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恭智
【摘 要】党报的文化周刊通过主动设置议题, 体现党报责任,配合重大主题, 体现文化特色,引入优质资源,提升内容质量,坚持围绕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策划选题,透析文化现象、聚焦文化热点,努力做到突出新闻性,体现主题的高度和本土的温度。
【关键词】地方党报;文化周刊;主题新闻
《蚌埠日报·文化周刊》创办于2014年底。同年10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在学习贯彻和宣传报道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过程中,我们逐渐统一了结合年度改版创办文化周刊的认识。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我们坚持围绕弘扬先进思想文化策划选题,透析文化现象、聚焦文化热点,努力做到每一期稿件都能够突出新闻性,体现主题的高度和本土的温度。
主动设置议题, 体现党报责任
创刊的第一期,我们精心策划了对固镇县农民书法现象的报道。固镇隶属蚌埠,以境内的垓下古战场而闻名。公元前202年,楚汉在此决战,项羽自刎,强盛的汉王朝从此建立。
向来民风古朴的固镇,有着研习书法的民间风尚。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幼儿园孩童,在固镇你可以随意看到不分老幼练习书法的现象。一个县,进入省和国家书协的就有近百人,一年中,大大小小的书法展要办近百场,是真正的书法之乡。
这篇透析当地文化现象的通讯《谷阳风蕴翰墨情》,是当日文化周刊的主打稿。类似的报道在之后的每一期周刊上都推出一篇。设置好每一期的议题,考验着编辑对地区文化的熟悉和理解程度,对办好周刊至关重要。议题要有群众基础,读者要买账,不然就成了报纸的自说自话;议题又要有风向标的作用,能够引领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向,在读者中倡导一种正面的精神追求。文化周刊出刊了一百多期,议题就设置了一百多个。这里面有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探求,有对文化遗产的搜索,有对文化热点的冷思索,也有对文化现象的剖析。每一个议题,都是对一个文化问题的现象演示,有描述、有倡导、有建议、有思索、也有质疑。有些稿件还引起大家的讨论,并在讨论中深化对新闻议题的认识,从而让新闻话题可以继续做下去。好的新闻议题设置,成为版面成功的关键,也是形成报纸影响力的关键。可是,办报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儿,到哪里去寻找那么多让大家都“眼前一亮”的议题呢?仅靠编辑的“搜肠刮肚”,文化周刊早都办不下去了。
开门办报,向社会征集议题、征集稿件,并使之制度化,是编辑部坚持的一个做法。从文化周刊创办之初,我们就经常召开带有征稿、征集新闻议题意图的座谈会,规模不要大,但参加者一定要有代表性,有专业文化工作者,有社区文化积极分子,有作家,有时还有书店、古玩店老板等经营文化产业的商人。把这些人请到报社,用一下午时间“神侃漫谈”,聊着聊着,下个月的稿件议题就排满了。主动设置议题,注重超前谋划,开放式征集,是我们办好文化周刊,也是办好党报其它版面的有效方式,它体现了党报开门办报的传统,也体现了“三贴近”的要求,提高了舆论的引领能力,强化了党报的主流声音,受到了读者和作者的普遍欢迎。
配合重大主题,体现文化特色
文化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文化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文化新闻,应该是用先进文化引导人、感化人、鼓舞人的新闻。作为党报,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新闻活动中,做好重大主题新闻的宣传报道,是我们的工作重心和责任使命。而文化新闻宣传围绕上述任务主动配合,全力担当,更是文化新闻宣传引领社会风尚、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年份,而蚌埠曾是当年抗击日寇的重要战场。新四军曾在这里与日寇浴血奋战;著名的淮河阻击战发生在这里;1945年9月,中国第十战区接受苏皖境内日军投降的仪式也在蚌埠举行。可以讲,蚌埠这座城市,既记录了中國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历史,又见证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伟大胜利。因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蚌埠日报》,理所当然地会策划一系列主题报道活动。擅长于“讲述历史故事,还原历史真相”的文化周刊,更是在其中担负了重要任务。
从当年年初开始,文化周刊便策划了“寻找抗战老兵”的主题采访活动,组织周刊的骨干作者走进市内的几个军休所,听老革命讲述抗战故事,在报纸上开辟专栏,连续刊发老革命们的讲述新闻。我们还在周刊上登出征稿启事,向社会征集与抗战有关的文稿史迹,抢救抗战文物。
