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家林
摘要:“反观内省”是儒家的传统方法,也是阳明学的基本方法。阳明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树立做人的远大目标为圣人。以圣人为据,时时处处、事事处处对得起良心。对得起良心的基本方法即反观内省。它是修身的方法,也是寻求“精一”的功夫。
关键词:“反观内省”;阳明学;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069-02
一、人生的目标是做圣人
阳明先生被贬贵州龙场,四方诸生聚集于龙冈书院问学。阳明先生为弟子作《教条示龙场诸生》。提出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四条教则。他教训弟子立志第一,因为世间没有毋立志而可成之事。“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就与其立志多大紧密相关。诸生到龙冈书院问学是要做圣贤。但是怎样成为圣贤?人们往往不得要领,即使是阳明先生也曾经走过弯路。例如,孝宗弘治五年,阳明先生“格竹”成疾的事情就是。而四方诸生集聚龙冈书院问学,也正是因为阳明先生已然“悟道”。而所谓悟道,就是毋需外力也能够成为圣贤之道。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因为阳明先生自从18岁“始慕圣学”,21岁“为宋儒格物之学”,执着于圣人之道而不得,其困惑一直不解,内心一直纠结,所以来到贵州万山丛中,在几乎没有任何外力相助的情况下,某天夜晚才能够忽然明白人生大道理:不是穷尽外物方能够为圣人,而是自己愿意不愿意做圣人。陽明先生感叹“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30年的气力。”世人之误亦若当年的阳明先生一样,是气力用错了地方。所谓格尽天下万物,或者要从万物中寻找圣人之道,无异于缘木求鱼。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之理人类兼具。而“自足”之性,人人具有,所以立志为圣人才是关键。“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而世人常杂以人欲,所以其天理常遭遇遮蔽,犹如日光被阴云遮蔽。其实圣人与世人“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于人伪谓之人心。”而“立志”,就是发狠立下最大的誓愿,使用最大的毅力,找回和恢复自己原有的天性,即仁爱“至善”之性。“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因此,学习阳明学的第一要务是立志做圣人。
二、“反观内省”是“成己”的基本方法
何谓“反观内省”?笔者认为就是反物、反事、反人以内省。也就是随时随地、设身处地,视物如己、视事如己和视人如己的内省功夫。《传习录》里面有一段很精彩的“反观内省”示例:萧惠问:“己私难克,奈何?”先生曰:“将汝己私来,替汝克。”先生曰:“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萧惠曰:“惠亦颇有为己之心,不知缘何不能克己?”先生曰:“且说汝有为己之心是如何?”惠良久曰:“惠亦一心要做好人,便自谓颇有为己之心。今思之,看来亦只是为得个躯壳的己,不曾为个真己。”先生曰:“真己何曾离着躯壳!恐汝连那躯壳的己也不曾为。且道汝所谓躯壳的己,岂不是耳目口鼻四肢?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若无真己,便无躯壳,真是有之即生,无之即死。汝若真为那个躯壳的己,必须用着这个真己,便须常常保守着这个真己的本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唯恐亏损了他一些;才有一毫非礼萌动,便如刀割,如针刺,忍耐不过,必须去了刀,拔了针,这才是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
萧惠此时已经逾越立志做圣人的关隘,但是在“克己”问题上仍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阳明先生帮助萧惠“克己”。这个示范作为阳明学的基本方法有几点需要明白:(1)真己是心之本体,即天理,而克己就是“反观内省”,“反观内省”的方向是要呈现“真己”。(2)“汝心”(真己)是活生生的,从来不曾脱离过躯壳,它是躯壳的主宰。(3)保持“汝心”就要“反观内省”,即时刻不能“有一毫非礼萌动”。(4)“反观内省”要牢记做圣人的目标。“为己”之心须臾不能舍,只有在“为己”上“克己”,“克己”才有意义,否则一切努力皆枉费。
