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2017-07-12 13:38:48顾春艳黄淑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护龄合同制职业倦怠

高 红 黄 琴 顾春艳 黄淑贤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高 红 黄 琴 顾春艳 黄淑贤

目的:分析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通过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和Schwarzer等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430名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重度水平,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24±0.40)分;不同婚姻状况护士在低成就感维度和自我效能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护龄、职称在情感衰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与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护龄、职称和自我效能感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存在密切关系,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合同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职业倦怠水平。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

职业倦怠是指长期处于工作压力状态下而出现的一种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面对医疗环境变化、新型护患关系和晋升压力,护士在工作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若不能有效缓解,会产生受挫感和疲惫感,而一旦陷入职业倦怠,不仅严重阻碍护士自身的专业发展,更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离岗离职[1]。有调查研究显示[2],职业倦怠呈现全球化趋势,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及新西兰护士均达到中度或重度职业倦怠,我国护士的职业倦怠水平也比较高[3]。合同制护士是医院护理人员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队伍,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但其收入和地位方面却和在编护士存在明显差距,其职业倦怠的程度更远远高于在编护士[4]。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工作的推测和判断,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5]。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过度关注个人不足和潜在困难,在工作中总是担心自己会失败,容易对工作失去热情,感觉疲乏,精力不集中,从而表现出情绪衰竭、情感疏远、成就感降低等职业倦怠感。本研究以我市两家二级甲等医院的合同制护士为研究对象,探讨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之间的现状与关系,为缓解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5~6月随机整群抽取海门市两家二级甲等医院430名合同制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在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采用匿名方式,在医院报告厅统一组织施测,统一指导语,当场回收有效问卷423份,有效率为98.37%。样本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27.62±3.89)岁。婚姻状况:未婚178名,已婚245名。护龄:5年以下167名,5~15年229名,15年以上27名;文化程度:中专90名,大专262名,本科71名。职称:护士329名,护师92名,主管护师2名。

1.2 调查方法 采用Maslach的职业倦怠量表和Schwarzer等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

1.2.1 职业倦怠量表 采用李超平等修订的MBI-GS中文版,该量表经信效度检验,符合心理测量学原则。共设15个条目,3个维度,(1)情感耗竭。包括5个条目,评定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引发的情绪反应。(2)人格解体。包括4个条目,评定对工作对象的态度。(3)低成就感。包括6个条目,反向计分,计分时作相应转换,评定个体的工作能力体验和成就感。问卷采用Likert7级评分法,0分表示“从不出现”,6分表示“每天出现”,得分越高,职业倦怠程度越严重,如平均数在0~2之间为低度倦怠,3~4分之间为中度倦怠,5~6分之间为高度倦怠。

1.2.2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由Schwarzer等编制,王才康等修订,量表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1分表示“完全不正确”,4分表示“完全正确”,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评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得分情况 合同制护士在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上处于中度倦怠水平,条目均分分别为(3.11±0.53)分和2.86±0.52)分, ,低成就感维度处于重度倦怠水平,均分为(4.01±0.63)分。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33±0.40)分,见表1。

表1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评分(分

2.2 合同制护士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不同婚姻状况下的合同制护士在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与人格解体维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婚护士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降低。而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分析发现,已婚护士得分高于未婚护士。护龄、职称不同的合同制护士在情感衰竭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龄越长、职称越高,得分越高,而在人格解体、低成就感和自我效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合同制护士的人口学变量差异情况(分

2.3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见表3。

表3 423名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r)

注: 1)表示P<0.01

2.4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多元线性回归 以人口学变量(年龄、护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称)和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变量入选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01。结果显示,护龄、职称和自我效能感为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见表4。

表4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 本研究发现,合同制护士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处于重度倦怠水平,在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维度上处于中度倦怠水平,得分高于徐佳等[6]对华东地区正式在编护士的调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我国的合同制护士已占医院护士的63%~85%[7],是护理队伍的中坚力量,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护理质量,但是,与正式在编护士相比,合同制护士同工不同酬,福利待遇低下,职称晋升的机会也远远低于在编护士。本研究中合同制护士低成就感维度处于重度倦怠水平,表明合同制护士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无法实现个人价值,护理工作琐碎繁杂,风险大,作息不规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合同制护士实际付出与收入却不成比例,在医院得不到重视,这些都会导致合同制护士产生挫败感,对工作失去兴趣,进而产生离职意向。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处于中度水平,情感耗竭表现为个体的生理资源和情感资源被耗尽,常年倒班和超负荷的工作使合同制护士在情绪情感上感觉极度疲劳。人体解体表现为护士以一种消极、冷漠的态度对待患者,进而引发患者的不满,影响到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

