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峄莲 (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163712)
大庆城市转型期形象塑造策略研究
丛峄莲 (大庆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163712)
大庆是一座因石油而发展的典型石油工业城市,面对石油资源的枯竭,大庆正在进行城市的转型升级。本文从城市形象的角度切入,采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大庆城市转型的背景和现状,探索了在转型期大庆城市形象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大庆城市转型期城市形象塑造的基本策略。
城市形象;城市精神;城市空间;基本策略
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尤其在当前国力空前提升的环境下,中国大地上城市化进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各大、中、小型城市都在积极推动城市改造,进行提升城市魅力的建设,并试图勾勒城市居民和外来者对明日城市的想象。大庆的城市转型,一方面是此语境下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然要求。城市环境是一个人工环境,城市除了提供给人们生存需求之外,还必须满足人们对城市的情感需求,城市形象的塑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人类已经进入了从选择生存环境到选择生活状态的时代。城市形象发展至今,从20世纪70年代始,到20世纪90年代后向中国推广,每座城市都致力于打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集中体现在形象工程及推广手段上,多为城市创建和再现独有的人文景观,政府和民间都相应地在城市形象上大力投入,然而这些投入多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主导,导致形象趋同,因此很多城市形象产生雷同现象,失去了城市的个性价值和居民的认同感,同时也降低了对外来者的吸引力。城市形象的塑造,应当始于对城市形象的定位,这一定位由城市本身的阶段发展目标而决定,城市空间供给的全部体验,使其满足城市发展进程的需求,增强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发展。城市没有固定的本质,它在不同的时期显露不同面目,当前大庆处于城市转型期,无论是在对内宣传和对外推广中,都需要一个新的城市形象,注重符合自身价值,从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面貌、城市居民的整体行为以及媒体构建等方面,塑造一个独特大庆城市形象。
大庆是中国第一大油田,以石油化工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闻名的现代工业城市,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安全发展示范城市,拥有占大庆总土地量半数以上的湿地资源及丰富的景观类型,极为丰富的天然牧草资源及野生动物、温泉疗养等旅游资源。尽管近几年推动城市转型升级,使文化及产业发展相对丰富,但相对于基础建设来讲,通过设计、艺术和文化营造的影响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的传统城市绝大多数是政治和行政中心,工商业是次要的,属于行政体系的空间布局;现代城市发展则以经济中心为主,金融中心和CBD为城市核心区域。大庆却是一个因石油资源而形成的单一产业结构的工业城市,城市中心区域也因石油而形成,区域之间交错、分散,政府行政机构集中于东区,石油管理部门集中于西区,包括其他采油区和居住区,城市区域空间距离疏远。因此大庆城市特色一方面是棋盘上散布的相对分散的独立区域,一方面又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城市,具有现代工业城市所独有的规范性。
本土文化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文化资源,本土不同于传统,虽然提到本土文化必然会联系传统,但传统更多的指向历史,已经与当代的生活产生了隔膜,本土是开放的、现代的系统。相较传统历史城镇来说,大庆只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历史积淀并不丰厚,具有鲜明的工业特色,但提到本土文化,则可以涉及城市地域、风土、各类民俗和当代艺术。在地理意义上,大庆地处松嫩平原中部黑龙江省西部,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城市、亚欧大陆桥的中转站,通达俄罗斯和蒙古;在民族民俗上,大庆是一个移民城市,区域内有31个少数民族,并有一个蒙古族自治县,民俗风情上以草原风情为主。这些内容共同形成了大庆的本土文化,极具发展的活力,但还有待于深入挖掘和综合整理。
