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眼·阅悟

2017-07-11 07:37
人民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三科教研核心

教材究竟承载着什么

李文送

《人民教育》2017年第18期以“深度解讀统编三科教材”为核心议题,把人们带进了统编教材之“田园”。行走其间,我闻到了文字和思想的芳香。静下心来,我在思考和追问:统编教材究竟承载着什么?

统编教材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桥梁”,是打造具有中国气象的教育“云梯”,是落实新课堂革命的“根据地”,是为国家培育未来栋梁的“智慧沃土”,是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脚手架”,是学生成长为具有中国气魄的人的“精神食粮”。

统编教材承载着国家意志、国家使命和国家战略,就是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中国教育的崛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铸强中国当下与未来的脊梁,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成为惠及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太阳”。因此,广大一线教师要读懂统编教材的承载,让中国孩子可以在祖国的蓝天下享受更美好的教育,过上更美好的生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共享更美好的世界。

三把“钥匙”打开统编教材理解之门

李焕武

《人民教育》2017年第18期以“深度解读统编三科教材”为核心议题,意在协助教师理解统编教材。如何快速理解统编教材?教师需要带上“比较”“综合”“反思性实践”等“钥匙”。

在异同比较中理解新变化。统编教材更加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等内容,语文统编教材先学“天地人”再学“aoe”,这不仅是内容和位置的改变,更是识字目的与识字手段等的新定位。在点线面综合联通中理解价值。理解统编教材需要在知识点间抓住主线,在线条结点间建立网络,在网络中探明价值。统编教材编排不管是“问题+主题”还是“语文+人文”,其精神内核都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可见,理解的深处是追问:“用什么道?化什么人?”

在反思性实践中深化认知。实践是检验教材理解的钥匙。在教学实践坐标中,从新变化反思老经验,可以看清自身的短板;从课程目标反观学生学习基础,可以定位教学内容的最佳登陆点;促进学生在登陆点间跃升,则是教师理解与转化统编教材的重要着力点。

统编教材“落地”需要做好三类培训

王正安

阅读了《人民教育》2017年第18期“深度解读统编三科教材”6篇文章,深受启发。教学实践让我们感受到,真正把统编教材理念落地,实现课程目标,需要同时做好三类各有侧重的培训。

一、校长培训——行政推动。应该对包括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长进行全覆盖式培训。培训侧重解决“为什么做”的问题,让校长了解教材改革的背景和重大意义,提升校长领导课程的主动性和领导力,更好地支持教师实施统编教材。

二、教研员培训——营造氛围。各级教科研部门的教研员是统编教材实施的参与者、研究者、组织者、指导者,对他们的培训应该在统编教材实施的策略上下功夫,解决“怎样做”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教研活动,营造教研氛围,提升教研活动的“温度”,让参与活动的教师感受到统编教材的“热度”,及时发现研究并解决统编教材教学中的问题,推广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教师培训——内化于心。教师是统编教材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实施“最后一公里”的决定性力量。对教师的培训需要更细腻一些。他们不仅要了解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价值导向及特色,而且关于统编教材的结构体系、编排设计思路、重难点等一些更为具体的问题,也是教师关注的焦点。

猜你喜欢
三科教研核心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立德树人,培育时代之花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三科微生物复合菌剂707新疆棉花施用效果试验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参考答案
以科技为帆 创行业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