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例简述文学与民族的关联

2017-07-13 17:57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4
大众文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作家民族

史 曼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以实例简述文学与民族的关联

史 曼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在人们越来越强调文学的世界性和开放性的时代,不能遗忘少数民族文学,更不能遗忘文学本身所饱含的民族背景、民族成分和民族特点。据此,本文从以下方面探讨和阐述了文学与民族的关联问题:民族性是文学的重要特性,民族是影响文学的重要因素,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学素材的重要来源,少数民族是我国培养作家的重要母体,民族交流与融合为促进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在以汉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既保持独立、又能够把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四点方向性的建议。

文学;艺术;关联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历史和文化。在我国文学艺术历史上,除了汉族以外,几乎每个少数民族都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有意思的是,中国古典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竟然不是汉族作家创作的,而是满族作家曹雪芹的结晶,这是满汉文化交融的成功典范。因此,在这样一个人们越来越强调文学的世界性和开放性的时代,当我们回顾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历程时,越不能遗忘少数民族文学,更不能遗忘文学本身所饱含的民族背景、民族成分和民族特点。因为,这直接关系着文学与民族的关联问题,同时也关系着民族文化的时代传承和民族凝聚力问题。

一、民族性是文学的重要特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方便、快捷和频繁,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在文学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了文学作品的世界性问题。但是,正如王纪人指出的“作家生活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能不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作家的风格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表现出民族性。1”在文学界,民族性和民族风格是区别一个国家的作品与另一国家的作品、一个民族的作品与另一民族的作品的重要标尺。因此,无论社会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民族性始终的文学的重要特性。任何一名作家、诗人、文学家都首先要成为某一个名族的一份子,无论他们自身主动还是被动、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民族身份和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等的深刻影响。

二、民族是影响文学的重要因素

创作文学作品的作家,无论其作品最终产生了多大的世界影响,取得了多高的社会地位,但作家的民族身份是永远不可改变和磨灭的。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是客观世界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后进行艺术加工和创新的智力成果。作家从小在一个民族或者族群里长大,他对世界和认知里不来民族、家族的影响,他的家族经历、民族感情、将成为其文学作品的重要反映内容,甚至成为作品的感情基调,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这种痕迹更为清晰和明显。例如:藏族作家阿来在其代表作《尘埃落定》中,描写民主改革前在一个中央和地方政府都疏于管辖的区域的藏族社会生活,反映了藏族土司制度没落下各土司之间发生的继承权、霸权之争,刻画了与汉民族大不相同的器物用品、风土民情、社会制度、宗教法律、教育礼仪等,使得这部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独特性,充满了艺术性和感染力,并获得读者的广泛好评。

三、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学素材的重要来源

共同的文化是一个民族子民共同的灵魂。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神话传说、原始宗教、民风民俗、民族性格、民族习惯、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民族艺术、科学技艺、文明历史等在长期的岁月积累、沉淀、作用和相互融合中共同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文学是一个民族的个体或群体,利用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而创作的文字艺术品,因此它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浇筑和滋养。每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在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发生多许多喜、怒、哀、乐的精彩故事,这些不同民族的故事往往是少数民族作家的重要文学营养,使他们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获取素材和灵感的重要来源。因此,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更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和结晶。反过来,任何一部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品,都是这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有效地促进和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

此外,民族特色对对作家的文学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曾说:“从写作的风格来认出一个意大利人、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或一个西班牙人,就象从他面孔的轮廓,他的发音和他的行动举止来认出他的国籍一样容易。”2伏尔泰讲的正是民族背景对一个作家的文学风格的深刻影响。作家作品的风格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和民族中,因而,受到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本民族的深刻影响,对文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作家更是会积极融入民族和群众之中,让其作品作品总是根植于本民族的生活土壤中,总是受到民族文学传统,民族文学精神,民族文学的欣赏习惯的熏陶和感染,因此他们的风格也常常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四、少数民族是我国培养作家的重要母体

