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竞竞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能力飞速发展的阶段,教师要进行设计课堂问,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探究,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语文思维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种种问题,提问的难度过低,不利于激发学生思考;提问过于枯燥乏味,缺乏和学生的情感沟通;过于关注教学预设,忽视了提问之后的课堂生成情况。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还要促使课堂提问和谐化,促使学生自主而有创造力地展开回答。
一、由浅入深,讲究层次
高中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所以在设置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在练习中得到进步。设置提问可以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这样能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文本的内容。
在学习《师说》一文的时候可以设置层层深入的提问,促使学生思考本文的中心思想,了解文章如何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论述。“试着摘取文章中的句子,找到作者对老师职能、跟随老师学习的必要性、选择老师的标准等方面的论述。”这个问题让学生尝试从文章的字句入手分析,先逐步理解文章的内容。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后,再进一步深入,让学生重点品读文章中的某些重点句子,如:“阅读‘嗟呼……其可怪也欤这一段,说说作者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哪几个对比,哪些是作者认为正确的观点,哪些又是错误的,如果态度错误的话,后果是什么?这几个对比的位置是否可以交换,为什么?”这个问题促使学生进一步分析作者的论说,体会到文字论辩中体现出的强有力的逻辑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尝试总结作者的论点,学生便能迎刃而解,体会到本文“学者必有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中心论点。
教师可以在提出大问题之前先循序渐进地提出一系列小问题,将抽象的大问题具体化,促进学生感悟。这种由浅入深的提问能让学生始终保持探究文本的兴趣,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二、由此及彼,多元连缀
在提问的时候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角度,教师要找准角度,选择文本的关键点入手提问。这样的问题往往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令学生由此及彼,展开联想推理,从而深入挖掘探究文本。
在学习《雷雨(节选)》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话剧潜台词的含义,感受戏剧如何通过描写人物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在提问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分析剧中主要人物的语言,如:“戏剧中人物语言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也就是说不用看其形象,只要听他说什么话就能知道他的身份、性格特点等。下面大家尝试读一下周朴园的某些语言,揣摩其性格特点。”随后指导学生诵读“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等台词,分析其语言特点。学生感受到:“这是周朴园所说的话,用的是直截了当的疑问句,且不带有任何客套的成分,显得十分干脆。”教师此时让学生尝试由此及彼,通过对话分析联系人物的性格特点,总结周朴园的个性。学生分析后认为:“周朴园之前还很温和,但是瞬间就变得十分冷酷,暴露出了自己的本质。”在多元连缀的提问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周朴园过渡到对鲁侍萍语言、性格的分析,继而了解两人之间的矛盾焦点。
由此及彼的提问方法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其他文本的时候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来思考,用多元联系的思考方法完成对文章的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三、顺水推舟,引导反思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必然会出现思考不够深入、回答错误的现象,面对这些情况,教师不可一带而过,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错误。教师可以用顺水推舟的方式以学生的错误作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问题所在。
在学习《听听那冷雨(节选)》一文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请简要说说‘听雨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并阐述作者想要用此表达怎样的主题?”有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表示:“‘雨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作者描写了各种不同的雨,表达了对‘雨的喜爱,展现了雨瑰丽、浪漫的情景。”这个回答并不完整,对文章的品悟有一定偏差,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错误,顺水推舟让学生尝试反思。“试着将作者所描写过的‘雨罗列下来,看看它们在时间、空间上有什么特点,作者為何要选择这些不同的雨进行描写?”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发现作者选择了台湾、大陆不同地域的雨,太初有字、公寓时代等不同时间段的雨,具有时间、空间上的纵深感,他借用“听雨”表达的实际上是无论岁月沧桑,家国之思永不变的思想。
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如果直接而简单地告诉他们答案,必然导致学生思考不深入,就事论事,不能够举一反三。而引导他们围绕错误进行反思则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训,在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他们就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和谐的课堂提问强调层次性,让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同时它还突破了问题围绕文本转的局限,用由此及彼的方式多元连锁,将课堂学习和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等结合在一起;和谐的提问形式多样化,关注课堂生成情况,常常运用学生回答中的错误,进行顺水推舟式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这样的有效提问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素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