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层思考与认识

2017-07-13 15:34覃志立
中国商论 2017年26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供给侧切入点

覃志立

摘 要: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我国经济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特点和目标。近几年来,中央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从“三期叠加”到“经济新常态”,再到“供给侧改革”,这都展现出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精准把握和驾驭能力。现阶段,供给侧改革是中央研判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引领我国经济实现结构优化、方式转变、动力转换的必然选择,是一场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的硬仗。因此,本文从国内外形势、学理分析、要素保障、政策建议等几个方面,深刻阐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一系列战略布局和总方略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供给侧 经济转型 要素供给 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b)-001-03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经济在“老板进城”和“外资牵引”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但在我国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光环背后,也蕴藏着异常突出的结构性矛盾。这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严重削弱了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降低了民众福利。面对日益严峻的结构性问题,党中央高瞻远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全面振兴发展的新征程。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决策层逐步把顶层规划和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清晰化,这就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框架。当然,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还必须结合我国实际,牢牢把握供给侧改革这个“重点”,重構经济结构和重塑增长动力,最终实现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和为之奋斗的现代化目标。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趋势上的分析

我国过去60多年经济发展的正反面经验表明,顺应世界发展新潮流与开放合作大趋势,是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方向。正如孙中山先生的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1],把它进一步对应到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发展的预期目标上,就是要把握好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在国际舞台上将传播更多的中国声音、注入更多的中国元素[2]。

纵览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可以归纳出以下几大发展潮流:首先是工业化。在工业革命以后,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开始不断遭受侵略、分割、凌辱,长期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终于在20世纪,先是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一五”规划为引领,真正开启了我国工业化的新进程,再到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明确形成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保持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奇迹”。其次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而城市化正是承载城市工业化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再次是市场化和国际化。邓小平在这点上看得长远,表述到位,强调“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所谓改革,就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南方讲话后解开了市场经济姓“社”姓“资”的死扣,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所谓开放,就是坚持全球化取向,在国际经贸中融入更多中国理念。最后是信息化和民主法治化。适应技术革命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必须紧跟信息化潮流;适应现代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必须深入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3]。

要适应上述六大世界潮流,我们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战略布局。现阶段,我国进入到一个“五位一体”的宏大格局,相应于此,党中央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并形成了引领民族复兴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经济、法治、党建等方方面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党的十八大前后,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从GDP增速的变化来看,2010年的GDP增速达到10.4%,随后持续下降,从2012年的7.9%下降至2016年的6.7%。总而言之,这种变化并非是周期性下降,而是一种新的趋势。2014年,习总书记用“新常态”一词准确概括了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所谓“新”,是要正视“增速下台阶”;所谓“常”,是要追求“质量上台阶”。如何适应新常态、谋求新发展?这就需要紧抓矛盾的主要方面,聚力供给侧谋篇大棋局。习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对供给侧改革作出了较为系统的表述,“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4]由这五句话可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供给侧改革并非否定需求侧,实际上不排斥之前在需求管理上的成熟经验;二是供给侧发力首要落在“改革”上,是邓小平在早期的改革开放设定为大政方针的“改革”之路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要求[5],并且要处理好结构优化问题,调整好利益格局问题;三是供给侧改革决不能简单照搬美国里根政府的经济治理经验,这是个系统工程,必须从长远战略角度全方位去考虑;四是治疗妨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痼疾,必须实现增长动力体系的转型和升级;五是供给侧改革是贯彻超常规发展战略思维的现代化过程。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理上的分析

如何准确把握供给侧改革的科学内涵?这里可以从学理层面展开分析。在经济分析中,只要讨论资源的配置过程、社会再生产过程等,都不能回避供给和需求这对“相反相成”的概念。有需求,才能产生用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发生在供给方,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再生产的一轮轮循环。如果从总量上看、从宏观上看,如果这种互动需要受到政府调控影响的话,那么我们过去就已经认识到政府调控的作用,实现了供求总量的平衡。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在调控总供需动态平衡的技术路线,往往是需求管理,它是总量型、指标单一可通约的反周期操作模式下的政府调控行为[5]。政府每年都要判断经济运行形势正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若是经济高涨,存在过热风险的话,政府往往收紧银根、控制流动性;若是经济低迷,政府往往放松银根,增加流动性,一般以广义货币M2作为衡量流动性的重要指标。从宏观层面上看,这种“反周期”操作在理论上可以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去解释,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为代表。20世纪,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需求管理的宏观调控模式。

