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综合阅读率持续上升阅读方式日益多元

2017-07-13 14:59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读书会好书国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18日公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一组数据耐人寻味: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当越来越强烈的阅读需求遇到海量的知识和越来越多样的阅读选择时,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

阅读以更立体的形式抵达更多想读书的人

今天,我们时刻都在与阅读相遇。上班路上拿起手机听有声书;城市深夜24小时书店灯光不灭;街头转角读书沙龙分享心得;随时随地浏览各类阅读软件的好书推荐……

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相互补充,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4.2%。

今天,阅读产业已不再是“作家写作、出版社发行、受众阅读”的线性流程,同一部作品,往往会有计划地先后推出文字、漫畫、有声书等不同载体的版本。以阅文集团为例,其旗下囊括了QQ阅读、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等品牌,拥有1 000万部作品储备、400万名创作者,覆盖200多种内容品类,图书成为一种IP(知识产权)资源,产业链延伸至电影、电视等领域。

更多更立体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层出不穷。知乎书店运营负责人范超然说:“以知乎为例,用户可以在‘知乎书店阅读一本关于古典音乐的电子书,也可以在知乎社区内搜索古典音乐方面的优质回答,还可以在‘知乎 Live中听到古典音乐从业者的分享。”

虽然整体阅读率在不断上升,但在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1.7%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45.2%的人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大众对自身阅读现状的不满,折射的正是对读书和获得知识层面更强烈的需求。

平台将人工择优选择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

受众渴望读书,作为日常提供阅读服务的平台方和各类组织,如何为大众筛选出值得推荐的好书?

底层数据是数字化平台智能推荐精准与否的重要指标和基础。最近,北京地铁出现的以“阅读的百万个理由”为主题的广告,就是掌阅开展的关于用户为什么看书、喜欢看什么书的线上数据调查。

当当副总裁兼出版事业部总经理陈立均介绍:“比较典型的大数据统计方法是:Also buy(买了又买),Also view(看了又看),用户买过和搜过的书都证明他对此类型的书是感兴趣的。大数据会挖掘用户的基本特点,同时包括用户个人收藏夹里的书,后台都会整合,获得用户兴趣的标签化需求,为用户进行个性化精准推荐。”

而如果读者喜欢读某一领域的书,平台持续推荐同一类型,就会导致读者阅读兴趣狭窄。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游亭介绍,“我们平台以‘协同推荐为主,基于几千万阅读人群,我们会将跟你喜好差不多的用户所读的其他领域的书也推荐给你。我们认为有六七成阅读相似性的读者,阅读领域是可以互通的。”

大数据的反馈和市场的收益是选择推荐好书的维度,但并不是全部。

掌阅设置了“留存率”,游亭举例,“一本经管类书籍有1 000个用户,100个人购买,一本言情小说有10 000个用户,500个人购买。虽然言情小说收益更大,但前者留存率更高,所以推荐准确度高的书依然被我们定义为好书。人工再加数据,两者结合,我们才会决定什么是好书。”再如当当的“择优推荐,畅销跟进”原则,如果选择童书,编辑必须自己通读完,并且认为值得推荐给自己或者朋友的孩子。

除了线上的电商、客户端、读书微信公众号,在线下,各类以读书为主题的读书会、文化沙龙也在为读者选书。

一个话题、一本新书、两个小时、两三个嘉宾,思南读书会进入了第三个年头。读书会策划人、上海市作协创联室副主任李伟长说:“我们选书标准就是是否具有我们眼中的文化价值,不管是否也有冷门的内容。比如学术大家刘晓峰老师在读书会连讲了两场柏拉图,一句句文本细读哲学著作。”

在分享交流中放大阅读价值、有效提高积极性

在互联网时代,读书和知识都在由私享转变为共享。互联网为阅读注入了社交元素——分享、互动、传播,在读者与读者、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中,阅读的价值正在被放大。

经常在知乎上浏览信息的高璐,看到了这样一场“知乎Live”活动:“每周读一本好书·2017新年计划”,主讲人将带领书友用43周的时间,读完40本书。所谓“知乎Live”,是指知乎推出的一种实时语音问答产品。高璐觉得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互相督促,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积极性。

对于阅读大部头书籍,主讲人在活动的第一期“阅读的思想与方法”就做了说明。他指导参与者,要合理管理自己的精力,按照自己的精神状态阅读不同难度的书,保证一定的连续性。高璐说,“现在看书,会根据主讲人传授的经验,制作思维导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把书籍的思维脉络构建起来,记录在电脑上。”高璐说,这种方法很管用,以前一些书看了就忘,现在看几眼思维导图,整本书的体系立刻就回到了脑海。

上海的顾先生是思南读书会的成员,他认为“每次参加活动都是深入阅读思考的过程”。“我带着自己对一本书的理解参加读书会,又在读书会上带动我对书新的理解。名家导览让我了解到名家写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了解到书背后的故事、书里段落独特的构思、匠心独具背后的想法等。比如金宇澄在读书会上谈他的《繁花》。这是一本沪语小说,我是上海人,看了小说后特别想了解作者的故事和想法,在思南读书会上我了解到了,就能更理解作者的目的,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一些以读书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也将视野更多投向了观点的分享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目前已经有110万“书米”的微信公众号“书单”的负责人说:“我们的定位是分享智识和见解,始于书而不止于书。先跟着我们看一本书,培养读者入门,再对其专业领域的书产生不一样的认知深度,让读者更多汲取到读书的方法和视角,去读自己想读的书。”

保持阅读的热情和习惯,除了互动交流,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是个人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求。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说,信息化时代的阅读要有“自己的园地”,“要有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只是为了考试等功利的目的而读书,而是有比较自由超脱的阅读,在读书并接触人类精神智慧精华的过程中,去发现生活,体验世界,就相对能超越庸常的生活。”

猜你喜欢
读书会好书国民
推荐一本好书
爸爸的读书会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小学高年级班级读书会实施策略初探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好书推荐
神奇的统计表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