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工业设计产业的崛起依靠具有高度专业性和高学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是推动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人才驱动”,创新多元产业联盟是加速产业形态由“温州制造”到“温州智造”的巨大推动力。
关键词:设计 人才 网络 工业4.0
中图分类号:F4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2(a)-178-02
目前温州工业企业迅速发展,截至2015年温州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31家。工业设计在企业发展中越来越起决定作用,、李克强总理在清华大学视察时说,设计的竞争是未来国家间的主要竞争,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
中国工业设计的概念主要是从西方国家引进而来的,最初主要还是强调外观设计,当时工业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这当然有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现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又开始了,回顾过去主要是我们创造的东西太少了,大多是仿制、引进、反复引进。现在我们有了较好的物质、技术基础,正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好时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是对民族企业历史使命的精确定位,更是无数国人的梦想。所谓国货当自强,首先是生产企业对自己的产品要有追求和荣誉感。生产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销售和赚钱,而且生产制造创造着人类的生活方式,肩负着创造人类幸福的巨大责任。作为生产制造的主体——生产企业一定要重视设计,要将工业设计放在产品研发的核心地位,统筹企业的产品企划和研发生产。当前是我国发展设计产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设计产业,工业设计的关键是综合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设计。
1 完整体系
工业设计是工业化时代创造性设计活动,涉及到市场需求、工业制造、营销流通、消费使用、环境保护等众多社会活动中。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重视设计工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使工业制造业面临重新洗牌,富士康等世界著名制造装配企业搬离了我国,我国海尔集团等企业也开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投资建厂。许多国家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增长,开始重塑本国制造业,不管是欧盟还是美国,都加大扶持工业制造的创意创新,通过研究发达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发现制造业正加速向高附加值的软件、服务、解决方案转移,电子信息控制系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制造业不只是零部件的组合与装配,发达国家制造业向模块化、数字化、高附加值转型。所谓模块化是将标准化的零部件进行组装,据此原理设计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缩短工序和时间,提高效率和效益。李克强总理2016年1月2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动《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今年达沃斯论坛的主题是“掌控第四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现在的热词叫做“物理信息融合”。主要的内容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等,并由此掀起新一波创新浪潮。工业设计与发展必须要在世界范围内借助外脑,仅靠自己搞研究已经行不通了。互联网已经联通了世界每一个角落,既降低了生产销售成本,有提高了生产效率。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陈冬亮谈到工业设计时强调,创客不缺好的想法,缺的是好的工业设计;美国工业设计协会有测算,工业品外观如果每投入1美元,就可带来1500美元的收益。这是工业设计重要性的真实写照。美国、德国等是世界设计产业较好的国家,无论是设计规模、设计出口和设计创新都处于领先的水平。
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就制造业企业来讲,很多企业的工业设计通过委托专业设计公司来完成,而不是采取技术合作的方式,工业设计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目前,温州工业设计实力过硬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工业设计的发展,政府部门团结各方面、各行业的翘楚和精英人才,建立最广大的战略联盟,突破工业设计人才瓶颈。
2 人才链
人才链是指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档次,包括产业链顶端的开发设计人才以及产业衍生下行分化所形成的不同梯队。在职业教育中,专业链和人才链是统一的。产业链与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又是统一的,职业教育人才链和专业链是基础,服务于产业链和价值链,提供学科知识和人才支持,于是就有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说法,或者说,职业教育对产业链起着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产业链是职业教育就业的对象,但是,产业革命反过来又促进职业教育的优化设置。职业教育专业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对接好了,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当前,温州工业制造业创新不足的问题,传统制造业还占很大比例,而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相差一到两个等级如图1所示,一是对职业教育工业设计投入的欠缺,包括师职的配置和专业的设置;二是产业落后,更新改革的动力不足。
