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飞 张油福 蒋彬 张华
摘 要: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是高校体育院系实现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态度、学术道德等人文素质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等能力素质都有着重要作用。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社会对体育专业学生能力及素质要求入手,结合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运动人体科学 实验教学 素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04(a)-0018-04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al Countermeasure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ports Human Science
Zhao Longfei Zhang Youfu Jiang Bin Zhang Hua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Sports and Health, Guizhou Guiyang, 520025, China)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ports human science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realiz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talents training objective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scientific attitude, academic morality and other human qualitie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research ability. Has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adapt 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hinese sports human science by defining the types of train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the quality of humanitie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sports human science.
Key Words: Sports human science; Experimentalteaching; Quality; Countermeasures
我國《高等教育法》规定:“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该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是揭示人体形体结构、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变化规律及其适应机制,阐述体育保健康复知识和技能的自然科学类课程,是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教学的基础性课程。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包含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是基础,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印证和升华,通过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于体育这一尤其注重实践应用的专业而言,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文章拟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及人文素质的要求入手,结合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现状,分析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结果与分析
1.1 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1]。这就要求高校体育院系根据国家指导性政策,结合地方发展需要和学校的类型科学定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当前各个高校提的最多的人才培养类型主要有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研究型这么几大类,当然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类型也无非是这些。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中的组织切片、骨性标志观察等验证性实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实践能力;体育测量与评价系列验证实验能够促进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的深入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人体成份的测量与评价等综合性实验除了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和分析能力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临时固定等设计型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步态的动力学测量、不同跑速时步长和步频关系实验等拓展型实验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些表明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研究、学习、应用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方法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动物的饲养、实验废物的处理等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伦理道德和环保意识;实验过程中的团队合作、齐心协力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实验结果的真实性、成果的归属等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人品;另外长期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类教学培养的这些能力和素养无一不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能型和研究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1.2 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体育作为社会学科体系的一大门类,其却包含着严谨的自然科学成分,而这一点却很少被外界所了解[2],或许只有当你了解到运动员的强大能量来源于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和训练方法的时候,当投掷运动员奋力一掷瞬间的出手角度、速度、高度,甚至每块肌肉参与该动作的做功贡献度都被精确计算出来的时候,才会意识到体育的自然属性,并了解到运动人体科学在当今体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学与医学、生物学高度融合、相互渗透的产物,其理论体系来源于实验,而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在保证人体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强化身体机能,提高身体素质,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体的运动潜能。而高校體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因某些原因导致其与社会的高标准要求之间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1.2.1 对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导致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重视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很多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主要领导人由于是非体育专业出身,普遍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多数认为体育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应以技能培养为主,理论教学为辅,对于实验教学则是可有可无,因此在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及教学维持经费上的投入自然不够;另一方面,体育专业管理部门的领导和老师对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实验教学重视度不够,普遍把实验教学当成理论教学的附属,没有把实验教学放到应有的地位;而学生更是重技能,轻理论,对实验教学抱有畏惧或娱乐的态度;另一方面实验教学课时权重系数偏低,大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课时系数在0.6~0.8。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的实施,也影响了体育专业教学质量。
1.2.2 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硬件不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育经费投入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同样也离不开经费的投入,很多高校不是不重视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的采购,而是多种原因叠加的结果:(1)中国高校的行政化级别,导致教育资源中的项目审批、工程推进、科研经费等向“985、211”等重点高校倾斜,导致重点高校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一般高校则相对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我国高校向两个极端化发展;(2)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相适应,除几个比较发达的省份外,全国大部分省份地方财政本身就拮据,对教育的经费投入非常有限,更别说建设一些“高、精、尖”,且看起来“高、大、上”的实验室;(3)各个高校办学定位和学科发展的不均衡,大部分高校只重视学校的重点、特色学科的发展,而忽视一些非重点学科的发展,特别是在工科院校里面的文科、文科院校里面的工科,往往是最不受重视,而体育学科作为教育学科下面的一个一级学科,很多高校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有”是因为他们把体育学科与公共体育教学混淆了,而公共体育(体质测评)是评价一所高校办学质量、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无”是因为很多高校觉得这件事情我们只要做了就行,公共体育教学,上课老师带着学生跑跑、跳跳、打打球,不出安全事故就行,不需要大的经费投入,还建什么实验室。这些原因导致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没有一定的实验教学条件,要想提高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