之后不久,编辑部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4月末的一个下午,一位年轻人怀揣着一叠厚厚的文稿来到报社,找到了当时主编文化周刊的副刊部主任陈波。这位年轻人个子不高,腼腆中透着朴实。陈波从他手中接过文稿,大略浏览一遍,立即就被吸引住了。这是一篇对散落于蚌埠市区小南山上几块残碑的考证文章。这几块残碑位于山南坡,铭文已被凿去,碑身和碑座被凿成数块,散布在行道两侧。每天都会有很多人从此经过,但无人注意。而眼前这位年轻人——他的名字叫陈又丁,却从这些残碑的形制、尺寸、雕工和依稀可辨的残字入手,一点点深挖、细查,翻阅大量文献,抽丝剥茧,反复考证,终于还原了这些残碑的历史原貌:这是蚌埠男儿北上长城北古口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作为一名眼光独到且经验丰富的编辑,陈波同志看过稿件后的激动是可以想见的。这篇稿子来得太及时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宣传报道正在升温,全中国全世界都在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而眼前这篇稿子,无论其选题、内容,都可称为上乘,关键是它太适合文化周刊了。
但陈波也未大意。他拿着稿件,走访了当地抗战史专家,就文稿涉及的考证内容一丝不苟地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并顶着烈日与摄影师一起来到残碑现场,冲洗去残碑上的尘土,逐块辨认、拍照、取证。之后,又用了3天时间,对稿件、资料、专家结论进行仔细整理,对原稿进行编辑,在保持原稿风格的前提下,删除枝蔓,精炼表述,制作主标,添加小标题。完成编辑后,还将修改后的稿件传给作者,征求意见。
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当天,这篇署名“特约撰稿陈又丁”的《小南山残碑考与长城抗战》的特稿,在文化周刊整版刊出。稿件详细记述了残碑考证过程,还原了80多年前数千蚌埠男儿北上抗日血染长城北古口的悲壮史实,并发出抗日烈士纪念遗迹亟待保护的呼吁。陈波还为特稿配发了编后,对残碑考证的意义做进一步阐述。由于当日出版日期恰为7月7日,文化周刊还在后面版面纪念抗战胜利的专栏里,刊出了新四军老战士回忆抗战故事的“口述新闻”,并由陈波自己执笔撰写了时评《彰显正义的力量》,使这一期周刊更加凸显了“历史不会湮灭,壮举永记心间”的主题。
在2015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小南山残碑考与长城抗战》获一等奖,陈波同志作为编辑也同时获奖。
引入优质资源,提升内容质量
《蚌埠日报·文化周刊》创办之前,编辑部内曾就办刊问题进行过深入地策划讨论,内容包括办刊宗旨、导向等各个方面。想法很多,但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就是要实现这些想法,让文化周刊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稿件哪里来。
当然可以安排記者采写,报社也有一支可以信赖的记者队伍。但作为一张地方党报,蚌埠日报社也有着与其他地市党报同样的问题:顾及到成本,不得不严控队伍规模。作为副刊部牵办的周刊,主要依靠记者来负责稿件采写,不现实。况且,记者队伍也有自身的问题,比如队伍比较年轻,经历多是出校门进报社,缺少社会阅历,文化底蕴积累不够,等等。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起了报社的另一支队伍——蚌埠日报作家采访团。建立作家采访团的最初动机也是缘于开门办报的想法。新形势下开门办报,首要问题是人的问题。党报的优势在哪里?办好党报,我们可以依赖的人力资源除了自身的队伍,还有哪些?早在创办文化周刊前,这些问题就不断地被大家讨论。逐渐地,挖掘优质社会资源为党报所用,组织一支以社会力量为主的采访写作队伍的思路,在酝酿中成型,这就是作家采访团。
蚌埠日报作家采访团成员主体是报社的副刊作者队伍。他们分布在全市各个行业,大多经过长期基层磨炼,经历丰富,热爱写作,许多人是省、市作协会员,有的还是中国作协会员,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社会知名度,在当地都堪称一流。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蚌埠日报》有感情、有忠诚度,很多人就是由于为报社写稿而走上写作道路的。创办《蚌埠日报·文化周刊》,作家采访团是当然的主力作者队伍。
事实也是如此。文化周刊创办近3年来,主打稿件近70%是由作家采访团成员采写的。作家们熟悉群众,贴近生活,又身处文化界,对文化新闻有种一般人所没有的感知力,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使他们采写出的东西往往更耐读、更抓人。前面提到的“寻找抗战老兵”活动,就是报社组织以作家采访团成员为主的主题采访活动。不少作家通过采访活动,与老战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年事已高,老人们记忆模糊,一个人物往往要采访多次。稿子写成后,还要亲自送到老人面前,读给老人听。这些采访让作家们逐步深入到老人的内心世界,并为他们坚定的信仰而深深感动和震撼。作家君娃就将自己的采访经历写成了一篇通讯《致血色老兵》,浓浓的感情表达了所有采访者对这些革命老人的崇高敬意。这组以“抢救红色经典,讲述抗战故事”为主题的采访,不仅在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陆续刊发,最后还以《亲历——28位老兵的抗战回忆》为题,由报社结集出版,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被誉为“一本充满革命理想主义的好读本,一部爱国主义的好教材”。
作家采访团为报社提供了一支优秀的社会作者队伍,同时也为作家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作家们因此对党报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亲近的感情,也把为党报写稿、参加党报的活动当做自己的一份重要经历。党报对繁荣文艺创作、团结凝聚作家文艺家的责任,通过作家采访团这一形式,得到了具体体现。
(作者:蚌埠日报社总编辑、蚌埠报业传媒集团总经理)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