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铃木方翅网蝽综合防控技术

2017-07-12 00:01王中林
科学种养 2017年7期
关键词:悬铃木若虫合剂

王中林

悬铃木方翅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网蝽属刺吸式林业害虫,主要为害悬铃木属城乡绿化树种,包括一球悬铃木(美桐)、二球悬铃木(英桐)和三球悬铃木(法桐)大树及其苗木。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片背面刺吸汁液为害,造成叶片失绿枯黄早落、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甚至死亡,为害范围广(在我国各地悬铃木栽植区均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且较难根除,是近年传入我国的一种外来有害生物,2007年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将其增列入“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名单”。笔者总结多年来的防控经验,将其特征特性、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各虫态形态特征

1. 成虫 体长3.2~3.7毫米,乳白色,头部、腹部黑褐色;头兜盔状;侧背板、前翅外缘的刺列较为明显;腿节不加粗;足和触角浅黄色。前翅超过腹部末端,近长方形,故称“方翅网蝽”。

2.若虫 龄 (共5龄) 若虫体长1.65~1.87毫米、宽0.88~1.08毫米,体扁,梭形,无翅,翅芽基部及腹部暗黑色,全体被有小刺。

3. 卵 长0.4毫米、宽0.2毫米,茄形,顶部有卵盖,卵盖椭圆形,乳白色,中部稍拱突。

二、发生规律与生物学特性

1. 发生为害规律 在黄河流域,每年发生4~5代。越冬成虫于3月下旬开始上树活动,一般在进行交尾后产卵(也有的孤雌繁殖)。第一代产卵盛期为5月上旬,第二代若虫发生盛期为6月上中旬,第三代产卵盛期为7月中下旬,第四代若虫发生盛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下树越冬。

2. 越冬地点 多数成虫群集于树干开裂的翘皮下、地面落叶下、碎石砖块下、墙壁裂缝、绿篱等隐蔽处越冬。调查发现,在粗大树干东北、西北方向的大面积翘皮下越冬成虫较多。

3. 成虫产卵特性 除越冬代外,自然条件下,成虫寿命仅为5~10天。通常雌雄成虫1对或数对盘踞1枚叶片背面,在交配、产卵后孵出若蟲群集为害,繁殖量小;雌成虫羽化后也可开始孤雌繁殖,产卵期长达7天左右,单次产卵100~350粒,繁殖量较大。产卵位置多选在叶背主脉旁。

4. 生物学习性 悬铃木方翅网蝽个体发育受外界温度和湿度影响较大。成虫适应性较强,极其抗寒(可耐-23℃低温)、耐高温(可忍耐41℃高温)。成虫、卵和若虫的寿命随气温升高而缩短,18℃低温下可达50多天,33℃高温下则不足18天。卵和若虫的发育温度分别为12℃以上、10.9℃以上。成虫、卵和若虫喜温暖干燥气候,成虫在雨季死亡率较高。

三、综合防控技术

根据悬铃木方翅网蝽的发生规律与生物学特性,需采取检疫、物理和化学等措施综合防控,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效,确保生态安全。

1. 严格检疫 按照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对调运的悬铃木苗木进行严格检疫,一旦发现疫情,立即封存,用熏杀剂对苗木进行熏杀除害,杀死苗木调运所携带的悬铃木方翅网蝽活虫,以达到避免疫情传播、扩散的目的。

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控目标是降低越冬基数,常采用以下4种措施。

①绑草把。于10月下旬成虫下树寻找越冬场所前,在树干上绑草把吸引成虫藏匿越冬,11月上旬解除草把集中烧毁,减少越冬代成虫数量。

②刮除翘皮。针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越冬代成虫有群集于悬铃木树皮内越冬的习性,于11月上旬刮除树干上的翘皮(事先在树下铺塑料布,以方便收集落地活虫)、清除藏匿害虫,连同树皮、活虫一起集中焚烧,以减少越冬害虫数量。

