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珺 常笑琳 刘东霞 (郑州轻工业学院 450000)
大类招生模式下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黄 珺 常笑琳 刘东霞 (郑州轻工业学院 450000)
通过对大类招生的现状进行扼要的分析,构建出适合设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如造型能力、色彩认知、肌理以及对材料的运用的能力,开阔视野及多学科交叉的底蕴。总结出在大类招生模式下设计类基础课程的进行中需重视的情况及应对的处理方法。
设计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基础课程
河南省社科联项目 《大类招生模式下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研究》编号SKL-2016-179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深化改革,我国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制。高校的教育模式从单一培育专业人才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即“进校即分流”至“进校后分流”的转变。
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大类招生已经逐渐成为了我国高校招生发展的一种大趋势,许多高校的设计类专业纷纷实行按“大类招生培养”,以应对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素质的新需求。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所谓大类招生是指在高等院校招生录取时,整合专业设定按照学科大类招生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在本学科范围里实施通识性课程教学。经过1-2学年的统一基础培养后,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现实可能,再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等因素,靠校内相关院系对学生实行有计划、有目标、有布局的让学生分流到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对应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全能型人才。
大学以院系为单位培养本科生的体制是与现在实行的高校设计类专业的招生与培养体系相匹配的。学生在高中结业填报高考志愿时,这当中最大的问题在于,让高中毕业生一次性决定对自己终生事业有着重要影响的专业显然不合理,不但要选择适合的大学,而且还要选择院系与专业,高中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所了解到的信息有限,在不多的了解中决定个人专业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盲目的选择,而这一选择将决定自身将来的人生路,结果可能会导致许多学生因为专业不适合而虚度大学的宝贵时光。长期以来,以学科知识的传授为主线进行刚性设置的高校艺术设计本科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的专、尖、深,忽略了交叉学科的融合及范围的广度,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知识面较狭窄,难以适应社会的强度。因此造成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学非所用”问题等层出不穷。
大类招生是个系统工程,从招生模式,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等都要发生重大变化。学生通过一年的通识教育后面临专业分流,怎样解决设计类专业学生在实行“大类招生”的专业选择问题;如何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大类招生培养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是在实现设计类专业“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过程当中,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按“大类招生培养”的初级阶段,基础性课程应该是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出发,建立更加合理的基础平台课程体系结构,不应是原专业基础课程的相加与简单取舍,应考虑各专业与通识教育之后的衔接。由于各专业的内容自成一体,相对来说有其独立性与完整性,应注意课程的完整优化,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
高校在构建适合设计类专业即视觉传达、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工艺美术五大学科的通识课程时,要根据学校实际,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共性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搭建“平台+模式”的课程体系。如造型能力、色彩认知、肌理以及对材料的运用的能力,开阔视野及多学科交叉的底蕴。
设计类专业属于特色行业中的一种,对特色行业的用人单位而言,往往首先看重的是学生掌握特色专业知识的深度,实行深度的专业教育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进了学生与用人单位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的尽快进入角色发挥作用。然而专才教育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角色,发挥作用,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性和应用性强,由于进入深、精、尖的专业学习过早,难免造成综合知识的狭隘、可发展更能力及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复合型人才拥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在工作中发展空间更加宽广,因而体现出通识教育的优点。设计类专业不但要求学生的专业性强,还需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需要不断的吸收新鲜事物。因此,原来只注重专才教育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在进行按类培养时,将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两种模式相结合,在强调增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的同时,更要充分重视专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实验教学和实习环节,进一步改革实践教育体系,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拥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特色设计文化、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集传统(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为一体的,在视觉传达专业设计领域、传播机构、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研究、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在设计创新意识、设计语言、图形及文字表达、社会沟通等方面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从而能够独自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
核心课程:艺术概论、中外设计艺术史、设计美学、大众传播学、广告学、设计心理学、装饰与图案、版式设计、图形创意、品牌策划、企业形象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
2.环境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扎实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实际应用能力,能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相关设计工作并且符合专业教学与研究能力的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专业人士。全面领会环境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相关技能,通晓相关学科的制式,有较高的艺术文化修养、较强的审美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有观察、理解、总结生活的能力,并能结合运用各方面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环境设计师职业素养,并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化高级专业人才及专业领导者。
