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一词,出现得較晚。到明清时期,居住国外的中国人,仍多称为“唐人”“中华人”等。清末,海外的中国人又被称为“华民”“华工”。1878年,中国驻美使臣陈兰彬在给朝廷的奏章中把中国寓居外国的人称为“侨民”。1883年,晚清思想家郑观应在给李鸿章的信件中,正式使用了“华侨”一词。1904年,清政府外务部在一份奏请在海外设置领事馆的折子里提到:“在海外设领,经营支出无多,而华侨受益甚大。”自此,“华侨”一词被广泛使用,作为寄居外国的中国人的专称。endprint
百科知识2017年13期
1《合作经济与科技》2024年13期
2《婚育与健康》2024年10期
3《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7期
4《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年11期
5《中国商人》2024年7期
6《教师博览》2024年4期
7《师道·教研》2024年6期
8《中国对外贸易》2024年6期
9《伴侣》2024年6期
10《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4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