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技术史研究综述

2017-07-12 16:21徐颖颖
世界海运 2017年6期
关键词:航海技术海图郑和

徐颖颖

航海技术史研究综述

徐颖颖

目前,学术界关于航海史研究的成果颇丰,学者们在综合科技史与航海史研究内容的背景下,对航海技术史展开探究。航海技术史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航海交通史籍整理、航海史与航海技术史研究论著以及专门的航海技术史研究等方面。对航海技术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概括,通过整理航海史、造船史、海图针路、天文与水文导航术等方面的资料,对航海技术作分类综述,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航海技术史在时间范围与地域范围等方面可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以使其研究更加深化全面。

航海技术;造船;导航术;述评

航海技术是海上航行的基本保障,对航海技术的研究也是航海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航海技术史的概念和研究范围,学术界早有著述。冯兴耿在《关于航海技术史研究的若干问题》对航海技术史的性质、对象和内容进行了论述,认为航海技术的研究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航海技术,实际上仅指船舶驾驶技术的各个方面;广义的航海技术,是指与航海有关的一切技术,包括航线选择、定位、导航、船舶操纵和避碰等内容的船舶驾驶技术发展史、船舶动力技术发展史、船舶通讯技术发展史以及船舶电气技术发展史”,并建议要进一步深入航海技术史的研究。[1]这是较早提到关于航海技术史研究的一篇论文,在此之后,学界展开了广泛的航海技术史研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关于航海技术史的研究著作包括史料汇编、史籍丛刊、古籍辑注、专门著作、研究论文等,下文就上述资料对航海技术史进行分类综述。

一、航海技术史综合研究

1.综合研究著作

航海技术史的综合研究多体现在研究著作中,一部分集中在航海史的著作中,另一部分在航海技术史的研究专著中。较早是章巽的《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收录了14世纪以前的四篇海上交通论文,介绍了从秦汉至宋元各时期海上交通的情况,其中也论述了造船、航线等航海技术。[2]宋正海、郭永芳、陈瑞平合著的《中国古代海洋学史》对历史上的涉海内容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其中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洋水文进行了系统阐述。[3]孙光圻是我国从事航海史研究成果颇多的一位学者,其所著的《中国古代航海史》具体论述了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此书为后来对航海技术史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基础。[4]章巽主编的《中国航海科技史》是国内第一部全面论述中国古代航海科技的论著,内容涉及造船技术、海上航路、导航术、航海图和海港等,作者认为这些都是航海的必备要素,对航海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5]孙光圻的《海洋交通与文明》在有关航海技术的内容上,对中日航线、古代航路指南、航海气象、宋代航海技术、郑和下西洋及其航海技术进行了论述,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6]

进入21世纪以来,学界掀起了新一轮对于航海技术史的研究热潮。在研究著作的成果上,专门的航海技术史著作并不多,主要体现在对航海史古籍资料的整理和新视角的研究内容中,新视角主要表现在对海上贸易的研究上,包括郑和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的专题研究及地域性航海史研究等。

北京大学历史系在1961年整理的《中外交通史籍丛刊》于2000年由中华书局再版,共29册。该书在航海技术史上的突出成果包括宋元明清时期海上交通、航海技术和地理知识的记载,如宋代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元代汪大渊所著的《岛夷志略》、明代巩珍所著的《西洋番国志》《郑和航海图》和《两种海道针经》,还有明代张燮所著的《东西洋考》、明代意大利传教士所著的《职方外纪》等。[7]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编委会编、孙光圻主编的《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从正史、杂史和别史三个方面对涉海文献进行整理,在这三大卷中都涉及造船、航线和航海技术的文献资料。这部书的出版发行为进一步研究航海史提供了系统的古籍资料,在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8]《海疆文献初编 沿海形势及海防》全书共三辑,第一辑第三册的《海道编》《读史方舆纪要 川渎海道》《嘉靖海道经》《航海图说》以及第八册的《大元海运记》都涉及航海史中航道、海图和针路等内容。[9]《中国海疆文献续编 沿海形势》和《中国海疆文献续编 海运交通》两套书均有26册。《中国海疆文献续编 海运交通》这套书涉及时间范围从唐代至清代。清代之前,多为正史记载,还有佚名著作《临海异物志》《海道针经》等,以及近代以来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都是十分珍贵的海上交通史料。[10]《中国古代海岛文献地图史料汇编》整套书共70册,内容包括广义的涉海古地图和以航海为目的绘制的航海专图以及用于海防的地图。其中第18册海运篇的《海道经》《海运图》《山东通志·海疆志》都有古航线的记载。这些关于航海的文献汇编对于今后从事海洋历史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11]

