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7-07-13 07:02刘娅周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28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多元化

刘娅 周龙

摘要:高校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应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文章从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和考核评价方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在分析了传统考试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化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经过实践探索,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方案切实可行。

关键词:创新型应用人才;课程考核评价;综合素质;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29-02

长久以来,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手段。通过考试,学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效果如何。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只是简单地通过标准性、规范性的试卷来评价具有创造力和能动性的学生,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偏重死记硬背、照本宣科,抹煞了学生的创造力,忽视了能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使其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人才考核的模式也相应做了调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当认真分析传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人才评价的原则与标准,探索出一套新的考核评价模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目的性,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课程考核评价的目的

作为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进行课程考核的评价?什么时候进行评价?主要评价什么?这些问题都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我们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从普通意义上来说,不论什么类型的课程,都要进行课程考核评价,一方面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相关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让老师和学生都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通过检验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来帮助老师不断总结经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因此,合理、有效、全面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关键。

二、传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1.只注重书本知识,内容覆盖面相对较窄。目前大部分课程的考试内容覆盖面较窄,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应知应会内容或者甚至只局限于老师所讲述的章节内容。学生只需要在考前记背一些重要概念和典型例题,就能检测过关。这些在短期内强化记忆的内容,在考试结束后就会被迅速遗忘,学了什么根本不知道,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方法僵化,只会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培养。

2.考试形式单一、套路化,无法真正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规范化的卷面答题方式,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切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排斥在考试之外,导致学生只知道死读书。那些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有想法的学生,其能力往往得不到充分发挥,反而将学生的学习导向了应试的歧途,颠倒了考试为教学服务的主次关系。

3.最终考核成绩的计算不合理,过于片面。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单科课程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与期末卷面成绩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的比重较大,一般占70%—8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上课考勤等,一般占20%—30%。由于考试成绩的好坏与奖学金、评优评先挂钩,甚至还关系到学生的升留级、毕业与学位的获得,因此为了取得高分,学生会过分看重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这种不合理的考核办法导致学生只注重分数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三、多元化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探索与实践

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信原理》为例,来讲述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探索思路。

1.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指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考核评价,而总结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考核评价。长久以来,我们注重的都是总结评价,一般是以开卷或闭卷的期末考试答题的形式进行,一考定成绩。这次我们做了有益的改革,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并使过程评价的比重占到50%—60%,能有效地杜绝学生出现平时不学习、期末投机取巧的行为,体现出课程考核评价的合理性。过程评价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随堂问答:可以是选择、填空或者判断等多种形式,每次2分,既可用于复习上节课内容,也可用于在讲述新课的过程中设问,使学生上课时能够集中注意力、不走神。(2)阶段性测试:在每章内容学习结束时,以卷面测试或者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每次3—5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本章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3)研究报告或小论文:针对课程中难度较低的章节,比如在通信原理课程中第四章的内容是信道,可以在学期初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了解信息传输的媒质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对信号传输有哪些影响等,然后每人完成一篇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础理论考核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1)对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考核评价:多以卷面答题的传统形式进行,题型可以是选择、填空、简答或计算,以考核学生对课程基础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果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则阶段性的以写研究报告或者小论文的形式进行。(2)对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考核:让每个学生在该课程平时做过的多个实验中,当场抽签任选其中一个实验,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能够解释观察到的波形或数据的含义。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杜绝或减少由于平时做实验两人一组,通常只有一人干活,另一人等着抄数据的情况。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水平,通过更改设备参数来提高实验难度,考查学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表达沟通能力进行考核: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难度较低的章节内容,比如通信原理课程中第五章有关模拟调制系统的调制原理部分,提前布置题目让学生课下做好PPT,等课程进展到相应章节,让学生上台展示PPT,像老师一样详细讲述这部分原理和内容,其他学生就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提出疑惑,而讲述者则进行耐心解答。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锻炼和考核学生组织语言及表达沟通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知识不仅自己要学懂,还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并与别人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行。(4)对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考核:合作学习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的一种学习模式,老师主要起组织协调的作用,就某几个专题或某一章节的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人左右,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然后进行分组展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位组员的特长,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锻炼和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学习态度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1)上课考勤与作业上交情况:每学期不定时進行全班点名10次,共10分,每次1分。作业按时上交一次记1分。(2)讨论参与:在进行分组学习或讨论的过程中,老师从旁观察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是否积极发表个人意见等。(3)学生互评:每次完成合作学习或分组操作后,组内成员根据各自的表现和对分工合作的贡献度进行匿名互评。(4)随堂问答:课堂上进行随机抽问,考查学生是否认真听讲。

四、总结与反思

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也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我们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实行多元化考核评价,不仅考核学习结果,也要考核学习过程;不仅考核学习效果,也要考核学习态度,全面、有效、合理地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经过改革探索发现,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迫使不想学习的学生不得不认真对待学习,杜绝了他们希望期末蒙混过关的想法。同时,老师也根据考核评价方式的改变,调整了教学内容,改进了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涉猎更广泛的专业知识,引导他们以自主学习的方式获取知识,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当然,这对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还需要在教学与考核评价方面进行更多地反思与调整,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会在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前行。

参考文献:

[1]王静.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研究[J].学理论,2011,(11):298-299.

[2]彭志琼.改革大学考试培养创新人才[J].继续教育研究,2008,(10):176-177.

[3]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145-147.

Abstract: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in college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bjectives.The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objectives,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among the evaluation methods,it proposes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exam disadvantages.After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teaching effect improves obviously,and the proposal is feasible.

Key words:creative applied talents;curriculum evaluation;conprehensive qulity;diversification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