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居 张建宇 仲召亮 王文杰
摘要 [目的]明确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资源。[方法]采用实地踏查、采集标本、拍照和室内鉴定等方法,针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开展初步调查。[结果]共采集大型真菌标本300余份,照片700余张,已鉴定出2个亚门5纲9目29科74属,共147种,其中食用菌和药用菌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77.55%。[结论]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真菌资源,对大型真菌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種质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 S718.81;Q93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7)04-0001-05
Macrofungi Resources in Liang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Adjacencies Area
DU Hong-ju1,2, ZHANG Jian-yu1,2, ZHONG Zhao-liang1,2,WANG Wen-jie1,2*
(1. 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Plant Ec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2. 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Jilin 13010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macrofungi resources in Liang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adjacencies area. [Method]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macrofungi in Liang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adjacencies area were investigated by field survey,collection of specimens,photograph and loboratory identification. [Result] A total of 147 species of macrofungi were identified from 300 specimens and 700 photos collected in the area,belong to 74 genera, 29 families, 9 orders, 5 classes in 2 subphyla.Dominant edible fungiand medicinal fungi accounted for 77.55% of the total.[Conclusion]The region is rich in fungal resources,which has significance o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macrofungire sources.
Key words Liangshu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adjacencies;Macrofungi;Investigation of germplasm resources
大型真菌是指肉眼可见、能够形成大型子实体的一类真菌,通常指蘑菇或蕈菌。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大型真菌是菌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属于树木先锋分解者,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菌物开发中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1-2]。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小兴安岭国家东北重点天然林保护区域,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地貌是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基本构造格局,具有较复杂的山区地形。该地不仅有独特的森林资源,还有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对大型真菌进行调查,可有效摸清该地区大型真菌的种类、分布及利用现状。近些年,大型真菌的研究迅速发展,但是针对小兴安岭地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调查的报道较为匮乏。笔者调查了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以期为该地区生态保护和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通过实地踏查、采集标本、拍照和室内鉴定等调查方法,采用国内外普遍使用的Singer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真菌资源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仔细观察林地、倒木、活木、落叶层、腐木等各种生境的大型真菌,拍不同角度和简单解剖的照片5~8张(包括大环境、微环境、俯拍、侧拍、反面拍、简单解剖等),并记录其气味、颜色、子实体等特征。采集样本时认真记录植被、坡度、坡位等。最后,查阅相关文献,综合分析[1,3-9]。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势科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优势科见表1。由表1可知,白蘑科数量最多,达38种,其次是多孔菌科31种,红菇科12种,侧耳科9种,鬼伞科7种,鹅膏菌科、蜡伞科和灰包科各5种,共112种,占所有种数的76.19%,是该地区的优势成分。其余21科共35种,占总数的23.81%。
2.2 生境分布特征
采集的大型真菌按其生长环境分为4个类型,主要是森林生态环境中的林地、枯落物、死木、活立木。
由表2可知,生于活立木上的真菌有29种,占总数的19.73%,多为多孔菌科、革菌科等,大多具有木腐作用和药用价值。生于死木上的真菌50种,占总数的34.01%,主要是白蘑科、多孔菌科、革菌科等类群,大多具有木腐作用。生于林地上的真菌共71种,占总数的48.30%,主要是白蘑科等,多可食用,部分有剧毒。生于枯落物上的真菌6种,占总数的4.08%,该类群较少,基本全是白蘑科,具有药用价值及分解枯落物的作用。
2.3 类型评价
根据真菌主要经济价值,对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大型真菌种质资源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在已鉴定出的147种真菌中,具有食用、药用价值的种类较多,达114种,占总数的77.55%;具有木腐作用的共40種,占27.21%;应用未明的有19种,占12.93%;外生菌根菌和毒菌种类较少,占8.24%。
2.4 真菌资源名录
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真菌资源名录见表4。
3 小结与建议
该研究表明,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食用兼药用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已鉴定出的真菌种类中,以食用和药用占绝对优势,占总数的77.55%,另外一些其他价值的类群虽然种数较少,但也不容忽视,如毒蝇鹅膏菌、豹斑毒鹅膏菌等有毒菌,一旦误食,会有生命危险。
今后应进一步规范大型真菌在生态旅游和生态服务功能中的应用。随着森林全面禁伐,林下经济开发成为国家提倡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大型真菌资源的规范化开发也应备受关注。一直以来,除了木耳、灵芝等知名大型真菌被市场化利用以外,林下大量的真菌资源处于“浪费”的状态,许多药用真菌得不到有效开发,另外,少数被当地居民熟知的种类被掠夺式开发,导致野生资源数量逐年下降。因此,作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区,应加大真菌知识的宣传,加强科学研究,增加可利用种类,加强大型真菌生态旅游和经济产品的开发。
该调查仅为凉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及毗邻区夏季大型真菌概况,由于受到标本、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尚不能代表所有的真菌状况,其他季节的真菌种类和资源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在未来调查工作中应该选择代表性的区域和林分设置固定样方,定时核查各季节真菌资源,摸清该地区大型真菌种类,探究不同林分对大型真菌的影响及其生态分布与所处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开发新的食用、药用真菌资源,对其进行人工驯化,弥补部分野生真菌逐渐灭绝的危险,可为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研究开发和生态资源监测的保护机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邵力平,项存悌.中国森林蘑菇[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7.
[2] 姚发兴.罗田天堂寨大型真菌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607-15608.
[3] 刘旭东.中国野生大型真菌彩色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 余涛,王伟.内蒙古大兴安岭大型经济真菌[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
[5] 黄年来.中国大型真菌原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6] 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 张光亚.中国常见食用菌图鉴[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9.
[8] 陈康林,卯晓岚,黄明达.中国抗肿瘤大型药用真菌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9] 大自然博物馆编委会.蘑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