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存
农历丁酉年正月初七(西元2017年2月3日)立春。
“迎春的娃娃,打春的鸡”,按照本地习俗,在立春时,家里的老人会把平时积攒的好看的碎布头拿出来缝制“迎春鸡”。鸡身是用一整块布缝制而成的,里面填充着棉花,鸡冠由红布所制,鸡的眼睛是一小块白布剪成的圆形,再配上几粒辣椒种子用线缝在鸡头附近,缝在鸡身另一侧的带有图案的碎布条就是迎春鸡的尾巴了。
戴“迎春鸡”的风俗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及河南一带盛行,传说这种风俗跟天花病毒的传播有关。解放前医疗水平低下,预防天花的“接种疫苗法”还没有出现,小孩子“出天花”只好用偏方治疗,但常会留下永久性的疤痕,造成终生遗憾。春季是天花高发期,那时老百姓比较迷信,一旦孩子因出天花而发高烧或者昏迷就会认为是鬼魂附体。传说有位母亲突发奇想,为了预防天花,她在打春前夜为儿子缝制了一只布公鸡,第二天将其缝在孩子的衣袖上,祈求能够驱邪祛病,保佑孩子健康。结果很快在母亲们中间传播开来,并进行了“升级改造”,鸡的数量由一只变成了一对:公鸡的嘴下坠了一串黄豆粒儿,代表脓疱,寓意雄壮的大公鸡把脓疱痘痘吃光;母鸡的嘴下坠着一串红辣椒种子,寓意孩子像火红的辣椒一样茁壮成长。
有的地方刚进腊月,家里有孩子的婆媳便从针线筐里翻捡出平日做棉袄、棉裤裁剪下来的花布头开始缝制“迎春鸡”,有的还特意请未出嫁的姑姑给孩子缝制。遵循“男左女右”的传统,一般男娃的“迎春鸡”缝在左边的袖子上,女娃的“迎春鸡”则缝在右边的袖子上。縫在衣袖上的迎春鸡要一直戴到正月十六,母亲回娘家时将其扔到河里,让水漂走——河水长流不息,喻长命百岁之意。
传说自有其道理,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都和立春有关。立春,有的地方又叫“打春”,所以“迎春鸡”也叫“打春鸡”。“打”字比起“立”字更通俗、更形象生动。其来历大概可追溯到唐、宋两代,据北宋仁宗颁布的《土牛经》载,旧时官府要在立春的前一天迎接用泥做的春牛,并将其放在衙门前,立春日用红绿鞭抽打。春牛的制作很有讲究: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同时柳条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24个节气。“打春”之说便是从这鞭牛的风俗而来。
春打六九头,五九尾。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的正月,标志着冬季的结束和春季的开始。民间有“立春大似年”之说。据《礼记·月令》记载:周天子立春之日亲率公卿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汉书·郊祀志》:迎春祭青帝、句芒,百官衣皆青。自秦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红公鸡,绿尾巴,叼痘痘,嚼花花,保儿不生痘花花。”长辈们一边在孩子的袖子上缝公鸡,一边唱着古老的歌谣。给孩子戴“迎春鸡”的风俗之所以延续至今,主要还是因为“鸡”与“吉”同音吧。“打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在“打春”这天戴迎春鸡取其吉祥之意,也象征孩子从小“吉”星高照,一年万事大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