培养要求: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综合掌控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等诸多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软件、中外工艺美术史、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艺术。
3.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工业设计基础理论与知识以及应用能力要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的开发、研究、策划等复合型工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学生以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知识为主,进行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基本能够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等互相关系,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
核心课程:设计概论、人机工程学、工业设计史、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设计心理学、设计程序与方法、设计快速表现、材料成型与工艺、产品形态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设计管理、设计研究基础、产品开发设计、专题设计。
通过一整年的学习夯实学生知识基础,拓宽学生专业面,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学科、专业有进一步了解,真正理解各个设计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再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及老师的指导进行专业选择。
1.人才培养制度的建立
在大一的课程设计上以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综合分析现有学科专业教学计划,构建由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四大方面组成的课程体系,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市场经济,中国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生了本质的改观,显示出对多类别、多层次的需求转变,要求人才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及创新能力。显然以“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对人才素质的市场需求。高校现行的“大类招生”模式是以学科发展的综合化、整体化高度来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实践,重视对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构建“大类招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应当从以“学科本位”为主线向以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素质本位”主线转变。
2.改变教学模式
设计类专业需要学生不但专业基础要扎实,而且要求头脑灵活,有跳跃式的思维方式,要有一双能够捕捉美的眼睛。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学模式一直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的专业知识,这种长时间的填压式的教育模式,容易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极大的制约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问题的能力,到最后学生真正能学到的知识非常有限。
由此可见,现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设计类专业培养人才的要求。在大类招生模式下,改变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翻转课堂、微课堂、一对一试讲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上,在保证老师教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减少老师的讲课时间,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老师学生互换位置,让学生变成老师对某一课题进行讲解分析,真正的参与到教学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后来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3.课程设计
课程部署方面应注重开设课程的质量而非数量,逐步进展出具有特色专业知识的通识课程。符合现代人的生活基本技能为设计准则,令各课程尽量多样化、知识化与经验化。更要注重课程的关联性。
课程的种类将原来琐碎的、分类众多的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变为由造型基础一,造型基础二、设计基础、创新思维训练和设计类理论课,选修课组成的专业基础的通识课程。在大一最后的两周时间内,对各个专业进行宣讲分流。
理论基础课的设置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表达与沟通(文学及艺术);美学修养:审美与视野(美学);设计学修养:知识与积累(设计史及概论);人类学修养:规律与原理。
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二维(图形图像的观察与记录、二维空间的构成、色彩的形式美);三维(三维空间的构成与理解);材料(材料媒介的转译与表达)。其中造型基础一的教学目标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工匠精神和成就感。形态表象、形态肌理、形态结构为课程的研究内容,从多材质的对比,多角度地观察,多技法的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现实物象的观察力与感受力,提供不同的观察与认识方式,改变传统的观察和思维模式,学会通过观察,将自然形态中获取的形态表象和形式要素转化为设计要素,通过图像传递信息,沉寂内心,让学生成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能够找到精准定位的人。造型基础二的教学目标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集中性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现实形态解析与变体、抽象形态与符号、画面感受与情绪表达为课程的研究内容,多方向的创意、多维度的思考、多材料的组合、多手段的表达进行想象与表达。理解简单形态和复杂形态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把握自然形态与人工形态,完成自然形态的再创造;提高学生对物体结构和画面结构的认知,提高学生自然空间与画面空间之间的转换能力,寻求画面抽象的造型意义;探索个体感受与情绪与图形图像之间的关系,增加造型的体验性、抽象与具象的互动性;锻炼学生从普遍和平常的实物中发现和创造不同的、特殊的视觉形象,提高把握造型和形式原则灵活运用的能力。
专业选修课程有图形创意与表达、空间设计基础、文字与编排设计、形态设计基础、摄影基础、手工艺、计算机设计基础,这些课程设计让学生在基础教学阶段,能了解掌握更多的技能,作为设计创意的基本工具。
综上,实行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的优点:首先,体现在专业选择上,基于一年得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各专业基础上选择更加符合自己的特性,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其次,大类招生模式下设计类专业基础课程综合改革培养方案增加专业交叉性、扩展专业开放性、教学组织实施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具体要求更利于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材。最后,学生在自我成长能够更深刻接触其专业。
[1]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
[2]潘妤妤.我国高校大类招生方式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1.
[3]梁家君.学分制下高校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周莲芳.地方高校大类招生模式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宿迁学院,2012.
[5]卓奕源.地方重点本科院校推进人才大类培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
[6]王京芳 曾又其 杨艳.宽口径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D].西北工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