“反观内省”是要解决良心的问题,即任何困难最后的实质究竟是什么?要清楚地知晓自己是不是真正摸着良心办事,而不是杂以私心或者在进行着利益的掂量算计。“反观内省”是直指良心的功夫,“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在做人问题上,阳明先生与朱熹未尝有异。“吾说与晦庵时有不同者,为入门下手处有毫厘千里之分,不得不辩。然吾心与晦庵之心未尝异也。”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并不是有些人误会所说的对立于朱子。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学说之所以盛行天下,影响了数百年,正在于,他是以其切身的感受和痛苦的经历明确无误地告诫世人求圣人之道:“入门”、“下手”处切不能错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反观内省”就是要从开始到毕身,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事情皆须臾不舍的方法。笔者认为这才是阳明学与朱子学的差异所在。
三、“反观内省”是“精一”的功夫
阳明先生是心学之集大成者。理学与心学的区别在于,“性即理”(朱子)与“心即理”(陆象山)也。也就是说,朱熹将世界的本原视为性与心,有“二世界”;而陆象山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阳明先生则继承并更进一步地展开而具体化:“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心学关心的是良心问题,舍此而外皆无意义。良心即善是自始至终唯一的问题,朱子也很关注这个问题,而阳明先生只关心这一个问题。
比较阳明心学与朱子学,在做人问题上,二者并无不同。阳明学是在朱子学基础上的变革。在阳明先生看来,朱子学的失误在于误导了世人“今自家一个身心不知安顿去处,而谈王说伯,将经世事业别作一个伎俩商量讲究。”即没有很好地突出做人问题,而做人首先需要解决身心安顿。阳明先生龙场悟道提出“知行合一”,后期再提出“致良知”学说,这些都是对于朱子学的拨乱反正。阳明先生清楚地告诫弟子,“吾与诸公讲致知格物,日日如此,讲一二十年具是如此。”请注意:阳明先生是将“致知”居前,“格物”其次,格物服从致知,而非沉溺于“格物”误了“致知”。“反观内省”是孔夫子开创的方法,孟子教导世子(滕文公)“不可以他求者也。”朱熹《集注》:“文公见孟子而闻性善尧舜之说……则亦反躬自责,悼其前行之不足以取信。”阳明先生进一步突出其意义。他将“反观内省”作为致知的基本方法。其特色是要求问学者以圣人为指向,而圣人即完人,圣人之志始终规范引导着个人的行为举止。“反观内省”就是要求个人时时处处“随物而格”。“格物即慎独,即戒惧”。所谓慎独其实就是独自面对问题,而戒惧就是“反观内省”。“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格物功夫即是开端,也贯穿于“至圣人”之始终。“吾儒养心,未离却事物。”在事事物物中“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这种善于“归于正”的功夫学问就是“反观内省”之道。
《传习录·答罗整庵少宰书》记,罗整庵来信与阳明先生探讨学问之道。认为“学”,“当‘反观内省以为务”,不必在“正心诚意”四个字之前再增添“格物”二字。阳明先生首先肯定他的说法得当,同时更进一步启发他。所谓学问之道概而言之,其实只用“修身”二字就够了,也不必再讲“正心”。若言“正心”二字“亦足矣”,也不必言“诚意”。若言“诚意”二字“亦足矣”,也不必言“致知”与“格物”。那么,为何要在“反观内省”的前面添加这些环节呢?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精一”之道。修身是一件精致的个人事业,缺少哪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前功尽弃。追寻圣人之道,是在做圣人的精细学问。其间的功夫需要区分出不同的努力方面和着力用工的侧重点。“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如果认为“学必资于外”,就是把“己性为有外”,将“义”视为“外”,实际是在动用“智”,就是在做利益取舍的掂量算计。如果已经认识到“‘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就能够认识到“己性为有内也,是有我也,自私也。”所以,分解“反观内省”的层次,正是为了获得“精义”,以求得“致用”的目标。那么,致用的目标又是什么呢?致用的目标是“安身”。所谓“安身”,也就是尊崇仁爱美德,将仁爱美德恢复到自己本性的原貌,即孔子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这才是“合内外之道……此可以知格物之学矣。”
參考文献:
[1](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M].王晓昕,赵平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5.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
[3]朱熹.四书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