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前进+张琴+李令堂
摘 要:金针菇是常见的菌藻地衣类作物,营养丰富、味道鮮美,深受市场欢迎和好评,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经济作物。人工培育金针菇按色泽划分主要有白色、浅色和黄色3种,为使鲁西南地区黄色金针菇种植户便于操作,向全省推广黄色金针菇实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笔者详细描述了黄色金针菇高产、优质、简易的栽培管理技术,望能普遍了解。
关键词:黄色金针菇;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08
当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白色金针菇品种是由黄色、浅色金针菇突变形成的,品相优势较大,但相比营养、口感、味道及消化性都不及黄色金针菇;从产业化角度来说,黄色金针菇抗病性强、出菇率高、培养温度范围宽,在栽培技术改良方面应加强这些优势的传播。济宁综合试验站团队与金乡晨雨菌业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黄色金针菇高产、优质、简易的栽培技术,现在正值建棚备料之际,为种植户便于操作,面向全省推广黄色金针菇实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 栽培黄色金针菇的主要技术
1.1 基础设施
栽培黄色金针菇的塑料大棚一般采用简易工棚,棚的围墙边高为1.6m,按技术规定设置通气孔,拱高3.3m,建造面积为667m2的简易塑料棚需投入2万元。
1.2 培育菌种
在金针菇栽培实践中发现,一般采用谷粒菌种较为合适,菌丝吃料快、浓白、健壮、生活力强。
1.3 采用优质高产配方
主要成分:30%的棉渣、25%的棉柴粉、15%的玉米芯、15%的麦麸、5%的玉米面、5%的棉泊、2%的石膏、1%的菇丰素和170%的水。
1.4 适当的灭菌技术
将原料装袋放进100℃的灭菌舱14h,接着再闷6h以上出仓,完成灭菌。这个操作过程温度和时间要严格控制,以保证灭菌效果。
1.5 实施接种
完成灭菌的菌袋,进入大棚需降温到30℃,方可接种,严格接种程序和过程,实行规范操作。接种桶的应用和菌袋捆扎,要按照栽培技术要求进行,禁止杂菌感染。一般就地取材,采用简单的设备,适合多人操作,接种效率较高,成本低、质量好。完成接种的菌袋在棚内立式摆放,发菌。
1.6 发菌过程
在这个阶段,要保持棚内黑暗和通风,温度控制在20~30℃,发菌时间约为40d。
1.7 码放菌袋
按照菌袋菌丝的发育情况,把菌袋划为好、中、差级,区别码垛摆袋。一般每垛2排,菌袋底部相对,垒至4~5层,底下3层各相距10cm、7cm、5cm,上小下大,摆放堆成梯型袋装菌垛,一般的垛间距为70cm较为适宜。
1.8 解口出菇
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一般棚温低于16℃方可解口出菇。解口完成后用薄膜盖严,进入出菇管理期。
2 出菇期的管理技术
金针菇培养的环境要求相对明确,整体上要保持黑暗、低温的环境,对于菌丝体而言最佳成长温度为22~25℃,子实体形成的最佳温度为8~10℃,同时根据鲁西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一般可选择在秋冬季节、春季进行栽培,具体在出菇期的管理主要有以下2个方面:保证通风的管理技术。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盖膜,定期通风换气,达到供氧充足。1周前后就开始长出菇蕾。然后覆盖1d,适时通风1次,根据出菇率的高低确定晾垛通风的时间和次数。一般的出菇率高,就是当延长晾垛时间,约为2~15h。完全出齐以后就不用盖膜,通风48~120h,看到菇帽如黄豆粒时,盖膜闷至48h,然后开膜晾垛,时间为2h,然后盖上膜,继续晾闷,一直等到菇柄长到20cm时,闷垛1d,就可以采菇。技术要点是严防棚温烧垛,不可高于15℃,及时通风降温,时间为傍晚较好;水分管理。一般的首茬菇采收基本完成以后,按照技术要求喷施营养液,等练齐菇后,约4d左右再喷1次;菇柄基本伸出袋口约13.5cm时,继续喷施营养液。采摘前停止喷施。至于采摘标准。基本没有固定要求,菇长23cm左右即可采摘。采摘的鲜菇用塑料袋密封存放,适时出库销售。
3 结束语
白色金针菇品种在市场上的优势为外观,其他方面与黄色金针菇相比并无任何明显优势,在我国人民日渐追求健康的生活理念下,金针菇养殖应该从正确引导消费入手,加快黄色金针菇的产业化建设和栽培技术推广,以此来杜绝吊白块、硫磺等非法添加剂在金针菇产品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金针菇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13(3):22-23.
[2]崔鹏,通占元,张树斌,等.10个黄色金针菇菌株的栽培特性及亲缘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15510-15512,15514.
作者简介:刘前进(1964-),男,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食(药)用菌的研究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