另外,在新视角的研究上,韩振华所著的《航海交通贸易研究》主要是对古代东南沿海海外贸易的研究,其中也论述了有关航海所用的量天尺、水时计、火时计等。[12]吴春明所著的《涨海行舟 海洋遗产的考古与历史探究》从考古学的视角,以海上沉船的考古发掘为基础,对古船的船体形态与结构、导航术以及航路问题作了探讨。[13]

2.分类研究

对航海技术史分类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论文上,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主要表现为三类研究方向:一是断代研究;二是专题研究;三是地域性研究。较早的断代航海技术研究是孙光圻的《宋代航海技术综论》从科技史的角度,对宋代出现的气象航海、地文航海、天文航海和航海操纵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论述。[14]史景峰的《秦汉航海史研究》对秦汉时期的造船、航海技术以及中日之间的海上航线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航海技术史的专题研究上,主要成果表现在徐福东渡与郑和下西洋的论述。[15]张良群的《从秦代航海条件看徐福东渡的可能性》认为秦汉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为徐福东渡提供了便利条件。[16]朱鉴秋的《郑和航海技术——帆船时代的最高峰》从郑和下西洋所涉及的航海技术角度,包括罗盘定向、定更计程、铅锤测深、对景定位、牵星过洋等,证实了郑和下西洋时期的航海技术代表了古代帆船航海时代的最高水平。[17]曲金良的《郑和下西洋之前的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论述了从先秦、秦汉到宋元时期出现的历史上较高工艺水平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情况,且这些积累为郑和下西洋奠定了技术基础。[18]在地域研究上以东南沿海为主,如赖正维的《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与琉球造船航海技术交流考述》是从地域的角度来论述航海技术史的交流,阐述了航海技术经使团传入琉球,且福建与琉球的航海技术交流也是双向的。[19]

二、造船技术史研究

从造船技术史的研究成果来看,在著作上多是对造船史的综合研究,或是在科技史中涉及的航海技术研究;在论文上多是选取断代造船技术的研究。庄景辉的《海外交通史迹研究》从考古学视角,对泉州出土的沉船的船头、船尾、船身、船舵、船桅、船底以及造船使用的材料进行了系统分析,证实了泉州在我国古代造船和海外贸易上的重要地位。[20]席龙飞的《中国造船史》梳理了从原始社会到近代我国造船技术的历史演变。[21]王冠倬的《中国古船图谱》以图谱的形式阐述了中国古代造船业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在船型、航行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22]吴春明的《环中国海沉船 古代帆船、船技与船货》从历史学与考古学的视角出发,以发现的沉船为基础论述其中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希望以海洋看中国,并突破沉船的地域隔膜来考察航海帆船的发展历程。[23]张明、于井尧合著的《中国科技史》,其中造船、航海考察一篇,涉及船舵、橹、水密隔舱、船坞的发明历史,并介绍了桨轮船、沙船的承载量情况。[24]路甬祥主编的《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下)》是以科技史的视角,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遗存,论述了从先秦至近代历代建造舟船的突出成就,如西周时期出现的专门从事验船工作的舟牧。[25]另外,从科技史的角度对造船技术进行研究的还包括英国李约瑟著、汪受琪译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4卷 第3分册》在航海技术这一章中对我国古代船型构造、发展历史,船舶的航海、推进、操纵技术等进行的论述。[26]由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编《国家航海》第1辑何卫国所作《析中国古船的料》对“料”的本意和计算公式进行了考证。[27]在第13辑中何卫国《中国古船建造法考述》对古船建造的“结构法”和“船壳法”作了考证分析,认为以这两种方法对古船有无肋骨进行界定是不恰当的。[28]

