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俗

2017-07-11 21:17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炖肉大锅盆子

我小时候并不特别喜欢过年,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个习于早睡的孩子是一种煎熬。前庭后院掛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可是寒风凛冽,吹得小脸儿通红,也就很不舒服。炕桌上呼卢喝雉,没有孩子的份。压岁钱不是白拿,要叩头如捣蒜。大厅上供着祖先的影像,长辈指点曰:“这是你的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虽然都是岸然道貌微露慈祥,我尚不能领略慎终追远的意义。“姑娘爱花小子要炮……”我却怕那大麻雷子、二踢脚子。别人放鞭炮,我躲在屋里捂着耳朵。每人分一包杂拌儿,哼,看那桃脯、蜜枣沾上的一层灰尘,怎好往嘴里送?年夜饭照例是特别丰盛的。大年初几不动刀,大家歇工,所以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此后随取随吃,大概历十余日不得罄,事实上是天天打扫剩菜。满缸的馒头,满缸的腌白菜,满缸的咸疙瘩,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底。芥末堆儿、素面筋、十香菜比较地受欢迎。除夕夜,一交子时,煮饽饽端上来了。我困得低枝倒挂,哪有胃口去吃?胡乱吃两个,倒头便睡,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梁实秋《过年》,题目编者加)

写法点拨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春节习俗。阅读此文,我们仿佛回到了20世纪初的老北京,在一幅年俗画里漫游,流连忘返。作者为我们介绍的内容有很多,但是用的笔墨却不多,这是因为作者能抓住每一项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比如介绍年夜饭时,“年菜事实上即是大锅菜,大锅的炖肉,加上粉丝是一味,加上蘑菇又是一味;大锅的炖鸡,加上冬笋是一味,加上番薯又是一味,都放在特大号的锅、罐子、盆子里”,将年夜菜乱炖的特征表现了出来。

小练笔

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收集一下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猜你喜欢
炖肉大锅盆子
捞月亮
马德里用大锅纪念新冠逝者
摸螺蛳
大屠龙虾
热水炖肉凉水熬汤
日记一则
被“大锅”改变的小镇
超级“大锅”FAST 正式开启“天眼”模式
炖羊肉的小窍门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