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丹
【摘 要】中国的文化从古至今一直遵循着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大团圆”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深入到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小到生活习俗,大到文学创作无不受到这种模式的牵制和影响,吉剧新作《粘豆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关键词】“大团圆”模式;吉剧;《粘豆包》
中图分类号:I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42-01
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并不断地左右着创作者的创作方向,这种模式就是“大团圆”模式。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中国的文化呈现出这样一种状态?
一、“大团圆”模式的成因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追溯“大团圆”模式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在思想上尊崇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在审美上讲求的是《周易》的“中和”之美,中国人一直特别注重刚柔并济、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中正平和是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心理调节机制。虽然中国的这种主流思想和审美倾向经过了创新和改变,但是仍旧属于“中和”的范畴。鉴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尚圆”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底蕴决定了中国文化呈现出“和”的思想,即“大团圆”的思想模式。
(二)自然循环,生命轮回。人类的文化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创造出来的,同样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轮回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曾提到先民们见到植物的死后重生,联想到人的生死繁衍,便产生了人死而复生的想法,于是便衍生出了许多死而复生的神话传说。人类将生命的毁灭与复归寄托到另外一个生命的形式上,将自然所拥有的伟大的力量赋予到文化创作中,形成了文学作品的“两情相悦-被迫分离-团圆相聚”的文学模式。比如中国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白蛇传”等。在这些典型的民间传说中,男女主人公都是两情相悦,但是都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或是死亡或是分离,但是创作者借助于奇特的方式实现了最终的团圆结局。
(三)心理诉求与时代需求。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某些思想和观念是通过遗传而得到的,是受到“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影响和驱使,由此形成了一种类似民族记忆的传承。而所谓神话传说,是人们对于生命体验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中华民族无意识心理在艺术上的集体投射。如前所述,中国崇尚“中和”的思想,千百年来这种思想一直被传承,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制约着人们的心理机制。
另外,在古代,中国面临的是纷争与动乱的生活环境,当时人们唯一的愿望就是世界和谐、亲人团聚。在现代,我们追求的“和谐社会”的主张也包括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在这种环境背景下,中国文化所呈现的“大团圆”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大团圆”结局都是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和时代的需求。
二、吉剧《粘豆包》的“大团圆”结局
中国的“大团圆”模式渗透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國的民间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习俗等等都体现着这一思想模式。吉剧新作品《粘豆包》也继承了这一模式。
吉剧《粘豆包》是2016年陈照阳创作的作品,故事地点发生在东北乡镇。作品主要围绕赵红梅寻子展开的。赵红梅大学时迷失自我,与情人创造了爱情的结晶——丁小宝(丁大宝给取的名字),后因情人狠心将孩子丢弃而导致母子离散。被遗弃的丁小宝恰巧被卖粘豆包为生的丁大宝捡到,辛苦养育13年。正如剧本中所唱:“一岁时我口嚼汤饭把你喂,小乳牙咬破我舌头多少回。两岁时你牙牙学语刚张嘴,一声爸爸叫得我眼泪化雨飞。”13年来,赵红梅也生活在煎熬之中。她百般周折打听到丁小宝的下落,满心欢喜前来认亲并机缘巧合与丁大宝心生爱意。然而两厢情愿的爱情受到了暗恋男友顾可为和丁大宝妹妹丁豆豆的阻碍,但是赵红梅和丁大宝情比金坚,感动众人,最终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通过吉剧《粘豆包》的情节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团圆”模式。本来失去孩子是可悲的,但是13年后却意外找到了孩子;本来孩子被遗弃是值得怜悯的,但是孩子最后被好心人丁大宝捡去,并悉心照料13年;本来赵红梅要委屈自己嫁给顾可为,但是却在故事的结尾与丁大宝终成眷属。从这三个片段可以发现,悲苦的情节后面一定会衔接暖情的情节。这就是中国文学固定的“大团圆”模式。另外,吉剧《三放参姑娘》《煤海情》《杏花重开》等等,它们也都是中国“大团圆”文化机制的代表。
中国文化的“大团圆”模式从古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钟爱,不论是艺术家还是平常百姓,在他们的心中都有着一种坚定执着的追求,那就是盼望团圆、圆满。这种表现形式、思维模式不仅能够调节人的心理机制,达到一种中和之境,还能激励鼓舞在逆境中求生的人重燃希望。
参考文献:
[1]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
[2]陈照阳.粘豆包[J].戏剧文学,2016,(11):32-52.
作者简介:
宋 丹(1992-),女,吉林省敦化人,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艺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