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式与保护路径研究

2017-07-10 12:11王海军陈巍李琼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王海军 陈巍 李琼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以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和体育学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传承方式和面临困境等,提出可持续生态发展策略,以期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中国特色民族传统文化。

关键词:协同发函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209-0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文化形式,有着人类研究活化石之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传承和弘扬民族傳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2017年1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指出,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同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国家战略;2015年5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完成国家顶层设计;2016年12月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了《深入推进京津冀体育协同发展议定书》;标志着体育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转向全面实施阶段,这一系列举措为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如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谋求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1 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民族传统体育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民族传统体育这一称谓被正式确定,但迄今为止尚未有统一定义[1]。学者们普遍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能够起到强健体魄、娱乐身心作用的各种身体运动形式,是现代体育的“体育文化密码”。文化一词源于古拉丁文,原意是耕耘和挖掘土地,不同历史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但任何一种文化都必然依附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人类生存模式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具有一定体育内涵与外延的文化形式,它主要起源于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和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等,是我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健身娱乐、竞技比赛、民族价值认同、弘扬传统文化、民族向心力凝聚等功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2 河北各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情况

河北少数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民族传统体育地域性特征,将河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按地区分为冀北(张家口、承德)、冀东(秦皇岛、唐山、沧州)、冀中(廊坊、保定、石家庄、定州、辛集)、冀南(衡水、邢台、邯郸)等四个区域,挖掘各地区主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布情况。其中冀北地区主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蹴球、万全打棍、高跷戏、九曲黄河灯、河湾挎鼓、曲长城背阁、冰陀螺、竹板落子、中幡、二贵摔跤、珍珠球、荡秋千、黄旗武会、抓嘎拉哈和跳骆驼等;冀东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八极拳、地秧歌、篓子灯、猿功拳、箜竺、逛楼、抬皇(黄)杠、抚宁太平鼓、虎捕绵羊、黄骅麒麟舞、泊头六合拳、燕青拳、孟村八极拳、吴桥杂技、李氏迷踪拳、杨氏青萍剑;冀中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固安戳脚、文安八卦掌、东储双龙会、太极通背拳、登云会、子牙高跷、霸王鞭、跑驴、孙式太极拳、九曲黄河阵、鹰爪翻子拳、曲阳擎阁、涞水踢球、鼎 棋、太极拳、铁球、空竹、赞皇铁龙灯、九曲黄河阵、常山战鼓、官伞、六合剑、双刀四翻手、水浒拳、斜串拳、黑虎拳、三角村高跷、南托雷氏武术;冀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三皇炮锤、梅花拳、打花膀、深州形意拳、凤秧歌、七巧灯、通臂拳、梅花拳、抬阁、八卦掌、南鱼龙灯、查拳、扇鼓、十字八方拳、杨氏太极拳、黄河灯阵、梅花拳、陈村查拳、苇子灯阵、长洪拳、永年抬花桌、赵州扇鼓等。通过研究发现邯郸、承德和沧州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较多,而邢台、衡水和张家口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较少。

3 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风俗环境等优势资源,长期以来,先民们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为了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特征和体育文化的个性特征。通过田野调查了解到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如沧州武术、邯郸太极卷);相互融合的特征(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等相互交融);民族性特征(不同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广泛参与的人民性特征;节日依附的民俗性特征;追求比赛成绩的竞技性特征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教育特征等,这些特征蕴含着不同民族的价值,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延续至今。

4 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

传承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作为族群中的一份子每个民族都应自觉的加以传承,通过探究发现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族传承,也称之为血缘关系传承。在我国古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要是建立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受教与传承的,是指在家族内部由父传子、子传孙的模式进行传承[2]。第二,师徒传承,也称之为模拟血缘关系传承。在我国有拜师学艺的说法,师徒传承是效仿血缘关系(家族传承)而建立的;第三,学校教育传承,也称之为契约关系传承。从古代的学堂、武馆一直到现代的各类学校,教育传承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第四,其它传承,主要包括节日庆典、民俗习惯、宗教祭祀等方式进行传承,这种传承属于日常生活中无形的自觉的文化传承。

无论是哪种传承方式,都是为了延续本民族的技艺,展现本民族的特色,强化民族的价值认同感,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导的现代教学中,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节日庆典等方式的传承方式仍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应借鉴西方竞技体育的传承经验(如西班牙斗牛,印度瑜伽、韩国跆拳道等),将几种传承方式进行有效结合、合理创新,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5 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中面临困境

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主要依附于生产生活实践的农耕文化、宗教祭祀、节日庆典、图腾崇拜等形式而存在,其时代价值和深层内涵并没有被完全挖掘,面临的困境越来越严峻,通过研究发现其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变化挤压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挤压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二是外来文化的入侵與意识形态的渗透威胁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我认同。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将精力用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过度满足上,忽略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三是宣传力度不够,传播途径单一。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导向和指引作用,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报道较少,传播的方式仅依靠自发式的传播,导致民众不能确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四是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河北各地方政府更多关注GDP的增长,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意识淡薄;五是保护制度的缺失。河北地区目前还没有出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面的保护制度,限制了民族传统观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六是传承方式出现断层。老一辈(传承主体)在传承过程保留着“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和“留一手”等保守思想,而传承客体为了追求时尚和经济利益涌入城市定居或务工,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认为主要来源于农耕文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过时的、落伍的,造成大量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流失。

6 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路径

6.1 以相关政策为导向,引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河北政府的相关部门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上应从顶层设计、方向引导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依托国家出台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意见》等政策和法规,统筹规划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与发展。

6.2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促进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京津冀地域毗邻,《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划分九州,古冀州包括京津冀三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母体,而慷慨激扬的燕赵文化是京津冀文化的根源。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京津冀文化的一部分,应充分借助京、津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辐射作用,利用国家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发挥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区位优势,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人提供跨区域交流与学习的机会;借力京津体育文化优势,创建河北各级体育文化优秀品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6.3 以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为基石,推进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将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河北应充分搭乘国家政策的顺风车,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充分挖掘与整理河北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邯郸的太极拳文化、沧州的武术文化、保定的空竹文化等,利用北京、天津等应用新媒体的宣传方法,宣传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本源、传承方式以及深层的文化内涵等;京津是人文荟萃之地,积极引入京津人才,加大各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河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力度,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的局面。

6.4 以体育产业为路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滨海、湖泊、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的地区,为该省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雄厚的资本,发挥京津体育竞赛的影响力,开发河北体育旅游、休闲体育、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等朝阳产业,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宣传各体育产业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以期通过产业的发展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王海军,陈庆合.河北省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5,14(4):114-117.

[2] 王智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特征与传承方式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32(1):75-81.

猜你喜欢
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文化
对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试析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比赛与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