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特征探微

2017-07-13 16:12徐耀新
新世纪图书馆 2017年6期

摘 要 吴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成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以“吴侬软语”为主要语言特征,地理概念上是环太湖文化,其主要有四方面的特征。

关键词 吴文化 环太湖文化 吴语

分类号 G12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6.001

Abstract The Wu culture has the unique status in the Chinese region culture, which formed in the Wu Guo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ith the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of Wuyu. The geographical concept of it is Taihu Culture, which has four main characteristics.

Keywords Wu Culture. Taihu Culture. Wuyu.

作为江苏文化主区之一的吴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它肇始于太湖三山旧石器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等新石器文化,以商末“泰伯奔吴”为契机实现本土文化和中原文化的首度融合,成型于春秋时期定都姑苏、争霸称雄的吴国,以“吴侬软语”为主要语言特征,以环太湖流域的苏州、无锡、常州为主要区域,辐射到松江(今上海地区)、浙江嘉兴、湖州等地,因而在地理概念上是环太湖文化。它具有以下四方面主要特征:

上善若水,兼容并蓄。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吴地沿江环湖,境内水道纵横,河港交错。人民食则稻鱼菱藕,居则枕河人家,行则舟桥两便,业则渔殖蚕桑。在明清时期成为中国工商业最发达的地区。随物赋形,融汇百川,吴文化成就其水文化鲜明特征,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高潮。先秦时代,泰伯、孙武、伍子胥等外来精英与子游、季札等吴地本土杰出人物的双向互动,演绎了中华文明融合的精彩故事;西晋“永嘉南渡”、唐代“安史之乱”和宋朝“靖康之变”等三次大规模中原移民潮,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渐次转移到江南,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湖熟,天下足”之称,吴地在内外文明冲突和融合中实现了从“尚武”到“崇文”的转变;明清时期,吴地实现了经济文教科技全方位发展的辉煌鼎盛,影响力辐射全国。

崇文重教,经世致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同样赋予了吴地人民聪慧阴柔、崇文尚雅的性格特征。富而思礼,安而重教。吴地文风兴盛,清朝全国114名状元中,江苏有49名,近乎其半,其中苏州籍状元26名,比例过半。苏州在明代出现吴门画派,太仓在清初出现娄东画派,常州在清代出现常州学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等五大派别,整个吴地的文化世家在明清更是大量涌现。吴文化中又有非常积极入世的一面,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者之心,到无锡东林书院学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济世情怀;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到常州今文学派援引经典、托古改制的改良维新,生生不息,绵延至今。

柔中蓄劲,雅不废俗。至柔者至坚,吴地水文化中“隐者”和“道家”的元素发展到极致,便呈現出另外一种面貌,诚如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中普通市民呈现的“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犹有先秦时期吴地先民“轻死易发”的遗风。吴地长时期高度繁荣,士农工商等百业融合发展,市民文化和士大夫文化互相影响,则带来雅俗并举的别样风貌:“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的昆曲流传全国,百转春莺、余音绕梁的评弹长盛不衰,兼城市之便利与山林之幽趣于一身的苏州园林移步换景,吴门四家笔下不乏市民趣味,冯梦龙《三言》《二拍》恰似市井生活的“清明上河图”,明清小说等俗文学流风遗韵迨至民国。

惟精惟新,人巧天工。“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数千年风流继世、繁华迭代,吴地传统手工技艺之精致精雅难以置信,子冈玉,供春壶,是一代大匠“技进乎道”“匠人匠心”的生动体现。除吴地及国内外博物馆藏的丰富珍贵文物外,还有大量的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6项(占全国近1/5),入选国家级33项,省级100项;无锡入选国家级11项,省级51项;常州入选国家级13项,省级53项。苏绣、缂丝、宋锦、桃花坞木版年画、紫砂、惠山泥人、常州梳篦、金坛刻纸等,已成为一张张风采独具的文化名片,向世界展示着吴文化的无穷魅力。

吴文化是江苏的精神宝库,也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中华地域文化之一。吴文化赋予了中华儿女“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园情怀,提供了温暖而不竭的前行动力。

徐耀新 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29。

(收稿日期:2017-03-28 编校:刘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