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赛事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2017-07-13 08:04肖恋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8期
关键词:志愿者大学生

摘 要 通过问卷调查,全面分析贵阳数博会126名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现状得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很单纯,是自愿的,出于公益目的,他们大多数是通过学校组织参与活动并表示以后继续参与。他们的性别、年级会对参与志愿服务产生影响,而生源地、民族对参与志愿服务动的影响不显著。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拓宽志愿活动参与渠道、完善志愿活动保障机制、加强志愿活动监督管理,从而提高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活动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 志愿者 大型赛事

作者简介:肖恋,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6.362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高水平、高规格的大型赛事活动越来越多,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也越来越多,2000年悉尼奥运会,志愿者人数达到47000;2004年雅典奥运会,志愿者人数达到了60000名;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场的志愿者超过了10万名志愿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志愿者提供的高质量服务得到国内外参会记者的一致称赞,甚至把志愿者们称为“中国的形象大使”。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指出: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础,没有志愿者的参与和奉献,奥运会及各层次的体育活动都是不可能的。志愿者是大型赛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人力资源,招募并培训足够数量的志愿者,即可以节约大型赛事的费用开支,同时志愿者的热情也能提高大型赛事活动的服务质量,是大型赛事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做志愿者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的时尚,而大学生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主力军,其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最活跃、最积极、最集中、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凸现。因此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现状,分析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动机以及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感受以及需求,今后是否愿意继续参加,如果不愿意继续参与志愿服务,其影响因素是什么,找出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为今后大型赛事活动中的大学生志愿着招募、管理等工作提供对策及建议,从而更好促进大型赛事活动志愿服务的发展。

二、调查样本及研究方法

本文以2016年5月26-29日在贵阳市举行的数博会大学生志愿者为例,对数博会6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本次赛事自愿者来自贵州三所高校。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三大类题目,第一类题目主要是有关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总体情况,第二类问题是大学生参与资源服务活动的意愿和动机。第三类是开放是题目。研究人员分别在贵阳数博会志愿服务培训场地和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对志愿者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员向志愿者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和背景后,在征得志愿者同意情况下,向数博会大学生志愿者发放问卷,由志愿者自行填答,然后研究员将问卷收回。同时研究人员本人作为志愿者,实际的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观察和感受整个志愿服务过程,同时可以检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为126份,有效率为84%,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本次被调查的126名志愿者中,男性约占31.7%;女性约占68.3%。女性志愿者较男性志愿者占有更大的比例,这与在实际参与观察中发现的女性志愿者多于男性志愿者是一致的。被调查志愿者中汉族所占比例为80.2%,少数民族为19.8%,这与贵州高校少数民族众多的现实情况相关;被调查的志愿者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为37.3%,非独生子女为62.7%;共青团员占75.4%,党员为19.8%,群众为4.8%;被调查志愿者中大二学生有50人,所占比重最大,约为39.7%,其次为大三学生34人,约为27.0%,研究生19.0%;来自于大中城市有41人,约占比例为32.5%,小城镇和农村有85人,约占比例为67.4%;此外,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表明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人数有30人,约占23.8%,有96人参加过志愿服务,约占76.2%,这个比例是很高的,说明现在无论何种类型的高等院校,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这也表明在高校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氛围是有的。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分析

(1)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途径。在问及“通过什么途经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这一问题时,参与调查的126名志愿者中,有63人回答是通过学校组织参与到志愿活动中,约占到总数的一半左右;其次是通过自己主动了解知道的,有19人,约占到15.1%。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不是很广泛,主要还是通过学校的组织和宣传。

(2)大學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被问及“参与志愿服务的组织”这一问题时,统计结果显示,93人曾经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约占37.1%,67人通过社会团体参与志愿服务,约占26.7%,有22人曾经通过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志愿服务,占8.8%,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69)通过其他途径参与志愿服务,约占27.5%。

(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的服务对象。在被问及志愿服务人群时,被调查志愿者中,有95人曾经服务过农村青年文盲,约占13.8%;有93人曾经服务过企业困难职工和离退休职工,同样有93人曾经服务过有突出贡献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老科技工作者、老师,93人服务过见义勇为英雄及家属;三者均占总数的13.5%,有78人曾经服务过灾区及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约占11.3%;74人曾经服务过农民工及其子女,约占10.7%;有60人选择曾经服务过孤寡老人、残疾儿童,约占8.7%;只有25人曾经参加过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活动,约占3.6%;曾经参与过其他志愿服务活动的有78人,约占11.9%。由数据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类别比较少,服务人群比较范围较小,这可能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狭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有50%左右都是通过学校组织参加,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渠道不够畅通,志愿服务信息不够流畅,由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种类少,服务对象范围小。

(4)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报酬看法。被问及“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否想过报酬?”时,被调查者中,除去从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30人,其余96人中,有61人选“从未想过报酬”,约占48.4%;33人认为可以计取最基本的补贴,约占27.0%;只有2人认为该按标准计取薪酬,约占1.6%;数据显示结果与志愿者性质相符,即志愿者是更多的是公益的,是不计报酬的,这也说明我们大学生参与志愿者的活动动机还是很单纯,并不是以这个作为盈利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公益,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大学生志愿者是否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回答“是否会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时,126名被调查者中,有120名表示以后会继续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约占95.2%;只有6名学生表示不知道,约占4.8%;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还是很浓厚,兴趣很大。

