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摘 要】语文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语文也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知识必不可少的一门工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教学的生命线。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已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呢?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课堂教学策略做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兴趣策略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然后,同学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运用音乐渲染、游戏导入、配乐朗读以及分角色朗读等方法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教授《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师可以采用课堂小实验的方法,用半瓶染色的液体和若干小石子来演示投石子让水面不断上升的实验,并引导学生通过投放石子的大小,观察水面上升的多少。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的设计,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奠定良好的學习基础。如在《借生日》的教学中,教师可事先为学生准备一些小礼品,引导学生进行一场比赛,答对的可以得到神秘礼品。然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的生日是哪天?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么?第一个问题比较简答,学生会纷纷举手,但第二个问题知之者甚少。这样,自然而然吸引学生进入到这节课之中。教师应在教学之余充分了解一下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增强课堂导入环节及整个教学的趣味性,将一些趣味元素良好融入教学中,实现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系统掌握。讲课如同写文章,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使他们很快的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教师创设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来。如教学《窗前的气球》一课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导入的:小朋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出示气球)平时,你们在什么时候、哪些地方看到过气球?(学生发言)看来,气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增添快乐的气氛。不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这个气球,却有着特殊的作用,它呀,成了一剂治病的良药。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本,学习22课——《窗前的气球》。教师创设情境,用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学生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
二、方法策略
要想打造高效课堂,就应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保持灵活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语文知识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例如,当教师在讲解课文《落花生》时,就可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方:做一个像花生那样的人;反方:做一个像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在这灵活的课堂教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之下,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各自的观点,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他们在问中答、在答中反问,不仅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大胆联想,想到小石头、火柴、煤,进而想到社会中的边疆守卫战士、人造卫星研制专家、陪练员等,让学生明白做人应像花生那样,对自己的功劳绝不大肆炫耀,做任何事都要脚踏实地。如此一来,不仅课堂气氛越来越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烈,自觉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知识,在拓展思维与想象力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教师成功打造高效课堂。学生的学习体验,一般来源于强烈的认知冲突,并在亲历性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获得体验。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疏通必要的信息通道,使教学更加开放和对话,同时也使学生的能力在信息背景下进行思维的加工,形成新的思维的成果。学习体验和信息意识的形成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完成的必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笔者在教学《凡卡》一课结尾时,引导学生讨论,提出质疑: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后,他的命运怎样?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凡卡能不能跑回去呢?为什么?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接他到乡下去,是否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为什么?这样逐层深入地讨论,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独立特性和创造性方向发展。
三、合作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中的今天,大家一致认为探究、合作的学习式是最好的方式。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以一种放松活跃的方式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从而感受语文的魅力,为高效课堂提供一个和谐可靠的外部环境。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并且将解决问题放到首位,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商讨出满意的答案。在交流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达到了解决语文问题的目的,还锻炼了自身语文表达能力,表达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小组探讨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十分有效,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有重要影响。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活动,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有效设置教学问题,引导学生集思广益,共同探究问题,有效完成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知识,学习文化,获得思维和认识的发展,提升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比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内容时,教师科研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设置问题,在本文中,哪些地方能够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的形象?问题抛出之后,学生之间合作解决问题。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在小组间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积极进行发言。在共同合作交流中学生思维不断碰撞,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很多小组都可全面回答这个问题。通过小组交流方式,学生之间学会了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很多性格内向的学生,在传统课堂上一言不发的学生,也能在小组交流中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黄慧.《中华少年》,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