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姝
【摘 要】在我国传统器乐演奏中,古筝演奏的技巧不仅仅包括情感运用、呼吸运用,还需要精准而高超的指法技巧来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表现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分析“勾”、“托”、“颤音”等指法技巧,进一步深层次地了解古筝演奏的艺术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指法技巧在古筝演奏中的作用与地位,从而在古筝演奏实践中起到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古筝演奏;指法技巧;勾;托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93-01
随着现代文明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精神的进一步渴求。目前,人们开始重新认识古筝这门器乐,进而对它的指法技巧展开了新的一轮研究。“托”、“勾”、“颤音”这三种指法是古筝的基本指法,其中“托”和“勾”是右手指法,而“颤音”是左手指法。
一、古筝指法技巧中的“托”
在“托”的指法当中,有两种主要的方法,一是夹弹法,二是提弹法。夹弹法主要的动作要领是用演奏者的大拇指向外弹弦,弹弦的时候大拇指保持直立的竖状,弹奏时和古筝的弦面保持90度状态,指甲不能用力向下,否则会压到弦,也不要将指甲向上,否则会挑到弦,发出不想要的声音。正确的动作要领是向外推起弦,然后将手指靠拢附近的弦,产生静音的效果。如果没有采用标准的指法动作要领,就会影响到发声、发音的纯净度、旋律的流畅感等因素。
提弹法主要的动作要领是用演奏者的大拇指向手掌心的方向去用力弹,这时候注意发力点是大拇指的第一关节,从角度上看,它和琴弦琴面产生了45度的角,这和夹弹法的角度不同,其余的地方也不同,比如手背和面板保持平行状态,虎口张开,不能闭合。而且在大拇指第一关节运动的时候,其余部位要静止不动。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就比较清澈。
二、古筝指法技巧中的“勾”
在“勾”的技法当中,也有夹弹法和提弹法两种勾法。夹弹法中勾的动作要领是用中指从外往里弹,弹完后手指靠拢在下一根准备弹的琴弦上面,动作要直,弹奏的手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也要平直,不能弯曲。中指“勾”的时候,手指运动的方向与琴保持平行状态。而提弹法中勾的动作要领是用中指向上,弦向后迅速放松手指,与琴面垂直,掌心微微弯曲,如同手握鸡蛋,五个手指间留有距离,手背和琴面平行。
三、古筝指法技巧中的“颤音”
“颤音”是右手弹弦后左手在筝左侧做均匀、有规律地颤动,使余音更富有韵律,有如水波荡漾。在老式记谱中“颤音”称为“吟”,大约在50年代后才改称为颤音。这是左手的一种指法,主要动作要领是当右手弹弦之后,在左侧大约距离筝码二十公分处,用左手的中、食两个手指并齐,手指根部要凸起,不要凹陷,轻放在所弹的弦上,并上下均匀地震动琴弦。尤其在伴奏当中,古筝演奏者必须认真体会演唱者的行腔、吐字、发声,从而按照他们的演唱特点和曲谱上的标记,糅合自己的音乐理解之后,加入必要的音型和表情记号,掌握和理解了這些内容,然后才能发挥指法技巧的作用,让整支作品显得更加丰富饱满立体。
四、古筝指法技巧在演奏中的价值
古筝指法技巧的价值体现在它决定每个音符的呼吸,也就是模拟演唱者及管乐演奏员的呼吸。快而有力量,吸气则快而猛,预备拍慢,吸气也应慢而柔。它也决定了乐曲的速度、节奏特点、乐曲的力度、乐曲的情感及演奏方法。演奏较抒情的音乐风格时,动作应柔软;演奏激昂的古典音乐时,手指动作果断有力,声音则应结实、刚强;而演奏轻快、活泼的音乐风格时,则动作灵巧,音色则应有弹性。乐曲结束部分的运动轨迹方面,乐曲结束运动根据情感表现也是同等重要。乐曲在情绪激昂、音响强烈时结束,演奏者的整个手指收拍要果断,有力,收拍的动作也可用握拳来表示音乐的果断结束。这种文化修养只有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这也是古筝指法技巧的独特文化演奏内涵。我国古筝属于古典乐器,中国古代音乐工作者从大自然中寻找音色,模仿山水鸟兽的声音,利用天然材质制作出了古筝,用它来表达大量的唯美的自然音色。自然的音色具有独特的音乐魅力,符合古典音乐创作及应用的要求。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演奏的未来发展途径已经成为了时代热烈讨论的话题,也是新的趋势。现阶段古筝指法技巧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许多人也开始重新解读古筝演奏指法技巧。我国现代生活环境变化多端,艺术人口急剧增长,对于古筝演奏艺术未来发展途径而言,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因此本文这种研究无疑是具有好处的,其对我们的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阿优扎娜.古筝演奏方法浅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2).
[2]李雪.古筝演奏技巧初探[J].青春岁月,2014(07).
[3]杜亚雄编著.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