1.2.3 实验室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相互独立,各成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院系的实验室设置大多数是按照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设置来建设的,主要设有运动解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运动生化、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保健与康复等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相对结构和功能简单。另外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均自成体系,且独立上课,但教学内容又相互交叉,从而导致骨性识别测量及评价、机能测定、肌肉横断面积与肌力关系等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内容在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力学等课程实验教学中重复出现。另一方面相比理工科、生物学及医学类实验室而言,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室的设备相对要简单、滞后、数量短缺,导致部分实验无法开出[3];另外实验教学类型侧重于验证型、演示型实验,而综合型、设计型和拓展型实验开设较少。这些问题都在不同程度上浪费了实验教学资源,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1.2.4 师资矛盾突出,专职教师数量过少、水平有待提高
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室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经费来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还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只有高层次的专业实验员才能够将实验室的功效发挥到极致,而当前很多高校都不重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这些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在人才招聘中很少招聘专职实验员;(2)高校在教职岗位设置中多将实验人员列为教辅人员,待遇一般低于专职教师,且晋升、评职称渠道狭隘,从而导致很多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实验员不愿屈居在实验室;(3)很多高校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都是由1~3名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教师承担,每名教师除承担对口专业课程的教学外,还需要承担1~3门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教师在承担相关专业教学过程中往往要付出比对口专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却收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4)实验人员缺少进修培训的机会,纵向和横向交流不够,导致业务水平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实验教学手段、模式陈旧,缺乏创新。
1.2.5 实验教学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成绩考核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及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很多高校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占比很小,且考核形式单一,考核标准低,很多高校的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考核采用教师课堂考核、看实验报告的形式进行,这种考核形式缺乏公平性、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将实验教学的真实效果和水平展现出来[4-5]。
2 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的发展对策
导致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质量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找到影响运动人体科学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真正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在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改革中做到有的放矢。
2.1 转变教学发展观念,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实验设备
传统的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对此一方面我们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对体育专业纯社会属性的错误认识,加大对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經费投入,增加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提高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硬件的硬度;另一方面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事实,提升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做到理论联系、指导实践,实践印证、提升理论[6]。
2.2 优化实验室及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模式
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而很多高校的实验室设置皆以课程设置为依据,从而导致实验室管理相互独立、设备重复购置、教学内容单一等现象的出现,这不仅加大了实验室管理难度、浪费了有限的实验教学资源,更限制了设计型、综合型、拓展型教学实验的开设。对此,应加强各独立实验室的管理,建立研究中心,对教学设备、教学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配,以及及时更新实验教学设备、改善实验教学环境;不断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减少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实验的开设,增加设计型、综合型、拓展型实验的开设。
2.3 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教师的素质是提升实验教学质量的关键。首先,增加专职实验师资数量,保障合适师生比;其次,提升实验人员地位和待遇,在晋升和职称评定中应该公平对待实验人员;再次,增加实验人员进修交流、培训的机会,以提升业务水平;最后,选择学科、专业、学术带头人参与实验室的管理,以起到带头作用,另选择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研究生充实实验教师队伍。
2.4 建立完善、有效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综合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建立相对独立的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课程,如《运动人体科学理论与实践》《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原理与方法》等更契合现代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将实验教学设置独立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再采用简单而统一的看实验报告的考核形式,让学生从心底重视实验教学,对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考核评价形式,如随堂考试、操作考试、书面考试、期末考试,同时建立科研加分机制,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全面把握实验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3-6]。
3 结语
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分析,结合当前高校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类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视度不够、教学观念滞后、经费投入不足、设备简单落后、实验室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师资矛盾突出、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提出转变教学发展观念,加大经费投入,增加实验设备;优化实验室和教学内容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引进、培养专业实验人才,加强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有效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2] 陈华.关于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几点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83-85.
[3] 李欣.普通高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32(2):105-107.
[4] 金佳,顾兵,肖寒贫.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运动,2012(41):96-97.
[5] 王莹,袁健.安徽省体育院校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的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08,10(3):113-115.
[6] 周学兰,张新定,吴华.高师体育院系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