我国自邓小平南方讲话确立市场经济模式后,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时,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实施了需求管理的操作。金融危机后,我们意识到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在中国的局限性,并且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需求管理上,而长期忽视了对供给管理的研究。如果需求管理政策真的百试百灵,也就不会出现被格林斯潘称为“百年一遇”的危机。在反思这场危机时,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供给管理的内涵。从学理上讲,经济生活中最初的动力是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而有一系列为满足需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即供给侧的生产及相应的要素配置。然而,供给侧的响应机制及其特点对需求方来说,却是划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的关键因素。早期,人类以分工协作的方式从事供给侧的生产,以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此后,人们的供给能力实现了农业革命,通过供给侧提供的产出,不仅满足了自身的生存需求,还能满足其他一部分人的享受需求和发展需求。再往后,继农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后又可进一步划分成“四个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动化机械时代、信息时代。每一个时代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大解放。至今,我们可以看到,已经形成的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支持下的智能化,以及智能化支撑的“共享经济”。随着生产力再上新台阶,从生产关系视角上看,我们已经接受的是包容性增长,共赢多赢式的发展局面,这也是习总书记在国内外关键场合屡次强调的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摒弃你输我赢的旧思维”。上述都反映着人类需求及其满足,是随着供给侧水平的上升,对应人类的现实生活。因此,再回到学理上看,生产力和根本上由生產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特征,其实都是发生在供给侧。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如果是在“完全竞争”的理论假设下,政府只要采取总量型的反周期操作,熨平流动性波动,就会实现市场出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理论假设并不符合现实状况。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现实的图景是“不完全竞争”,因此,除反周期外,政府还必须优化结构,正确把握市场规律,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这些都是从供给端发力。那么,这里还涉及如何把握供需互动所形成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简而言之,首要是紧抓制度供给,必须把它放在统揽全局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放生产力的命题上,紧跟着就是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这三层互动就构成了五中全会中提到的第一推动力——“创新发展”。这就说明,供给侧改革,是在引领经济新常态、迈上发展新台阶上,要以制度供给为核心内涵,进一步优化结构解放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体系的系统工程。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素上的分析

供给侧各种复杂的要素,可简要归纳为五大要素:劳动力、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资本、科技创新、制度与管理[6]。在经济发展动力体系中,这五大要素的贡献各不相同,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间的组合又需要推陈出新。根据以往的经验,前面三大要素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前的贡献明显,但随着迈入中等收入阶段后,这种情况就会发生明显改变。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离不开前面三大要素的强有力支撑,但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三项要素对经济的贡献大不如以前,取得的经济效果也在明显滑坡。劳动力上,民工荒、招工难、用工贵等现象非常普遍;土地上,随着近年征地拆迁补偿综合成本急剧抬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化建设的进程;资本上,一边是“三农”、小微企业融资受限,另一边是有钱的主体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这种融资难怪圈正真实反映出经济学中常规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现象。这就需要有一套全新的动力机制,在上述三大要素滑坡的基础上,更多地要考虑到发挥科技和制度的支撑作用。正如邓小平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如果生产力的传统三要素能够匹配好科技这一要素,那么生产力的放大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科技创新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想充分调动创新者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建立一种符合科学规律、自由开放的制度环境。总而言之,供给侧改革的中心思想,应该是营造良好的供给侧政策环境,激发微观主体潜力和活力。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议上的分析

这里重点把握三大层面的建议。第一,在宏观调控过程当中,必须重视理性的供给管理。以精准扶贫为例,这就是个很明显的供给管理的表述。什么是精准扶贫?就是要一一分析贫困对象的致贫因素,然后对症下药,设计好相应的对策,这是一种供给管理方案。比如,对于那些居住在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里的这类人,需要采取易地扶贫搬迁方式,然后组织专人逐家逐户做通群众思想工作,扎实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对于那些缺少产业支撑的这类人,需要组织专家耳提面命,找到致富门路;对于那些因病致贫的这类人,需要以大病统筹制度覆盖整个农村[7];对于那些面临基础设施瓶颈问题的这类人,需要以PPP模式做到“要想富,先修路”,等。为什么这里要强调供给管理必须理性?这是因为所有的供给管理并不都是自然的、合理的,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更好地发挥政府创新的作用。在充分认识、顺应、尊重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特点,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的政府相结合,从而实现超常规发展。第二,面对中国三大“国情约束条件”,我们必须清楚地划出三个战略分期。一是“胡焕庸线”划分下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二是正面临“上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考验;三是收入差距过大下要处理好共同富裕的问题。在问题导向下,一是要实现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果;二是往后推10年,达到高收入经济体的下沿;三是再往后推20年,通过自身软硬实力的提升,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第三,解除制度性要素供给抑制,放松行政性供给约束的措施,有效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比如,在企业减负方面,除了减税外,还应靠配套改革减轻各种隐性负担;在教育方面,要制定一套实质性的教育改革方案,破解“钱学森之问”等[5]。

参考文献

[1] 张家成.论孙中山先生之民族观[J].甘肃民族研究,2007(2).

[2] 赵龙跃.强化对全球问题的超前研究,提出中国方案[J].人民论坛,2016(16).

[3] 张伟.推进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障碍与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4] 秦丽萍.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6(6).

[5] 贾康.供给侧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16(6).

[6] 王村村.社会性嵌入:从企业生产要素看社会企业模式的产生[J].河南社会科学,2014(4).

[7] 胡敏.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供给侧切入点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小切入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