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铁 铮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近来一直在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他说,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基础上,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组成部分,提到了新的高度。“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思想认识基础。
这位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后有深刻的体会。他说,一方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并不是对立的、矛盾的,有了“绿水青山”就有可能、也更有利于得到“金山银山”,而且是货真价实的“金山银山”,是健康安全的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要使“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是要付出努力的、要做好工作的。要努力建造好、或修复好绿水青山,努力安排好、经营好、管理好绿水青山这个自然综合体,使它发挥好最强的功能,取得最大的效益,然后才能得到真正的金山银山。搞好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是这个转变的应有之义。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河湖水域、冰川、海洋等各种类群,都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人类依靠这些自然生态系统而生存。他指出,要利用这些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时还要对这些生态系统在规模、布局、组成和结构上作些调整。但都不应从根本上干扰和破坏这些生态系统。要保持它们可恢复和可更新的弹性,使之能持续发挥功能,产生效益。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义,也是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的实质内容。农田生态系统虽是人工生态系统,但其本质上接近于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合并一起考虑。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可分解为供给、调节、文化和支持四大部分。他说,供给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物质产品,如粮食、饲料、木材、纤维、油料、果品、药材、花卉、皮毛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和原材料;调节功能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互动中产生的各种效果,如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降尘、固砂、调节气候和空气成分等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支撑;文化功能是指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各种文化服务,如观赏、旅游、康养以及作为人类某些文化遗迹的载体等,是人类多种非物质享受的提供基地;支持功能是指各生态系统或其综合体在维持地球生物圈的运作及人类生存环境所起的支持作用,如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大气成分和动力过程的维持,以及全球碳、氮、水、某些矿物质循环运转的维持等等。这些都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条件。
他强调,要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要科学合理可持续地经营管理好所有生态系统,使之综合发挥其多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要科学合理可持续地经营好自然生态系统。”他认为,生态系统的四大服务功能之间,不是对立的,而是兼容的、相互促进的。一片以优良树种的高大乔木作为上层木的中密度复层混交成熟林,既是有高生态效益的,同时也是有高经济价值和高观赏保健价值的。
他进一步指出,从更广的层面看,各种森林之间是有差异的。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树种和林地立地条件的差异,对不同森林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森林法》把我国森林划分为五大林种,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和薪炭林。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对每个林种的内涵也有进一步的诠释。如风景林应具有更多的卫生保健内容,薪炭林也应从生物质能源的广度来认识,用材林则要细分为速生用材林(主要生产纤维用材)和珍贵用材林(主要生产高档家具及工艺用材)等。他认为,防护林和风景林可归入到公益林一类,实施较严格的保护,其它三个林种是可以生产利用的,但也要有适当的保护。
在他看来,实施生态保护可以有三个层次。第一是实施最严格的保护,如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要禁止一切经营利用活动,一切听其自然;而那些纳入国家公园范围的森林,则只允许适度的生态和科普旅游,禁止其它一切经营利用活动;第二是一般的防护林和森林公园,除实施保护外,可允许进行抚育间伐、卫生伐等经营活动以及防护林的更新伐(如农田防护林的更新伐);第三是用材林、经济林和能源林,可以允许有抚育采伐及商业性采伐,但对采伐年龄、伐区面积,和采伐方式,要加以适当的限制,以维持森林的生态功能发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杨才第 摄
这位耄耊之年的科学家说,如果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地确定保护的程度及经营利用的强度和方式,也就是说实施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森林经营,再加上林下经济的开发、森林旅游康养事业的发展,政府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的均衡化和提高,那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其它自然生态系统虽各有特点,但原则上的实践路径是相似的。
“把所有自然生态系统都保护经营好,就能真正做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就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现实。”沈国舫说。
沈国舫强调,要维持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要科学合理可持续地经营管理好所有生态系统,使之综合发挥其多种功能。只有这样,才能使“绿水青山”真正变为“金山银山”。