对造船史研究的论文成果颇丰,主要是各历史时期的断代研究。严敦杰主编的《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索引 1900—1982》收录了1900—1982年间的期刊和报刊科技史论文,其中在“中国古代交通技术史”这一类中,收集了大量造船技术史的研究论文,为研究造船史提供大量资料。[29]朱子彦的《三国时期的造船业》以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为基础,论述三国时期曹魏在山东半岛和渤海湾沿岸造船的史实。[30]王瑞明的《宋代的造船业与船户》论述了宋代海船的用料、承载量和航行能力等,还对宋代船只的价格、性能,官船和民船不同制造形式作了阐述。[31]李伯重的《明清江南地区造船业的发展》论述了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生产用船的不同类型,并对造船规模、用料等方面与当时的英国进行了对比分析。[32]21世纪以来,对造船史研究的论文涉及范围更广,对明代航海造船技术关注较多,并多表现在沿海地区造船业的发展情况。刘波的《清前期广东造船业的技术特点浅析》论述了广东造船在技术上严格精细,以及出现了中西间在造船技术上的交流。[33]林联华的《清代前中期福建造船业研究》对福建造船业历史发展概况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其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过程作了评价。[34]姜浩的《隋唐造船业研究》在搜集各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隋唐时期的造船技术作了总结,将船只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类研究并阐述了造船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是一篇较为系统的研究隋唐造船业的学位论文。[35]罗小霞、王元林的《近二十年来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研究综述》对明代造船航海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建议对民间造船业加以深入研究。[36]

三、导航术史研究

(一)航海图与航海路线

1.海图专著

航海图与航海路线属于导航术中的地文导航。近年来,对航海图籍的研究,除了第一部分梳理的航海技术的综合研究中的文献资料汇编和古籍整理,还存在对海图和航路的系统研究。总体来看在研究成果上,对海图的研究相对多于航海线路。楼锡淳、朱鉴秋编著的《海图学概论》是我国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海图学专著,认为海图是以海洋为描述对象的地图,并对海图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现存最早的古海图与明清时期重要的海图。[37]章巽的《古航海图考释》中,作者断定这册旧抄本古航海图时间为清代后期,共有69幅地图,范围从辽东湾至广东沿海,涉及我国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其中的罗盘针定位、航线和航程的记载经作者核定后具有就较高的史料价值。[38]梁二平的《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通过搜集各种发行的与民间收藏的古地图,列举了其中主要涉及海洋的古地图、航海专图和海防图等。[39]陈佳荣、朱鉴秋编著的《渡海方程辑注》中不仅对吴朴的《渡海方程》作了辑注,还包括明清以来的海道针经、针路簿、水路簿等。涉及古籍的数量约40种,为后人从事航海图籍研究提供了丰厚的资料。[40]朱鉴秋的《中国古海图的基本类型》论述了现存的航海图的类型,包括简略的海道指南图、直观的山屿岛礁图、实用的航行针路图、完备的海上航行图、专门的过洋牵星图和概略的海区总图,对每一类型配以图文说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41]另外,刘义杰、王宁军的《海道针经述论》梳理了海道针经在历史上的不同称谓,认为海道针经有三种不同的存在形式,而其中的《更路簿》或《水路簿》才是原始的形态。[42]杨国桢主编的《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这套书中的第二卷——周志明的《16—18世纪的中国历史海图》对16—18世纪这一时期海图定义进行了阐述,相对于《海图学概论》中的定义,这里的海图侧重在描绘的对象,包括沿海周围的自然环境、航路和行政建制的图形。将海图分为航海图、海防图和海疆图三类,并对每一类海图作了探讨,官方治海主要体现在海疆图和海防图中,民间治海主要体现在航海图中。[43]

2.古航海图、航线的考证研究

古航海图的考证多集中于研究论文中,周运中的《章巽藏清代航海图的地名及成书考》对其中的一些地名作了补考,并对成书问题提出了新的异议,作者认为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证实。[44]陈佳荣《〈明末疆里及漳泉航海通交图〉编绘时间、特色及海外交通地名略析》确定《明末疆里及漳泉航海通交图》的绘制时间为1624年,并对图上出现的海外交通地名作了考释。[45]丁一的《耶鲁藏清代航海图北洋部分考释及其航线研究》分上下两部分对该海图中的杭州湾以北的黄渤海部分作了考释,上篇是对图中词汇的考释,将海图与当今的卫星定位图结合考察;下篇复原了该图中的航线。[46]梁迅的《中国明代航海图特色探讨》梳理了明代著名的航海图,包括海道指南图、郑和航海图、南海天书“更路簿”、琉球过海图、雪尔登中国地图,并探讨了其中涉及的绘图技术。[47]