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出发点,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体现城市的气质。大庆的城市精神有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大庆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铁人精神则更具体化,包括爱国主义精神、忘我拼搏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科学求实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老黄牛精神。大庆城市精神集中体现在铁人精神上,从大庆城市精神的内容可以看出是集体主义至上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给予了巨大的投入,这些精神必然构成大庆城市精神的底色,然而在现阶段发展的目标上看却略显单一,在城市转型期,定会产生新的生活状态和秩序及更为丰富的城市精神。
城市文化的涉及面极广,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总是有自己的文化,它们创造了别具一格的文化产品、人文景观、建筑及独特的生活方式”。塑造大庆城市形象还需要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对城市重新定位,修正城市的身份认同。
城市是人生活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复合体,深受山川地理、行政建制、国家政策、人口族群、区域文化等因素的制约,既包含基本硬件设施,也包含精神特质和城市文化等软性因素。很多老的工业城市,人口几乎没有增长,城市居民不断移居,旧购物中心不断被新的所取代,城市中心变得越来越空、越来越大。因此,在城市的转型期通过塑造城市形象,将会浮现社会的新动力,助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大城市地区正在发展其特色,以求与老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市郊地区有所不同”。塑造城市形象,挖掘各种元素的价值在于使城市更具活力,使生活在其中的人更有认同感,因此,塑造城市形象的重点还在于避免同质化和寻找差异化特点。从以上对大庆的城市特色和本土文化的分析来看,在历史文化方面,大庆是一个移民城市,虽然城市的民俗文化有蒙古族的特色,然而绝大部分仍然是汉族文化;在建筑文化方面,在分散的土地上交错着出现大型城市广场和公寓式的居住区,与大多数城市差别不大,但因为石油操作设备的缘故,整体上看依然是工业特色突出;在社区文化方面与大多数城市差别不大;在企业文化方面,以大庆油田的企业文化作为根本。无论是何种城市形象,都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生活状态的反映,在这几方面深入挖掘,进行规划,丰富文娱项目。
“地方的魅力其实要归于这些深以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为荣、爱惜这些地方的人们的魅力。地方的魅力,事实上是由于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魅力而产生出来的。但是,地方和人们的关系并非单向由一方给予,另一方接受。地方的魅力一方面孕育出住在那里的人们对地方的热爱,同时人们也会逐渐地让地方的魅力具体成形。地方培育出当地居民个性的同时,地方特色也会借由当地居民而发展出来”。
大庆城市形象的塑造,有很长的路要摸索,一方面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底色,与政治之间必须取得关联;另一方面还需释放社会与人民的活力,保持适当的自主性,才得以期待一种精神文化上的百花齐放。
“都市的基本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机能价值,一部分是文化价值。机能价值是从满足都市的功能出发的,它通过能源供应、居住工程、道路交通等建设达到都市的功能需求。但是,机能的建设往往受到地理地貌、工程材料和技术、财力等制约与限制”。所谓的机能价值,就是硬价值,指的是基础设施等物质价值。文化价值虽然也受到财力甚至观念的制约,但是相对于基础建设而言,投入会少得多,也更为灵活。同时通过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例如很多设施,其硬价值的生命有限,已经或将会废弃,如果注入艺术因素以后,这些设施不仅不会成为如底特律一样的“锈带城市”,反而会比从前更有价值,辉煌时代所产生的精神也会因其延续和发展,而且还会辐射周边,价值提升幅度进一步加大。
总之,经由大庆特殊的城市成因分析大庆的城市特色,政治和居民的关系以及当前城市硬价值向软价值的转换,对大庆城市形象重新进行定位,才能塑造出独具魅力的大庆城市形象。
[1][5][日] Tatsukami Shinji. 日本公共艺术之旅[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7.
[2][美] 刘易斯•芒福德 著,宋俊玲、李翔宁、周鸣浩 译. 城市文化[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5,209.
[3][美] 保罗•贝尔,托马斯•格林等著,朱建军、吴建平等译.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324.
[4][日] 西村幸夫 著,王惠君 译. 再造魅力故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9.
本文系大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大庆城市形象卡通人物设计构想研究,项目编号:DSGB2016151。
丛峄莲(1982.5- ),女,黑龙江大庆,硕士研究生,大庆师范学院,讲师,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