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田+廉柄乾+刘星羿
【摘 要】辽西民俗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对辽西民俗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挖掘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深层内涵。本文针对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价值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辽西民俗音乐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会里如何传承与保护,唱响本土民俗文化的主旋律。
【关键词】辽西;民俗音乐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98-01
一、辽西民俗音乐文化介绍
辽西作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早先以游猎为主,自从清朝以来,大量关内人涌入东北地区,辽西也成为了新关东人聚集的地方,也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辽西民俗音乐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世代的传承,一直延续传承到现在,是一笔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辽西秧歌剧、辽西唢呐、辽西黑山二人转、辽西皮影、辽西满族音乐、辽西吹打乐等,这些民俗音乐文化在辽西热土上逐渐生根。
辽西民俗音乐是辽西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同时它也反映人民群众文化艺术及日常生活。在丰富多彩的辽西民俗音乐世界里,我们会发现,有巨大影响力的民俗音乐都带有极其浓重的娱乐性质。
二、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现状
民俗音乐作为音乐群族里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如今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辽西民俗音乐文化正经历着历史的变迁,世代积淀下来的民俗文化正经历着洗礼和考验。现代民俗音乐的传播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民俗音乐的内容与形式也向多元化发展,民俗音乐文化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相对应的民俗音乐也面临着传承、创新、发展的诸多困难。这些民俗音乐具有“农村的”“地域的”“乡土的”音乐性质,在一般意义上,音乐与民俗有一种天然的亲缘关系,许多民俗活动离不开音乐。
辽西的太平鼓,具体起源于哪朝哪代目前已经无从考证,不可否认,太平鼓传下来成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辽西太平鼓没有正统的传承体系,大多是母女相承,无师自通。作为传统的民间文化遗产,辽西太平鼓已在社会上消沉多年,很多年轻人对此已经淡漠了,只有老年人说起太平鼓还如数家珍。在这些老人中,会太平鼓的太少,辽西太平鼓有濒临失传的危险。2006年,辽西太平鼓被列入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辽西高跷秧歌,据可考史料,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辽西高跷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及省内外有着广泛的群众影响。高跷的高度最低的有90厘米,依次升高,最高的可达240厘米,演员需坐在房檐上绑跷腿。辽西高蹺秧歌有自己独特的传承方式。一为家族传承,如大薛乡三屯村第一代传人朱秀峰(1840年出生),传了五代;二为师徒传承,如营盘乡范屯村第一代传人朱有余(1864年出生),传了四代;三为自然传承,由于辽西高跷秧歌深受群众喜爱,许多爱好者在不断观看演出中自学成才,成为新军。然而,随着一些老人的相继去世,辽西高跷秧歌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险。
辽西大鼓,被当地人称为大鼓书,流传于葫芦岛地区及锦州、朝阳,乃至相邻的河北省抚宁、青地一带,是群众喜闻乐见、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曲艺品种。大鼓表演方便灵活,不受场地、时间、气候、灯光等条件限制。道具也简单,一把三弦,一面小鼓,一副竹板,一个醒木,一把扇子,文武场便已齐备。
除了这些比较有特色的之外,辽西的音乐文化还有满族秧歌、二人转、辽西唢呐等,依然留存至今。
三、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辽西民俗音乐文化作为历史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就是“留”住民俗文化的根。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各个方面落实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科学的民俗音乐文化工程,首先可以从立法角度,建立完善的立法体系。其次,可以加强和宣传社会民俗音乐文化的保护意识。第三,成立专门的机构,对于民俗音乐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或者在校园内培养优秀传承人,弘扬民俗音乐文化。第四,举办民俗音乐文化节日,提高民俗音乐文化的知名度。
总之,对于辽西民俗音乐文化的继承和保护,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和发扬,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仃.中国民间艺术大观[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
[2]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王伯男.戏剧博物馆与文脉传承[J].戏剧艺术,2011(4).
[4]严红青.民国以来的孝义影戏艺人调查研究[D].山西大学,2011.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于少田(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第二作者:廉柄乾(1996-),男,河北省唐山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
第三作者:刘星羿(1996-),女,山东省济宁市人,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