在航路方面,研究内容多体现在对中外海上交通的航线考述。(法)伯希和著、冯承钧译的《交广印度两道考》在下卷海道考中对唐代与东南亚、南亚各国海上交通的航道作了考释。[48]黄重言的《〈东西洋考〉中的中菲航路考》对中菲航路上的古今地名作了考证。[49]王文楚的《明朝与琉球的海上航路》论述了以泉州和福州为主的两个港口,向琉球航行分为两路的航线。[50]朱鉴秋的《〈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对明代郑舜功所作的《日本一鉴·桴海图经》的内容作了论述,并阐释了与其相关的航海书目,包括《筹海图编》《涉海方程》,从这些参引书目中可以进一步挖掘航海史料。[51]进入21世纪之后,航海线路方面是以研究成果显著的郑和下西洋航路为代表。如周运中的《郑和下西洋南海、爪哇海与泰国湾航路考》[52]和《郑和下西洋阿拉伯海航线考》[53]关注于郑和下西洋海外航线研究。汪义正的《遣唐船航路的探讨》证实了日本学界认为的遣唐船航路为“南岛路”和“南路”的谬误,并依据《筹海图编》提出从福州经琉球那霸再前往日本的针路实为遣唐船航路。[54]黃純豔的《宋代近海航路考述》对宋代沿海区域的南北段航海情况进行了分开论述,相对于以往的海外航线研究,这篇论文填补了近海航行研究的空白。[55]

(二)天文导航与水文导航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在天文与水文导航术史的研究成果上,目前还没有出现专门的著作。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前文总结的航海技术史综合研究中,特别是以现存整理的古籍为主。历史方面的研究论文成果较少,研究时间也较为分散。“航海天文”调研小组的《我国古代的航海天文》论述航海天文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对牵星术和民间传统的天文航海作了考释。[56]曲贵春的《浅论我国航海天文的起源与发展》认为海上导航是受陆上导航的影响,圭表是牵星板、量天尺等导航工具的源头。[57]在研究论文中,对《郑和航海图》等海图中的航海天文考证较多,如袁启书的《过洋牵星术考证》对牵星术的基本原理作了论述,并计算出了牵星记录。[58]赵鹿军的《郑和牵星图考释及复原》利用现代技术计算出“指”“角”与度的对应关系,通过复原牵星图并对其中的星名作了考证。[59]吴春明的《从南岛“裸掌测星”到郑和“过洋牵星”——环中国海天文导航术的起源探索》对郑和“过洋牵星”之前的东晋时期法显浮海东还的“唯望日月星宿而进”航海天文知识的起源作了梳理。[60]刘璐璐的《“过洋牵星术”用于印度洋考释》证实了“过洋牵星术”并不只限于特定海域,而是在不同海域地形的情况下,根据牵星术和针路的特点加以分别应用。[61]水文导航也是常见的导航术之一,但研究成果较少。刘义杰的《试说我国古代北方海区的水文导航术》认为水文导航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导航技术之一,其正式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后来又经过完善,在北方海区应用较多。[62]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航海技术史研究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研究范围和视角不断扩大,成果也不断推陈出新。通过对上述论著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航海技术史还存在一些研究空间。一是从总体的研究成果来看,时间主要集中于明清时期,秦汉至唐宋时期的时间段研究较少,而对先秦时期的研究缺乏新材料;二是研究的地域范围南北沿海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以东南沿海居多,特别是北方黄渤海涉及航海技术的研究较少;三是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的航海技术研究已经十分充分,对其他的航海线路,特别是北方黄渤海航线还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对地文导航、水文导航、天文导航之外的导航术还存在研究的可能;四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当今学术研究的主要趋势,对航海技术史的研究需要同时具备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科技史、气象天文等方面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发现更多的研究视角。

[1]冯兴耿.关于航海技术史研究的若干问题[J].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3(1):99-106.

[2]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编委会.中国航海史基础文献汇编[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3]章巽.我国古代的海上交通[M].北京:新知识出版社,1956.

[4]孙光圻.中国古代航海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

[5]孙光圻.海洋交通与文明[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

[6]章巽.中国航海科技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7]中外交通史籍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海疆文献初编:沿海形势及海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1.

[9]《中国海疆文献续编》编委会.中国海疆文献续编:沿海形势[M].北京:线装书局,2012.

[10] 《中国海疆文献续编》编委会.中国海疆文献续编:海运交通[M].北京:线装书局,2012.

[11]《中国古代海岛文献地图史料汇编》编委会.中国古代海岛文献地图史料汇编[M].香港:蝠池书院出版社,2013.

