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丙强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530000)
浅谈雕塑中的塑痕
战丙强 (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530000)
“塑痕”的流露是有意识与无意识相统一的产物,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它都是雕塑家审美传达的一种体现。在学习过程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感知与认识,让“塑痕”这种手法为雕塑本身服务得更为恰当。本文主要以塑痕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塑痕产生的不同表现形式,深入的思考会推动对于“塑痕”与雕塑作品、艺术语言、表现手法等的相关问题认识。
雕塑;塑痕;表现形式
“塑痕”一词在十九世纪才被提出。所谓“塑痕”是指:“在雕塑的造型过程中,各阶段的制作都会在作品中留下痕迹,例如在雕塑的第一步泥塑过程中就会留有手以及工具的痕迹,在模型翻制过程中就会留有模型分块的痕迹,在金属铸造中还会留下铸造痕迹以及在石雕创作中的刻凿痕迹等等。”因此简单的来说“塑痕”就是在雕塑制作中有意和无意当中所留下的痕迹。这些痕迹并不是多余的,而是能体现出艺术家的修养以及其独特的气质。同时它也能帮助艺术家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塑痕广泛的运用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使雕塑艺术打破了古典雕塑模式所固有的审美情趣与表现方式。
“塑造形体的每一块塑泥、塑痕、凸凹,都是一次纪录,都是表现过程中瞬间感、偶然性的迹化,都有可能给你一个机缘,使感觉与形体找到新的契机和面貌,使作品不断深入发展。”富于变化的塑痕肌理能够传达出人的不同情感意绪,丰富的肌理以某种特殊的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样看来“塑痕”不仅能切合主题传达雕塑家的思想,还能增强雕塑作品的形式感,这种形式感正如贝尔与弗莱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
国内外诸多的雕塑家都运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塑痕来传达艺术主题,综合而论,这些塑痕的艺术表现方式作为雕塑塑造手法的雕塑风格主要可以分为三大类:1.点性塑痕;2.线性塑痕;3.面性塑痕。
(一)点性塑痕
所谓“点性塑痕”即是用“点”作为物体表达方式,这种表现方式是微妙的,但是已不同于传统雕塑光滑的肌理。光滑的肌理给人的艺术效果是温润的,细腻的,而用点性塑痕则能打破了温润而细腻的审美效果,使雕塑作品肌理更加粗糙,给人以浑厚、朴实的视觉感受。
雕塑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吸收了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雕塑作品多是采用天鹅绒打磨出,光滑动人。如雕塑作品《暮》的身体部分的确如此,还可以看出受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的影响,但是右手上的表现形式则是与古典雕塑不同。在头部的刻画上米开朗基罗摒弃了传统光滑的表现形式,而是采用“未完成”式(所谓“未完成”式则是相对古典雕塑而言没有把雕塑打磨得十分光滑,造成一种粗糙的纹理,感觉是“未完成”的作品)的表现手法,使头部产生斑驳的肌理,在肌理上给人的视觉感受是有许多小点坑坑洼洼,这就是所谓的“点性塑痕”。这种表现方式好比是中国山水画中的点苔,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当许多小点组合而成后对画面的气韵、节奏感、画面丰富性等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点性塑痕”的表现方式较为微妙,但是对于人的审美感受却是别具一番韵味。它不仅丰富了雕塑的表现语言,更使作品具有丰富的节奏感与韵律感。同时也加强了虚实的对比度,打破了光滑的、圆润的艺术效果,让看久发腻的视觉感受变得更为轻松活泼、质朴。
(二)线性塑痕
何为线?对于它的定义有两种:1.由无数的点组成;2.面与面的转折。而在具象艺术创作中我们用线更多的是在阐释着面与面的转折。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运用线来表现形体结构作品非常多,相较与西方则东方艺术更加强调线的作用与表现力。瑞士理论家沃尔夫林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就是线性雕塑,是用“线”来表现形体结构的。东方的艺术作品则更不用说,中国北宋时期的李公麟在吴道子“白画”的基础上创立“白描”,至此,线就成为了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审美对象。在波斯细密画、印度石窟壁画都是以线造型。因此我们可以看出“线”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形体的结构,而且还是以“线”为审美对象,对于“线”在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线性塑痕”所表现的并不单单是面与面转折而留下的痕迹,还指艺术家在进行雕塑创作时为表达主题思想、为让形体更具有形式美感、刻意或不经意间留下线条性雕塑痕迹。这种处理方式强调对形体的整理,用一种小写意的手法表现,这种方式已与古典雕塑作品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它所强调的是用线条来增强情感表达,用线条来增强形式语言,所追求的已不是古典的“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意大利雕塑家曼祖便是运用线性塑痕来进行创作的代表性雕塑艺术家。
(三)面性塑痕
所谓“面性塑痕”则是强调的是用块面的雕塑痕迹来表现物象的形体。这种表现方式类似中国的“写意性”表现方式,如梁楷的《泼墨仙人图》用几大块面来表现人物的形体结构,产生简洁、生动艺术效果。这种表现方式重“意”而轻“形”,也就是说“面性塑痕”所呈现出来的是抽象化的情感。这种表现方式已不同于古典艺术的“美”,它所带来的“美”是块面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和内在精神性。
“写意性”的雕塑表现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是块面与块面的组成,块面与块面组成上也就留下了许多的转折面,这种艺术手法所呈现出来的形象具有“丑陋”的面貌。这种表达方式要求艺术家具有对形体很强的把握能力和形式美感感受力,因为它所追求的正如佛家所说的“破除诸像”的理念。意思是要抛开事物外表去挖掘其本质。如果对形体不理解又如何自由运用写意性手法来挖掘物体的本质呢?
雕塑语言的形成取决于创作者的思维方法、观察方式与表现手段。“塑痕”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雕塑语言的一种,它必须要契合作品的主题,要把“塑痕”当成一种会流动的意识形象,这种主观想法要准确运用于作品人物状态及精神表达中。因“塑”痕的走势而形成的视觉物象是雕塑生命的表达,是在“塑痕”与激情共同推动下而产生的。“塑痕”对雕塑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待“塑痕”的态度不能拖泥带水般,而是要把“塑痕”融入到雕塑的内在结构与表达之中,让雕塑更具有生气,在雕塑创作活动中应使“塑痕”运用与调度遵循造型原则进而使雕塑更加生动。
[1]刘玉庭.《塑造与表现——浅析雕塑艺术中的塑造痕迹》.美术观察,2014(10).
[2]焦兴涛.《体验过程的意义——论雕塑的第四维空间》.雕塑,1997(2).
[3]杨智勇.《肌理在雕塑中的作用》.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4).
[4][瑞]沃尔夫林,潘耀昌译.《艺术风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德]温克尔曼,邵大箴译.《希腊人的艺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战丙强,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师,研究方向: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