3.2 合同制护士人口学变量差异分析 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表明,不同婚姻状况的合同制护士在低成就感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婚护士更容易体验到成就感降低,已婚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优于未婚护士,这可能随着年龄和护龄的增长,临床经验愈加丰富,更能激发护士对工作的热情,体会到职业带来的成就感。

不同护龄、职称的护士情感衰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护龄的增加,职称的提升,合同制护士的情感衰竭得分提高(P<0.05),护龄长、职称高的护士,体力逐渐下降,但作为医院的中坚力量,临床任务繁重,又需要承担家庭、社会的诸多责任,因此不堪重负,渐出现情感衰竭。

3.3 合同制护士职业倦怠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即自我效能感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自我效能感高的合同制护士对工作充满热情,精力充沛,面对困难和挑战会积极应对,合理调适工作压力,这样就容易取得成功,个人成就感也更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合同制护士往往会过多地考虑自身的不足,注意力集中在可能的失败和不利的后果上,总是感觉自己无法胜任工作,导致对工作失去热情,精神疲乏。反之,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又会影响自我效能感。职业倦怠水平较高的护士,对工作没有激情,对患者缺乏应有的关心和交流,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和赞赏,从而降低自我效能感,导致其对今后的工作更加不够自信[8]。而一个对工作充满激情的护士,能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克服各种困难,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这也是自我效能感高的一种积极行为表现。

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护龄、职称、自我效能感能够影响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合同制护士的护龄越长、职称越高,承担的工作任务就越重,但晋升和参与管理的机会却非常有限,长期努力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极易消耗合同制护士的工作激情,导致他们在工作中更易出现职业倦怠。

3.4 对防治职业倦怠的启发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密切,如果护理管理者能够密切关注合同制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采用积极评价、榜样示范、提供社会支持、创造晋升晋级机会等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与提拔合同制护士,挖掘其潜能,帮助其增强对环境和工作的调适能力,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合同制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最大限度地消除职业倦怠。

[1] 毛竹青,张 莉.产科护士职业倦怠现状与自我效能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4, 43(2): 218-221.

[2] Lusine P,Linda HA, Douglas MS. Factor structure of the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An analysis of data from large scale cross-sectional surveys of nurses from eight countries[J].Int J Nurs Stud, 2009, 46(7): 894-902.

[3] 候彬彬,靳 艳.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的关联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5, 21(19): 65-67.

[4] 王 京,丁淑贞,高筱琪.大连市317名合同制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疲溃感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3,20(12B):1-4.

[5] 陈 月,张宏晨.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10(2):134-135.

[6] 徐 佳.独生子女医护人员人格、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相关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12.

[7] 刘晓丹.合同制护士离职倾向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3(5):439-441.

[8] 余菊芬,马智群.乐山市临床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8):957-959.

(本文编辑 崔兰英)

Research on relation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self-efficacy of contracted nurses

GAO Hong,HUANG Qin,GU Chun-yan, et al
(Haime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imen 2261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lation between job burnout and self-efficacy of contracted nurs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relief of job burnout of contracted nurses. Methods:A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was conducted on 430 contracted nurses through Maslach’s job burnout scale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of Schwarzer et al.Results:The contracted nurse’ job burnout was in a medium to severe level,with score of self-efficiency(2.24±0.40);the difference of nurses of different marriage states in low sense of accomplishment dimension and self-efficacy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difference of nurses of different nursing ages and titles in emotional exhaustion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ll the 3 dimensions of job burnout were of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P<0.05);nursing age, title and sense of self-efficacy wer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job burnout. Conclusion: The sense of self-efficacy had a close relation with job burnout, nursing administrators should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lf-efficacy of contracted nurses and reduce their job burnout.

Contract nurses;Job burnout;Self-efficacy

226100 海门市 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十六病区

高红: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顾春艳

2016-10-26)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8.049

猜你喜欢
护龄合同制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中老年保健(2021年6期)2021-08-24 06:55:46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原因分析
采用激励制度促进合同制护士队伍建设
普外科护士年龄、护龄与心理资本对工作倦怠的影响
浅议加强医院合同制护士的教育管理
智富时代(2014年6期)2016-01-13 03:26:33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发挥工会维权职能,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
发挥工会维权职能,维护合同制职工权益
护龄、文化程度及社会支持程度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