③清扫枯叶。针对越冬代成虫有群集于悬铃木落叶中、树盘碎石砖块下越冬的习性,于悬铃木落叶后清扫枯枝落叶、杂草,清理树盘碎石砖块,将枯枝落叶及越冬成虫集中烧毁或深埋,以降低越冬虫口基数。

④树干涂白。在刮除翘皮、清扫枯枝落叶后,对树干基部用石硫合剂涂白,涂树干基部0.8~1米高的部分,涂刷均匀,不漏涂,以进一步消灭残余在树皮小缝中的越冬成虫。石硫合剂涂白剂配制过程分两步:石硫合剂熬制、涂白剂配制。熬制石硫合剂时,生石灰、硫黄粉、水按1∶2∶10的配比备料后,在生石灰块上泼水使其熟化成粉状(滤去残渣),然后放入锅中加水调制成石灰乳,再缓慢加入硫黄粉,充分搅拌混匀后加足水量,加热至沸腾,边加热边搅动,同时不断用开水补充蒸发掉的水分,大约40分钟,待药液呈深红色时即可,冷却后用粗布过滤即为石硫合剂原液。涂白剂配制方法为:石硫合剂原液、粗盐、生石灰、菜籽油、水按1∶1∶6∶1∶20的配比备料,将生石灰加水充分熟化成粉状,去渣后置入药池中,加水制成石灰乳,加入菜籽油搅拌,再加足水,最后将石硫合剂原液和充分溶解的粗盐水倒入,搅拌均匀即成涂白剂。

3. 化学防治 采取物理措施,仍未能有效避免疫情蔓延为害时,要及时灵活采取适宜的化学防控手段遏制疫情发展。

①药液灌根。是目前成本低、持效长(3个月以上)、防效好的防控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悬铃木方翅网蝽防控。灌根时机为春季树液开始流动期(萌芽期)。灌根选用内吸性药剂,如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蚜虱净、树虫净和烯啶虫胺等。药液浓度(含纯药)为300~500毫克/千克,药液用量为15~20千克/株。灌根时,在根系集中区围环形堰,灌入药液后覆土。此法最高防效可达100%。

②树冠喷药。对栽植在交通便利地方的悬铃木行道树、成片苗木(行距大),于若虫、成虫为害初期,尤其是越冬代成虫与第一代若虫为害期,世代整齐,种群数量相对较少,应及时进行树冠喷雾防控。药剂可选用30%乙酰甲胺磷乳油12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的混合溶液,或2.5%高效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的混合溶液,或10%啶虫脒乳油5000倍液等。喷雾时要注意喷细、喷匀,尤其要喷好内膛叶背面、行道树树冠外侧叶片,不留死角是防控成功的关键。由于该虫世代重叠、繁殖量大、为害隐蔽,需每隔15天喷1次,连续2~3次,才能达到较好的防效。此法最高防效可达95%。

③树干注药。此法作为一种辅助方法,适用于高大孤立悬铃木的方翅网蝽防控。采用树干注药防控,宜选用内吸性药剂,如30%乙酰甲胺磷乳油等,于第一代若虫为害初期进行。打孔位置在树干距地面30厘米处,用电钻打深达木质部的沿主干各方位均匀分布的下斜孔。打孔数量与注药量按树木胸径而定:胸径10厘米以下打1孔、注药量为0.8毫升/厘米,胸径10~25厘米打2孔、注药量为1.5毫升/厘米,胸径25厘米以上打3~4孔、注药量为2毫升/厘米。注完药液后,封闭孔口。此法最高防效可达92%。

④烟雾熏蒸。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控方法,适用于郁闭度大(0.7以上)、不宜进行人工施药的悬铃木苗木基地。为害期防控时,应选无风或微风时进行,烟雾剂选用17%敌敌畏等,每亩用量为340~400克。采用此方法最高虫口减退率可达90%。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凤凰街75号区政府综合办公南楼702室林业局 邮编:261200)

猜你喜欢
悬铃木若虫合剂
悬铃木树
基于轻量级SSD模型的夜间金蝉若虫检测
悬铃木树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不同日龄悬铃木叶片对悬铃木方翅网蝽若虫发育及存活率的影响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宣痹祛风合剂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