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刘志婷
【摘 要】本文提出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构建了个性化、差异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对融入信息技术的高校教育模式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C-0010-03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与各行业进行跨界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这一概念随着被纳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学术界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也随之增多。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明确指出:“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这不仅肯定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信息技术与教学结合,使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在大数据时代下,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促成碎片化学习,也促成学习者知识体系的重建。
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欠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完整的知识体系构建为主,主张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基本采用教师讲解、课堂板书、学生被动接受的大众化、格式化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学生缺少自主性、探索性的投入,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二)人才培养同质化。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目标较为单一,即以学生成绩合格为主,教学目的针对性强且见效快,格式化的教学模式也比较利于教学的开展。但由此引出的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规格比较单一,定位、类型较为模糊,出现同质化的倾向,无法满足学生对个体个性化的需要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据调查显示,普通高校培养的千篇一律的人才并不能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企业需要根据岗位特点对人才进行培训。
(三)传统的教师功能需转变。传统教学理论上,教师的主要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即教师主要根据要求把课本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回答学生针对课本知识提出的问题就算是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总是以知识的权威者而非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其功能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填鸭式”完成教师所授知识的学习。
(四)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及软硬件建设有待提高。随着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及《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等相继出台,国内高校掀起了一股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但是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还较为滞后,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亦属于初步融合阶段,MOOC(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和信息化软硬件应用水平参差不齐,与之配套的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技术产业和教育信息化制度、法规、标准等保障机制建设还未完善,对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思想认识不够高、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落后。
二、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
所谓新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围绕书本口头授课、黑板板书、一切以考试为目的教学模式。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出发,通过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国内外较为流行的高校教学新型模式有微课、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翻转课堂、私播课等,这些新教学模式很好地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创新,也是未来发展教育信息化和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趋势,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强势融合。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传递教学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在后台看到学生的选课人数、专业构成、学习进展等情况,也可以与学生在专门板块进行探究引导、答疑互动等。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信息资源的传播率与利用率,而且学生还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二)构建多规格、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新型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根据课程性质和定位来采取不同教学方式。例如理工科类的课程,如网络工程会注重实际动手能力,根据案例实操,巩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文科类课程则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专业知识体系构建目标,自主选择想觀看课程科目的教学视频,并根据要求完成学习和作业任务,达到人才培养差异化、分类化目标,满足各类人才发展需要。
(三)“以人为本”指导思想下,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每门课程以学习者的学习路径为核心进行设计,给予学习者明确的学习导向。课程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时间安排、协调人、话题、讨论、作业、测试等,只有在完成上一章节练习和测试之后,才可以开始下一视频的播放。在这种课程模式中,教师提供的资源成为知识探究的出发点,学生产生的内容成为学习和互动的中心。新型教学模式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填鸭式学习”转变为以满足自我成长为目标的“自主学习”。
(四)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奠定师生信息处理能力基础。信息的处理能力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储存、运用、创新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计算机运用能力、网络运用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得到提升,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意识得到重视和培养。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团队将课程编辑成独立性的微课,通过技术合成处理后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并以互动、引导、讨论、答疑等形式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新型教育模式培养了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生可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三、现代信息技术融合下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创新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教学模式发生变革的时代中,云计算、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高校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构建了以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人才多元发展的现代教育模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名校推出了面向广大学生和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微课、MOOC等在线网络课程。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等一系列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系统的使用,使高校教务管理和教学服务也从传统的人工操作转变为数字化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技术改变着大学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智能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也成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传统教育模式的信息化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入,使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创新和变革。传统的“一刀切”“齐步走”“一锅煮”的教学模式不复存在,信息技术的融入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信息化构建。教师可以采用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技术功能进行知识情境和问题情境创设(如图1),渲染学习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求知欲望,使原本枯燥严肃的课堂教学展现出蓬勃生机。
(三)从“单主体”到“主体间”的角色变换。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参与者,传统教育模式下多有高分低能者,理论知识丰富却难以“学以致用”。新型教学模式中,教育理念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体,所有课程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核心进行精心设计,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新型教学模式专设有讨论专区,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导向性的学习激发课堂生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精神和批判式思维能力,通过平台内师生间、生生间不同认知的交流碰撞,加固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促进知识的应用(如图2),实现从“单主体”到“主体间”的角色变换。
(四)碎片化学习促进知识体系的重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的渠道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大数据或称为“大量资料或海量资料”,正发生几何式的增长。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习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利用大量碎片化时间,在海量信息中自由学习并获取各种有意义的知识碎片,且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摆脱传统教室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信息的多样化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正悄然改变着人类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逐渐成为人们在大数据时代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海量资料的涌现,为碎片化学习者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优质的信息资源,也对学习者重构知识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五)“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更智能的管理技术,更便捷的操作方法,海量的信息资源,以及可以自由讨论、交流的教学平台,无限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知识的平等性也带来教育的平等性,教学效益得到巨大的提升。同时,随着“互联网+”行动被写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教育”顺势而出,这一新组合正在积极影响着教育生态圈的建设,改变了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实行“校校合作、互通有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推进学校与各高校、各行业、企业的联合,借力发展,开创校校之间、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信息化的大发展,教育的网络化、个性化、數字化,推动着教学模式和人们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推广,将成为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有力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发展,也将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国内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
【参考文献】
[1]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杨宗凯,等.论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研究,2014(3)
[3]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
[4]王艳.“互联网+”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24)
【作者简介】周 敏(1985— ),男,湖南娄底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教师;刘志婷(1983—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教师。
(责编 丁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