占3%,没有影响和基本没有影响的实习生及毕业生高达69%。这说明在实际求职、工作过程中,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成为必要条件。

但根据调查,只有不足3%的在校生表示不会考证,对职业资格证书毫不了解。绝大多数在校生普遍认为职业资格证书比较重要,并有考证打算。对于两类受访群体的巨大反差,调研人员认为,這一调研结果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辩证看待。首先,在校生群体对用人市场的实际需求、要求等知之甚少。调研人员认为,应加强对在校生就业指导方面的教育,帮助他们理性择业。其次,在校生对职业资格证的热情,也与当下国家规范传媒行业从业人员相关从业资格有关。

(五)大多数学生希望就业对口,并从事传统媒体工作

实习生及毕业生中的大多数人在从事基本对口的工作,如记者、编辑、宣传、文字策划等。同样,在校生中也只有极少数人不愿意从事对口工作或对是否对口感到无所谓。

此外,实习及毕业生现有工作内容为传统媒体的占大多数,工作内容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兼具的人数和专门从事新媒体工作的人数基本一致,详见图3。同样,大多数在校生也更愿意从事传统媒体工作,详见图4。

结合两图可见,已经工作的学生与尚未工作的学生均对传统媒体更为倾向。而这一结果与“(三)学生更注重对媒介新技术与后期制作能力的学习”中的结论相背离。这一调研结果说明:第一,学生身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激烈碰撞的时代,潜意识中其实并未对新媒体有一个清晰的看待。第二,现如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体系主要还是以传统媒体知识及技能为主体,促使学生选择相对而言能力更强、更稳妥的传统媒体来就业。第三,教师及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在学生能力的引导和就业倾向的指导方面,较为保守。

此外,在对就业地点的调研中,大部分实习及毕业生的工作地点在二三线城市,而在校生也表示倾向于在二三线城市中就业。可见,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地点的选择上,并不盲目,较为理性。

五、调研结论与建议

(一)建设更具职业理念的课程体系,强调过程考核

前文分析曾提及职业体验对于学生认知课程价值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调研人员认为对于课程体系的改进,需要从理念上进行根本的调整,从职业的角度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具体设计,如图5所示。

该课程体系的设计以职业认知、职业基本素质与技能养成、职业核心能力养成、职业体验四阶段为整体架构,最终达到对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全面把握。

此外,调研人员认为,要将课程内实施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深化入考核方式的改革中,将原先常用的“一锤子买卖”似的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所占比重,根据课程、学生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再分配,提升过程考核的比重。

(二)增加新媒体相关课程,优化后期制作课程建设

为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亟须增加新媒体相关课程。在开展过程中,聘请具有丰富新媒体从业经验的人员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讲授,注重对新媒体实务能力的考查。

此外,对于学生希望加强的后期制作能力方面,体现出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动性,愿意从做中学。从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后期制作课程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在软硬件设备的提供上,仍与业界有一定的差距。调研人员认为,后期制作课程方面的优化建设,一定要拓展思路,从校企合作、引项目入校的角度去考虑,借力发展,多元化发展。

(三)多角度出发,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更深层次的引领和支撑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校方应加强对顶岗实习政策的宣传,可考虑邀请毕业生现身说法。此外,结合目前国家的相关新政策和业界情况,鼓励并支持学生考取必要的职业资格证书。最后,校企合作单位不妨从二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市中寻找,促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可以从实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有助于其今后就业的经验,间接帮助高职学生在学历不占优势的用人市场上理性择业,优质就业。

總之,山东省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培养情况,从总体上来看情况较好,但面对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形势,调研人员认为,相关院校仍须密切结合行业背景,从课程体系、课程内容、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汉仙,董娇.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之我见——以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艺术科技,2015,(6).

[2]肖盼章.基于职业导向的“三主四让双主体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16,(8).

[3]张鸿,叶艳芳.浅谈新媒体时代高职高专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建设——以湖北省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colleges as the supply side of the talent must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in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to conduct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various elements. Through in-depth research on Shandong province news gathering and p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evaluation methods and post practice,the paper get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for students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essentials of curriculum and value is very important;students tend to process assessment,assessment methods should be further reform;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ew media technology and post production the ability of learning;students of internship and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are lack of understanding;most students hope to employment and engaged in traditional media work.

Key words:news gathering and p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英国大学课程体系特色借鉴
法国高校课程体系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