(6)大学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评价。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评价时,有97名大学生表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很有意义,很喜欢参加,约占77.0%;有23名学生认为比预料中的要差一些,还有要改进,约占23%;有2名学生认为比较形式化,没有意义,这类只占到1.6%,所占比例是相当少的;有4名同学表示没有什么感觉,所占比例为3.2%;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很喜欢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认为很有意义,说明大学生对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他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更多是出于自己喜欢,希望自己能够参与到其中,所以才会觉得自愿服务活动是有意义有价值。

(7)大学生志愿者以前未参与志愿服务原因。在被问及“未参加志愿服务原因”时,在126名志愿者中有30名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以前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回答的理由是由于没有关注过志愿服务的有16名,占23.9%;选择没有参加渠道的有12人,占17.9%;选择没有时间的有16名,占23.9%;选择觉得没有意义,浪费时间的有23人,占34.3%。

(8)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意愿。在问及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意愿的时候,以前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的30名大学生中有22名学生表示以后如果有机会愿意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约占总人数的73.3%,这个数字所占比例是很高的,由此可见,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还是很高很浓厚。

2.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因素分析

(1)不同性别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描述统计分析。根据统计,表1数据显示P=0.005<0.05,表明不同性别在选择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存在明显的差别,与调查结果显示的126名志愿者中有40名男性,86名女性是一致的。数据表明女性大学生较于男性大学生更积极更愿意参加到志愿服务活动中。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描述统计分析。根据统计,表2数据显示P=0.034<0.05,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与志愿服务活动中观察的现象相符,大一、大二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人数是最多,在活动过程中也是表现的最积极最活跃的份子。这可能与学业压力、工作压力有关,大一、大二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并且学业和就业压力都相对来说较少。这也告诉我们在以后设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时,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多安排有趣的志愿活动,针对高年级学生,可适当安排有助于提高其专业水平及实践能力的志愿服务活动。

(3)民族与参与志愿服务关系分析。根据统计,表3数据显示,民族与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之间呈负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096,在总体中这个相关系数在0.01的水平上并不是很显著。

(4)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描述性分析。根据统计,表4数据显示P=0.266>0.05,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

四、 结论

从已有实践研究可以得出志愿服务的基本共同点是自愿、不计报酬和无私奉献。而大学生志愿者作为青年志愿者队伍中的主力军,队伍越来越庞大,其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凸现。就整体而言,调查表明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动机还是很单纯,并不是为了盈利的目的,更多的出于自愿,为了公益,为社会无偿的贡献自己时间、精力。他们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很有意义,很喜欢参加。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学校组织而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并表示以后还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调查结果也显示大学生的性别、年级会对参与志愿服务产生影响,而生源地、民族对参与志愿服务动的影响不显著。了解并且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可以为我们建立良好的志愿者激励机制以及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目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志愿者的权利无保障,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人身安全、饮食安全、财产安全等等各各方面都没有明确保障措施,大学生志愿者受到了这些威胁,无处可投诉,就算是向专门在活动期间管理志愿者这一块的上级领导反应,他们也是敷衍了事,这些都严重的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会对志愿服务本身失去信心。其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渠道比较狭窄,主要是靠学校的组织和宣传,这就限制了很多热心公益,热心志愿服务活动的大学生们的积极性。因此对大学生志愿者现状展开研究很有必要。我们应该在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现状的情况基础上,对志愿服务进行指导,提出更好完善志愿服务的建议和措施。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完善保障機制

建立一整套科学完善的保障机制,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首先,设立专门的法律法规,为志愿者建立一套权益法律保障体系,从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其次,建立由学校院系党委统一领导,团委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协作和配合管理的志愿者组织保障体系。最后,要做好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障工作,这是志愿者保障系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二)拓宽参与渠道

要倡导志愿活动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从而使大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活动中增长才干合知识,为社会做贡献中。大学生自己要积极培育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政府要大力宣传并支持志愿活动的开展。志愿组织要不断壮大自身力量,主动积极开展志愿活动。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赞助和协助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各高校要加大队志愿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

(三)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对志愿者前期招募考核工作的管理,严格根据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选派不同特长的志愿者,只有招募到最符合赛事要求的志愿者,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保障赛事活动的有序进行。加强对志愿者培训监督管理能力,培训使志愿者了解赛事的概况及相关岗位的职责、职能,从而更好地按赛事活动的要求完成服务任务。加强对志愿者工作质量和服务效果的考核,做到公平公正合理,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耿志权. 构建大学生志愿者组织建设长效机制的路径探析.继续教育研究.2011(4).

[2]林彩燕. 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初探——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供需调查为视角.浙江学刊.2016(3).

[3]尹强. 青奥会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南京模式”.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2).

猜你喜欢
志愿者大学生
我是小小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志愿者之歌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