3 多元產业联盟人才培养和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工业设计教学内容和培养风格上,供需尚需协调,专业设置和设计知识体系需要完善。(1)在专业设置上,参与办学的不同个体不统一理念存在差异,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侧重点也不同。工业设计的本质特点是创造性,要重视创造性与知识面以及思维的综合性,个体素质综合性的培养缺少考虑,因此要创造性对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工业设计自身的特点,在推行工业4.0的前提下对当前工业设计专业设立课程以有利于培养出更多创造性的工业设计人才。工业设计的创造性、综合能力、表达能力应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融合起来,工业设计教育专业的教学与课程结构一直缺少柔性的专业目录,在设置专业时过于狭窄,不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必须根据市场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跨学科、综合化地进行规划。(2)在教学方式上,必须吸引产业界更多地参与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上来,聘请企业工程师传授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更新教学内容,跟上市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解决了设计院校专业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可以通过市场手段来解决,产学合作是培养高级工业设计人才的重要举措。(3)闲暇顶岗制度需要进一步推广,闲暇顶岗创设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情境,真正实现师傅带徒弟的岗位实践,实现了学生与设计生产零距离,理顺了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优势,同时,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知识本位”到“能力开发”的转化,工学融合,符合了职业能力形成的一般规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企业提供了连续生产的人力资源,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原动力,实现了校企紧密合作。然而,目前工业设计教育“象牙塔”的模式基本没有改变,高校与企业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没有有效配置,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平台建设有待完善。
4 尽快解决温州工业设计人才瓶颈
4.1 设计与网络+跨界融合
基于工业云服务,用户一方面可以获得云化的工业设计、加工工艺分析、装配工艺分析、模具设计、机械零部件设计与性能分析、电磁场模拟等服务,从而大幅缩短产品升级换代周期、降低设计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性能。
4.2 3D打印建立多元产业联盟,促进人才交流
西门子成都工厂是中国一家有名的数字化企业,它认为工业4.0就是高效率的个性化定制。工业4.0通过在工业设计、供应链、制造、物流、服务等流程嵌入用户参与界面,使每个客户针对每项产品进行不同设计、采购、制造加工、物流配送,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例如,红领集团C2M模式(Customer to Manufacturer),通过互联网连接消费者与制造商的直接交互平台,这种模式没有商场、渠道等中间环节,从服装定制—设计生产—物流售后服务,整个过程借助数据平台和网络运作,从而降低了成本。红领集团通过内部设立的数据自动流动的生产系统,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传输、自动处理、自动执行,减少了定制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互联网融合的过程中,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海尔、腾讯、联想、百度、中国移动小米等制造企业以及许多天使基金通过打造“双创”平台,构建创客空间,打造新型研发、生产、管理和商业模式,优化本企业内部设计和生产水平,他们打造的创客空间已经成为集技术创新、项目孵化、投融资平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黄埔商校”。
4.3 数字化领域企业建立多元产业联盟,提升竞争力
以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为例,其在中国市场发布最新的TIA博途、Simatic S7-1500T与支持Profi net通讯功能的Sinamics V90伺服驱动系统,将自动化组件(从控制器和HMI设备到驱动)的参数编排组态、信息安全与功能安全等操作系统集成在统一的工程平台,而且,在运动控制应用领域,还将Simatic S7-1500T-CPU运动控制器和 Sinamics V90 PN伺服驱动系统组成的控制系统集成到TIA博途工程软件平台中,它可以带来直观的工厂操作系统和数据显示、工厂监控和经济的系统生命周期管理,安装了安全功能的分布式Simatic ET 200SP开放控制装置,降低工程、评估和服务成本与能耗。总之,先进的数字化系统装置将助推温州工业设计制造顺利完成中国制造2025宏伟战略。
工业设计是衡量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经济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工业设计人才是创新发展方向,对塑造制造业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创新多元产业联盟人才的培养加快温州本地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息息相关,两者合力推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战略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代秀峰,张琲.我国高校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创新[J].艺术教育,2012(03).
[2] 钟蕾,朱荔丽.综合性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跨学科联动模式探索[J].商场现代化,2012(13).
[3] 夏志良.河北省与浙江省工业设计类人才创新创造提升能力对比研究——以秦皇岛市与温州市为例[J].中国商论,2016(11).
[4] 夏志良,田启明.隐宿商业模式的形成机理分析与发展路径[J].生产力研究,2016(12).
[5] 徐庭丽.论“产学研”在工业设计教學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6(12).
[6] 赵宇飞.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模式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6(17).
①基金项目:2016年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课题(2016070)。
作者简介:罗小阳(1979-),男,浙江苍南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人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