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务正业”的公司们

2017-07-12 20:12李国强
证券市场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安凯不务正业投资收益

李国强

总有一部分上市公司,虽然数据显示盈利,但依靠的是错综复杂的投资收益、源源不断的政府补贴,调节财报数据就这么简单、直接。

一般情况下,一家企业上市的目的很单纯:股票上市发行后,公司估值迅速成数倍提升,企业价值在资本市场中也迅速提升,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达到盈利效果,这样又会达到提升股价的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多方共赢。但是,总有一些上市公司的目的与众不同,它们不把重心放在生产经营上,而是做一些“不务正业”的事。

笔者近日用程序批量处理了3000多家上市公司三年(2014年至2016年)来的财报,简单的筛选就发现了几家比较典型的“不务正业”的公司。

简单介绍下我筛选的逻辑:大部分正常的上市公司都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上,确保盈利、维护股东利益是上市公司应尽的义务,因此在它们的财报中,企业的收益都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主,在实现的利润中,主营业务利润占绝大多数比例。但有一小部分企业,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远远超出了其营业利润,这样的盈利模式是无法持续的,而且由于这些数字的修饰,仅看净利润等常见指标并不能判断其真实经营情况,它们还在财报的说明文字里隐藏了这样操作的真实目的。于是笔者通过把2016年年报中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和它们的净利润做了个简单对比,再按照百分比的大小排序,就从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产生了本文这些被选中的公司。

盘根错节,谋取投资收益

以2016年的年报为基础,以净利润为参照值,可以发现河北宣工(000923.SZ)、西部资源(600139.SH)、国栋建设(600321.SH)等公司的投资收益所占比例名列前茅。

作为热炒的雄安板块中的一员,河北宣工最近的知名度可谓一飞冲天,这是一家以生产和销售推土机、装载机和挖掘机为主的企业。其主要利润来源应该是工程机械。但是利润表显示,公司连续三年主营业务是亏损的,在2014年,主营利润更是巨亏近1亿元。2015年,通過近4000万元的投资收益,实现了70万元的盈利,对于一个年销售额2.5亿元的公司来说,这样的净利润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从连续三年的营业利润的情况可以推断,河北宣工并未真正改善经营情况,2016年主营业务继续亏损,于是出现了高达1.2亿元的投资收益,硬生生的将本应巨亏的财报变成了209万元的轻微盈利。

据年报的解释,这笔投资收益来自于出售股权。再仔细研读投资收益明细表可以得知,河北宣工出售了持有的两家公司的股权,分别是深圳市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高特佳”)5.3%的股权和中工国际股份的股权,仅前一项投资收益便高达1亿元。

查询百度百科,得知高特佳是一家做私募的投资公司,河北宣工作为一家工程机械公司,持有这样公司的股权是为了什么?又是谁接手了这5.3%的股权?

根据年报的披露,这是一笔公开挂牌拍卖的交易,并非关联交易,因此年报里并没有提到收购股权单位的更详细的信息。笔者通过公开的企业检索软件查询可知,“接盘侠”是厦门京道凯翔投资合伙企业。而在2015年,赤天化(600227.SH)曾以3.1亿元将所持有的高特佳15.4083%股权转让给厦门京道凯翔投资合伙企业。

厦门京道凯翔投资合伙企业如今改名为厦门和丰佳润投资合伙企业,实际控制人与深圳高特佳均为私募大佬蔡达建先生。

从连续三年的财报里可以看出,西部资源(600139.SH)已经亏到极限了,如果2017年不能有实质性的好转,恐怕就离ST不远了。为了讲好一个故事,公司的管理层也是殚精竭虑,在年报中介绍从事的主要业务等情况时,除了新能源汽车和矿产资源,占比80%的文字表述的含义就是并购重组等各种投资行为了。

这种理念在年报里也得到了体现,2016年,投资收益竟然高达6.5亿元,虽然故事讲得很丰富,投资收益很高,却依旧无法弥补亏损。

西部资源年报中,还出现近3亿元的退回政府补贴,值得投资者们多了解一下。

同样举步维艰的是国栋建设,主营利润自2014年起开始亏损,2015年更是巨亏6400多万元。2016年,为了确保盈利,先是卖掉了办公楼和两套房子,实现了3300多万元的营业外收入。又赶在年底结账之前卖掉两家子公司,实现了1.37亿元的投资收益。经过好一番折腾,终于勉强实现了400多万元的净利润。