他说,要综合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在优先发挥生态功能,产生足够生态产品的同时,还要取得一定的物质产品,产生足够的经济收益。在他看来,实现这一目标不外乎有四条途径,即生产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途径,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开展生态旅游和文化康养的途径及以提供生态产品而获得生态补偿的途径。
一是生产木材和其它林产品的途径。这曾是传统林业取得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他说,中国从21世纪初开始,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提到了主要经营目标的高度,木材生产的功能退居其次,但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份额。木材由于其可再生,少能耗,可降解等绿色特性以及人类在建筑、家装、家具、传媒和文化、包装等多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全世界的木材生产并未减退,有的国家还在增长。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巴西、新西兰、北欧及中东欧一些国家,木材生产仍处在较高的生产水平,成为其主导产业之一。
中国由于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曾发生超限过伐的现象,现在大部分地区的森林处于恢复和休养生息的阶段,木材生产已大量缩减,一半以上用材依靠进口。他指出,但仍有不少地区,如以广西自治区为代表的南方地区,以苏北鲁西南为代表的黄淮海平原地区,木材生产及其延伸的产业仍是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世界上林业科技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采用最新的科学成果,包括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及低影响采伐方式,在采伐收获木材的同时维持好林区良好的生态功能,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而且经营好森林必须进行的抚育伐、卫生伐、救生伐等,在保护和培育森林的同时,也能生产出相当数量的木材(在瑞典可占其木材生产量的近一半),这方面的功能不容忽视。
他认为,除木材之外的其它产品,如油料、饲料、干鲜果品、茶桑、橡胶和栲胶、花木、药材等等,符合人民生活需要,也可产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有气候、地貌与传统的特点,我国在非木材产品的生产方面是有优势的,有些地方可发展成为优势产业。他强调,这些产品的生产,对地域和林地有一定要求和限制,不可随意扩张;因为经济林如没有科学合理的经营,也会有不良的生态效应,如增加水土流失,丧失生物多样性等,因此经营经济林应有严格的生态要求。
二是发展林下经济的途径。顾名思义,是在不破坏上层林冠的条件下,利用林冠下的蔽荫较湿润的空间开展林下种植(浆果、菌类、药材、花木等)和林下养殖(鸡、羊、牛、鹿等)等活动。在停止商业性采伐的林区,发展林下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经营良好的林下经济,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往往是局部区域或单位的优势。有些产品一旦推广到大面积,就往往形成供过于求,因价格竞争而丧失高效益。另外,发展林下经济还有是否能促进林木生长或引起森林退化的问题。他警示说:“这个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林下经济可作为林区经济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在全局上不可能成为主流。”
三是生态旅游与康养的途径。他说,这是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这个途径,变伐树为看树,最容易兼顾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管理得法,通过门票和开展旅游康养服务产业,其收益也可能很高。按他的分析,如果旅游康养在布局、设计和措施上不得法,也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伤害。一些热门景区的旅游过度开发引发的生态负面影响是相当常见的;另外,也不是所有地方的森林生态旅游都能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如交通不便、景观不突出,再加上服务不到位,对游人就会缺乏吸引力,使一些森林公园或湿地公园冷冷清清,经济效益不好。
四是获得生态补偿的途径。他说,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产品)来获得政府的生态补偿,是带有普遍性的途径。如何合理评价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的价值,虽已做了一些尝试,但仍是未解难题。这为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造成一定困难。我国的森林面积中有相当一部分(30%-60%)划归生态公益林,因而可以获得政府补偿,但这个补偿标准因地区而异,差别很大。
他说,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我国经济尚处于中上等发达的水平,有必要划定那么大比例的生态公益林?据他了解,有些地方(林区)是因为要多拿些补偿款而人为地多划定公益林的。像德国、瑞士等一些发达国家都把限制经营进行保护的林地面积控制在全部林地的10%以下,其它部分都是生产林地(即用材林和经济林)。
在划定的生态公益林里,可不可以有一定的经营活动以获取额外的经济效益呢?他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说,一些发达国家把生态保护的林地面积规划得较少,但对生产林的经营要求却提得很严,而且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木材)提供补助(瑞士的补助约占生产成本的一半),从而迫使生产者采用更严格的措施,使生产木材的过程不会损伤林地,维持了林地的生态功能。我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他认为,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为了保护其生物和生境的多样性而对一些具有典型性、原始性的森林进行绝对保护,只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一区域是有限的(一般不超过总量的10%),而在其它地方是可以允许适度经营的。有些森林经营措施,只要实施得当,不会影响森林生态功能的发挥。有些经营措施如抚育间伐、卫生伐、救生伐,是培育健康森林所必须采用的措施,对生态公益林也是如此,不应一禁而绝。
他遗憾地看到,有些林区对禁伐做过了头而封禁起来,远看郁郁葱葱,近看却是一些由低价值树种组成的稠密而生长不良的林分。“这应该引起警醒”,他强调说。
除对生态公益林的生态补偿以外,对于国营林场的林地还有一些政府为营林作业(如抚育间伐)所给予投资拨款。这对支持林区劳动力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多数情况下这种投资的标准不高,有时不能抵上进行营林作业的成本所需,还需林场自筹资金补足。
“必须针对每一片森林的具体情况,尽量兼顾并各有侧重地争取经济收入。这将决定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具体内容。”对此,他一再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