在我国,虽然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民族民族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是培养优秀文学才子的重要母体。在古代,我国少数民族中诞生了元好问、纳兰性德、曹雪芹等一大批杰出文学家。在近代,我国少数民族中陆续诞生了老舍(满族)、沈从文(苗族)、莎蕾(回族)、马子华(白族)、马曜(白族)、李乔(彝族)、舒群(满族)、陆地(壮族)、李纳(彝族)、苗延秀(侗族)、端木蕻良(满族)、纳•赛音朝克图(蒙古族)、擦珠•阿旺罗桑(藏族)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诗人。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存在的民族压迫制度推出历史舞台,更有一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很快成长起来。据相关统计,在4次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中,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53个民族的作者获过奖。3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蒙古族作家李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和回族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还先后斩获了茅盾文学奖。此外,中国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诗作还走出国门,获得2014南非“姆基瓦人道主义奖”,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代表。

五、民族交流与融合为促进文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一般来说,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各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是最为有利的。例如,在宋代,随着少数民族统治者汉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相继涌现出了契丹人萧观音、耶律倍、萧瑟瑟,金代女真人完颜亮、契丹人耶律履等一批少数民族汉语作家,有的作家水平甚至超过汉族文人。4但令人意外的是,有时民族歧视也会对文学产生一定积极作用。例如:辽、金两朝均实行 “蕃汉杂用”,居于统治阶层的契丹人、女真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明显高于汉族文人,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民族歧视,使得一些汉族文人难以跻身上层政治,使得汉族文人的政治理想遭受打击和挫折,这样反而使得他们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文学创作中,在客观反而造就了许多文学经典作品,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发展。

六、汉文化背景下的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浅思

我国是一个汉族占据主体地位的多民族国家,汉文化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大背景。几乎每一位少数民族作家都会面临着“在以汉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既保持独立、又能够把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思考和纠结。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笔者认为应该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积极培养一种文学担当和热爱,努力学好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经典,为传承、弘扬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要热爱本民族的文化和文学,积极关心本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学创作的发展,争做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文学的创新创造者;三是要深入研究本民族的文学特点、语言风格等,吸收和继承其中独特、优秀的部分并不断创新,始终努力保持和发扬自己民族文学的独特性;四是要积极融入世界,积极推动本民族文学走向世界,加强对国内、国际其他民族文学的学习、交流和借鉴,实行取长补短方略,在交流中创新,在融合中发展,在分享中体现价值,在释放民族文学魅力中扩大本民族文学的影响力。

七、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少数民族能歌善舞,长期以来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艺成果,这是我国文艺的瑰宝,要保护好、发展好,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5。文学虽然不分民族和国界,但文学作者的是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反映和体现一个民族的特色的。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学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说明由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文学,已经成为人类文学活动发展不可逆转的主要潮流和趋势。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只有富有多样性的各民族文学之间实现不断交流、融合和创新,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才构成了世界文学这个“大花园”。当我们在世界文学的大家园中流连忘返时,千万不能忘记了文学的民族性。

注释:

1.参见《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http://blog.sina.com.cn/s/blog

2.参见《李进书:启蒙主义的民族文学情结》http://iel.cass.cn/2006/ ddlt/ljs_qmzydmzwxqj.htm

3.参见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3/2003-12-19/46267.html

4.参见http://www.gmw.cn/01gmrb/2003-01/29/17-80

5.摘自新华网《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http://news. 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1]钱念孙. 论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的关系[J]. 文艺理论研究,1986,06:2-10.

[2]何报琉. 现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文学的关系[J].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03:79-83.

[3]艾光辉,艾美华. 新疆当代各民族文学关系的实证分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108-114.

[4]朱德发. “民族的文学”与“世界的文学”——论茅盾现代文学观的前瞻性[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2:121-130+175.

[5]姚新勇. 寻找:共同的宿命与碰撞——“转型期中国文学与边缘区域及少数民族文化关系研究”导论[J]. 南方文坛,2010,03:61-65.

[6]刘亚虎. 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特质及其与汉族文学的关系[J]. 社会科学战线,1999,04:116-124.

史曼(1992- ),女,汉,山东烟台,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5级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作家民族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