雾里看花,靠政府补贴装饰财报

3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有近300家营业外收入超过净利润,甚至有20多家超出几十倍。

笔者选取所占比例最高的三家公司进行对比分析。

先看卖掉核心竞争力的中百集团(000759.SZ)。随着零售行业的整体下滑,中百集团的营收也在逐渐下降,利润萎缩。这样的行业趋势在其他零售连锁企业都得到了验证。在2015年仅实现335万元的净利润后,2016年实现了888万元的净利润,难道中百集团找到了破解零售行业迷局的法宝?

详细研读年报,发现并非如此,营业利润亏2亿多元,勉强靠3.7亿元的营业外收入弥补了巨额亏损。

这笔营业外收入里,大部分来自固定资产处置收益,经过详细分析,得知其中3.16亿元是出售武汉中心百货大楼的处置收益。中百集团于2016年8月24日发布了《关于以部分门店物业为标的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公告》,以资产证券化的名义处置了武汉中心百货大楼,交易相关权益的受让方为东湖创投发起设立的中百百货为基金份额持有人的私募投资基金。

而中百集团卖掉这座大楼后,又采取了租回的方式继续经营。虽然名义上是为了“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产结构”,但究其本质,这笔交易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利润。

除此之外,在营业外收入里,还有5000万元的政府补贴。与888万元的净利润相比,这些营业外收入都是巨资了。

在A股上市公司里,由于大环境的影响,很多零售企业都遇到了困境,但有些公司积极拥抱“新零售”,通过各种形式谋求转型:或者与电商企业合作,或者开拓新的经营范围。而中百集团却通过账面的调整来保壳,这样临时抱佛脚的行为还能持续多久?

再看吃“皇粮”的安凯客车(000868.SZ),三年来的报表,均是主营业务巨额亏损,靠营业外收入弥补亏损并实现盈利。

按照公司公布的经营方向和营收情况,安凯客车的唯一业务是造客车,并没有任何其他业务。但需要额外关注的一点就是,公司还做新能源汽车,这是营业外收入的要点。通过财报明细表可以看到,2016年,新能源车的补贴高达19.8亿元,而安凯客车2016年的全年营业利润是亏损19亿元。这笔巨额的政府补贴不仅弥补了亏损,还让安凯客车实现了4600多万元的净利润。

考虑到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越来越少甚至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消失,安凯客车目前脆弱的盈利能力在失去政府补贴后会怎样,还是一个未知数。

最后看一看获得花样繁多的政府补贴的华东科技(000727.SZ)。与安凯客车很相似,华东科技连续三年的营业利润都是亏损的,尤其是2016年,亏损额接近5亿元。但三年来的年报总能化险为夷,净利润都不错,2016年甚至达到了8300多万元。单从数字上看,也属于盈利比较高的优质企业了。

但是,华东科技的盈利能力真的那么强悍吗?笔者看到,连续三年的大额营业外收入,在2016年更是破天荒地达到6.6亿元。

根据年报披露的业务范围,这是一家以生产触摸屏类的电子元件为主的企业,分产品线看,液晶屏相关的电子元件占了绝大多数营收,占比近87%。

再打开营业外收入的明细表,各种五花八门名目繁多的补贴名称琳琅满目,大到开一个展会,小到员工的补贴,当地政府为这家企业操碎了心。比如,“2015年慕尼黑展会补贴”7.53万元,“推进全市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奖励”20万元,“稳岗补贴”116万元,等等。

最终出现在年报上的政府补贴为6.5亿元,而华东科技年销售额也不过15.7亿元,这样高比例的政府补助,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从对这几种“不务正业”的上市公司类型的剖析,可以发现,很多公司已经违背当初上市的初衷,或为了保壳撇开正常的经营业务疯狂的投融资,或躺在政府补贴的怀抱里永不“断奶”,没有把公司发展当做责任,没有把投资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的公司,虽然数据上盈利,但投資者需要擦亮双眼,仔细甄别。

猜你喜欢
安凯不务正业投资收益
企业金融投资收益占比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
安凯客车再获合肥公交400辆客车大单
众安保险“不务正业”?
“不务正业”的王室成员
马踢人了吗
智识盗马贼
安凯:安全文化之旅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