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兰
摘要 分析了目前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进行适度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建议,强调开展节事旅游、创新旅游商品、开展体验式展销等策略,旨在促进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关键词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 F59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4-0174-02
Study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Zaozhuang City
FAN Xiao-lan (Zaozhuang Vocational College,Zaozhuang,Shandong 277000)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Zaozhuang City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an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protective tourism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carry out the festival tourism,innovative tourism products,carry on the experience type exhibition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Zaozhuang City.
Key words Zaozhuang City;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Protection;Tourism development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截至2016年,枣庄市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大量民间传说、鼓吹乐、戏剧、手工技艺等传统民间文化在枣庄市长期传承、保护下来,保留了大运河文化特色,风韵独特。当前,枣庄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开展了大量工作。枣庄市探索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新路子,在促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中性展示、生产性保护、经营性传承,以及推进非遗展示、交易的常态化与品牌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2006年4月枣庄市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组,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活动与培训,定期开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情况及传承人履责情况督导,建立健全了国家、省、市、县4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项目传承人体系。虽然枣庄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实践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笔者通过分析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如何通过旅游产业化发展,促进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 问题的提出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利用亟待加强 枣庄市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很深的文化历史渊源及非常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几年来虽然已挖掘整理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拥有了国家级项目,但与先进地市相比,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开发利用上,特别是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经济的融合发展上还有一定距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转型的需要。尤其缺乏类似潍坊杨家埠年画、风筝等在全省、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影响巨大的品牌。
1.2 后继乏人,生存濒危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仍然存在后继乏人、生存濒危的状况。现有传承人年龄偏大,平均年龄在65岁以上,且不少老艺人身体状况令人堪忧。因收入偏低、掌握技艺时间长等原因,年轻一代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不高。如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伏里土陶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刺激与心灵震憾,但是伏里土陶行业目前处于资金、人才缺乏的双重困境,有限的市场空间难以吸引更多年青人从事这一行业,小土窑的生产方式难以持久,急需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和更有力的保护。
1.3 社会宣传力度不够 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宣传上,枣庄市走在了全省的前列,但是仍未达到广泛普及非遗知识,特别是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程度。目前不少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仍了解不足、关心不够,甚至有不少教师、学生不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缺乏研究队伍及研究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较少。
1.4 经费保障机制不太完善 虽然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但有些落实不到位,特别是市级以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费、带徒补贴、医疗补助费等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利用方面的投资还需进一步加大。
1.5 法制体系不健全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部分粗制滥造产品充斥市场,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声誉。
2 开发对策研究
针对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就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保护性旅游开发。而使非物质文化走向市场的主要方式是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
2.1 开展节事旅游 枣庄市通过举办文化节会等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枣庄市相继举办了墨子文化节、奚仲文化研讨会、端午节龙舟邀请赛、贺年会、美食节、微山湖湿地红荷节等各类节会活动,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载体。特别是2012年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枣庄举办,以“促进非遗保护、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高层论坛、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奠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及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这些节事活動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丰富和提升了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2]。
2.2 创新旅游商品 传统手工技艺需要在发展中传承创新,以创意设计介入传统手工技艺的应用和开发,既要保证传统手工技艺的审美意蕴与形式语言特色,又要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发达国家,旅游纪念品是遗产地最主要的旅游收入来源。一般来说,遗产价值品位越高,其纪念品应越具有独特性,越有市场吸引力。要在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上下功夫,聘请专业机构或专业人才设计。如可以把戏曲中的人物及词句等镌刻在扇子、茶杯、笔筒、微雕等纪念品上,还可以把戏曲人物印到衣物上销售。依托优秀项目,枣庄市薛城区重点开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制作了《车祖奚仲造车剪纸集》《铁道游击队剪纸集》,并开发了邹坞面塑、竹雕、洛房泥塑纪念礼盒、庞庄麦秸手编、民间缝绣、张范剪纸、石雕、巧姐柳编、鲁南大鼓、金马花席等系列文化产品,在为旅游者的行程增添乐趣的同时,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提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旅游产品的底蕴及内涵[3]。因此,在做好传统文化原汁原味保护的同时,更要做好产业化的创新发展。
2.3 依托旅游演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通过传承人的舞台化表演、载体化的表现,再融入遗产存在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得以展现,依托的景区、景点应是实景。如古镇周庄原创水乡实景演出的 《四季周庄》是我国第一部呈现江南原生态文化的水乡实景演出。当然,旅游演艺要有特点、有质量。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旅游演出的节目要不断创新与改进,做到内容新颖、形式多样,令游客耳目一新,流连忘返。面对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环境,改变依托政府的发展模式,迅速关注新的消费潮流及热点,才能在新的市场中拔得头筹。
2.4 博物馆展示 台儿庄古城的重建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有效载体。台儿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非遗集中展示区位于台儿庄古城内,南起船形街,北接箭道街,西连台湾街,全长1 km,设特色商铺436间,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永久入驻。古城内建设了大小博物馆、展馆100多个[4]。台儿庄古城已引入了柳琴戏、运河大鼓、鲁南皮影、伏里土陶、曹县面人等6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鲁南皮影、运河大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古城内定期演出、展示、传播非物质文化。因此,要依托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枣庄基地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聚集,努力打造富有枣庄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2.5 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 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筛选5~10个有发展潜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优选并给予启动资金支持。在抓好台儿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基础上,再创建2~3个集生产、展示、体验、传习、交流功能于一体的非遗集聚区。以台儿庄文化产业园为龙头开发和生产有地方特色、主题鲜明、适销对路、能代表旅游形象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纪念品,把对文化产品的鉴赏、体验、消费纳入旅游内容,建立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特色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纪念品购物市场[4]。
2.6 体验式展销 体验经济要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利用转化成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注重旅游企业与游客之间的互动及游客之间的互动。文化展示向互动、开发的动态形式转变,设置互动项目,让游客零距离接触展品,把参观变成一种交流与娱乐活动。在旅游开发中,可以将物质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到一起进行开发,以吸引游客。如在台儿庄古城景区内设柳琴戏和山东琴书表演小舞台;在滕州市龙泉寺、青莲寺、白云寺等举办大洪拳武术演习,并让游客参与其中,不但提高遗产地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和内涵,而且能弘扬传统文化[5-6]。
3 结语
对于有市场前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枣庄各级政府要引入市场机制,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支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打造具有鲁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经济融合发展高地。
参考文献
[1] 王凤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 霍媛媛.以旅游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城市转型[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 万照广,杜弘善.薛城:擦亮古薛“非遗”光泽[EB/OL].(2016-06-14)[2016-10-07].http://www.ln632.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231.
[4] 佚名.百度百科:台儿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EB/OL].[2016-10-07].http://baike.so.com/doc/4912597-5131240.html?sensehide=1.
[5] 阚如良,王桂琴,周军,等.主题村落再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108-112.
[6] 刘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研究:以秭归屈原故里端午节为例[J].云南地理環境研究,2014,26(4):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