[12]韩振华.航海交通贸易研究[M].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02.

[13]吴春明.涨海行舟 海洋遗产的考古与历史探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6.

[14]孙光圻.宋代航海技术综论[J].中国航海,1984(2):69-81.

[15]史景峰.秦汉航海史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2.

[16]张良群.从秦代航海条件看徐福东渡的可能性[J].日本研究,1998(1):59-63.

[17]朱鉴秋.郑和航海技术:帆船时代的最高峰[J].社会观察, 2005(7):96-97.

[18]曲金良.郑和下西洋之前的中国造船与航海技术[J].国家航海,2014(1):113-131.

[19]赖正维.明清时期福建沿海地区与琉球造船航海技术交流考述[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79-83.

[20]庄景辉.海外交通史迹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

[21]席龙飞.中国造船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22]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23]吴春明.环中国海沉船 古代帆船、船技与船货[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24]张明,于井尧.中国科技史[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25]路甬祥.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6]李约瑟.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4卷第3分册[M].汪受琪,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7]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国家航海:第1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8]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编.国家航海:第13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9]严敦杰.中国古代科技史论文索引 1900-1982[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30]朱子彦.三国时期的航海和造船业[J].历史教学问题,2003 (6):7-11.

[31]王瑞明.宋代的造船业与船户[J].学术月刊,1987(3):63-68.

[32]李伯重.明清江南地区造船业的发展[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1):24-30.

[33]刘波.清前期广东造船业的技术特点浅析[J].广东史志, 2003(1):29-33.

[34]林联华.清代前中期福建造船业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35]姜浩.隋唐造船业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36]罗小霞,王元林.近二十年来明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5(4):51-60.

[37]楼锡淳,朱鉴秋.海图学概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38]章巽.古航海图考释[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1.

[39]梁二平.中国古代海洋地图举要[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40]陈佳荣,朱鉴秋.渡海方程辑注[M].上海:中西书局,2013.

[41]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国家航海:第9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42]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国家航海:第14辑[M]//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3]杨国桢.16—18世纪的中国历史海图[M]//中国海洋文明专题研究: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4]周运中.章巽藏清代航海图的地名及成书考[J].海交史研究,2008(1):70-78.

[45]伯希和.交广印度两道考[M].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 1955.

[46]陈佳荣.《明末疆里及漳泉航海通交图》编绘时间、特色及海外交通地名略析[J].海交史研究,2011(2):52-66.

[47]丁一.耶鲁藏清代航海图北洋部分考释及其航线研究[J].历史地理,2011:431-455.

[48]梁迅.中国明代航海图特色探讨[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6(1):32-38.

[49]黄重言.《东西洋考》中的中菲航路考[J].学术研究,1978 (4):98-103.

[50]王文楚.明朝与琉球的海上航路[J].史林,1987(1):29-34.

[51]朱鉴秋.《日本一鉴桴海图经》及明代中日海上航路的研究[J].海交史研究,2000(2):31-38.

[52]周运中.郑和下西洋阿拉伯海航线考[J].暨南史学,2012: 132-146.

[53]周运中.郑和下西洋南海、爪哇海与泰国湾航路考[J].历史地理,2012:405-419.

[54]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国家航海:第4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55]黃純豔.宋代近海航路考述[J].中华文史论丛,2016(1):199-224,403-404.

[56]《航海天文》调研小组.我国古代的航海天文[J].华南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78(1):21-36.

[57]曲贵春.浅论我国航海天文的起源与发展[J].天津航海, 1984(4).

[58]袁启书.过洋牵星术考证[J].中国航海,1986(1):71-79.

[59]赵鹿军.郑和牵星图考释及复原[J].中国航海,1993(1):75-95.

[60]吴春明.从南岛“裸掌测星”到郑和“过洋牵星”:环中国海天文导航术的起源探索[J].南方文物,2012(3):144-150,129.

[61]刘璐璐.“过洋牵星术”用于印度洋考释[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1):73-82.

[62]刘义杰.试说我国古代北方海区的水文导航术[M]//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文明之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15.

10.16176/j.cnki.21-1284.2017.06.010

徐颖颖(1990—),女,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中国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航海技术海图郑和
纸海图AI小改正制作模式探讨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少林功夫拳(三)
航海技术专业双语教学主线设计
基于航海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以多元化就业为导向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点亮兵书——《筹海图编》《海防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