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险对林场发展的作用

2017-07-11 11:43廖建华张洛妃
农业与技术 2017年12期

廖建华 张洛妃

摘 要:我国森林保险行业的发展起步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要晚,不但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而且在民间的接受度也并不是特别的高。本文将就我国当前森林保险的发展状况与森林保险对林场的重要作用做综合性的论述,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林业部门对于森林保险行业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林业管理的风险责任意识。

关键词:森林保险;林场发展;现状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64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尽管在近现代新中国建立之后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科学进步水平也日益提高,但是许多基础行业的建设工作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森林保险行业的发展和实践活动在我国的出现都比较晚,即使是与其他的保险类型相比也是处于发展时间短,发展速度缓慢的状态。经过调查相关资料了解到,直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森林保险行业才开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相关政策开始出现关于森林保险的具体内容,森林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手段,不但可以在森林遭受到自然灾害甚至人为灾害时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且可以在森林保险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森林防火以及其他防护等风险意识,确立相应的风险责任等。

1 我国森林保险发展现状

森林保险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在这段时间里尽管对于保险金额与费率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但是其风险把控依然不是特别精准,对于整体保险行业的风险控制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变数。但是不可否定的是,经过森林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我国的林场获得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无论是在森林自然灾害防护的风险把控上还是灾害出现之后获得相应赔偿收益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

1.1 林业风险理论的建立

伴随着世界全球化步伐的不断迈进,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林业保险行业也开始与国际进行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种植技术的同时也开始引入森林保险的概念。在森林保险的概念范畴中,我国森林经营的风险主要划分为2个部分:不稳定风险与纯粹风险。不稳定风险主要指的是在正常的森林经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损失,这个损失很大程度上属于经济损失,被称为经济风险。这种经济损失又分为2种具体的情况:种植者选择了经济效果较差的树或者是由于经营不善造成森林大面积减产,这是一种经济风险。当然另外一种经济风险就是纯粹风险,存粹风险主要是指森林在政策的经营过程中出现的火灾、地震甚至泥石流、暴风雪等各种自然灾害,这一类风险的特点往往是不可控的。林业风险理论的核心就是保护业主的纯粹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很少会涉足不稳定风险领域。

1.2 森林保险的组成要素

森林保险的主要组成要素分为投保人和保险人2部分。其社会地位就如同市场经济中的供给方与需求方。对于双方的合作模式与合作状态实际上就决定了我国森林保险行业的发展状态,对于投保人而言,其通过缴纳一定费率的保险金购买森林保险,形成了森林保险消费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也给保险人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这样的交换环节必须要建立在持续长久的利益与风险的状态下,无论是任何一方都要感受到自己的利益才会主动参与,这也是森林保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实际的投保过程中,由于林业本身属于产出相对较低的弱质行业,但是林业的综合效益十分丰厚,特别是生态效益对于地区和国家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投保过程中,当地政府与相关基金组织会在很大程度上予以补助,从而形成一种相对对等的保险状态,使得森林保险与生态保护以及林业收益形成良性的循环。

2 森林保险对林场发展的作用

2.1 确保经济收益稳定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与地方政府的支持,这是由林业具有的2个特点决定的。林业属于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行业,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匮乏,森林作为国家重要的环境保护和调节气候与保护生态多样性的植被类型,是必须要保护与发展的,因此国家在发展林业时会着重提升相应的扶持力度。林业本身并不是收益特别高的行业,保险行业的介入势必会增加林业的收益压力,增加林业管理的成本。但是经过政府的补贴与扶持之后,林业与保险行业的利益形成了对等,在一定的费率之下林业部门可以保证稳定的收益而且不用惧怕自然灾害的影响与破坏,保险部门则可以通过现金流的回收实现流转,从而在拥有充足的资金进行保险赔偿的前提下还能获得部分收益。

2.2 促进林场风险意识的培养

随着森林保险的不断发展与人们保险意识的不断提升,林业从业人员也开始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作用,尽管森林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林業的风险经济利益,但是一旦出现大规模的灾害依然会造成林业部门入不敷出,造成大规模的减产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张伟.国有林地流转制度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2.

[2]冷慧卿.我国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保险费率厘定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