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汝常
(三亚学院 人文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创意写作:一次从理论到实践的决绝转换
冯汝常
(三亚学院 人文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创意写作打破了传统写作理论教学的两段论,其创意思维及工坊式课堂的教学,不仅把理论与实践合二为一,而且更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够激发参与学习写作者的创新思维。理论混合实践的混合式方法,多重创意激发促进了参与效率的提升,为充分互动与反馈提供了可靠保障,在这一点上,它实现了与传统理论学习方式的决绝分离,转换为一种全新的尊重个体思维的创新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学、做的合一。
创意写作;工坊式教学;混合互动;思维创新
传统写作课程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之后的写作练习则可以视为理论的部分检验。创意写作则不然,从“作家是可以培养的”等理念和写作课的工坊式课堂来看,它把理论与写作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不仅创新建构了混合式课堂,而且,也实现了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的决绝转换。
任何写作离不开写作思维的支持,创意写作亦然。既使是传统的写作思维,对于创意写作的开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写作思维活动是人类一种非常复杂的意识活动”,它是“由动力系统(写作兴趣)、操作系统(写作思维)和控制系统(写作审美等)三大系统整合协调的过程”,其中写作思维是一种“对某种社会心理现象不断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写作思维的启动又是在有效的动力的驱动之下激活起来的意识活动”,这说明它需要外在的激发;“没有这种有效的动力的驱使,写作思维的‘机器’是不能转动起来的,它永远是一堆‘废铁’。”[1]因此,调动写作者的学习兴趣以形成动力,激发写作思维就成了创意写作课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写作思维选取
毫无疑问,创意写作需要写作思维的支持。正如一位从事创意写作课程教学的作家所言,“创意写作课程很容易遭遇的困扰——是关于‘创意’这个话题根本没得可讲。”[2]创意写作真正需要教授给学生的除了创意外,还必须让学习者掌握必要的写作思维。
进行创意写作教学或进行创意写作,要思考的问题之一是创意写作的写作思维要从哪里发现。既使是人们常说的“头脑风暴”、“发散思维”等所谓的创意思维,也只是一些宏观的指导,具体的写作思维必须有其来源或发展形成史。
在创意写作的创意思维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写作理论与文学创作中的神话思维、民间故事结构理论、叙事功能等理论在其理论形成过程中对文学创作发生过深远影响,认为其对创意写作思维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而创作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文体思维、成文思维、赋形思维等同样也对创意写作思维形成支持。
在进行写作教学前,我们就有关创意写作教材与教学活动进行过调研。我们发现专门进行创意思维培养或指导的教材很少,甚至在一些教材中缺失。如《创意写作大师课》的第一部分目录:
第一部分寻找灵感
1.它始于(别人的)文字
2.回忆与恐惧
3.孤独和梦境
4.构思
“年龄25-50岁,生活在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一二线城市,已经进入职场,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群”—— 这是爱彼针对这款腕表的受众所提供的基础人群画像。据了解,腾讯还在此基础上,联合京东大数据能力,为品牌在重点城市增加了包含高档车、高级腕表、高级珠宝等高端兴趣的人群定向,并加入手机价格、学历等筛选条件,作为用户购买力水平的参考。针对在爱彼历史投放的广告中有过正向互动的用户,也进行了精准再营销,实现更佳转化。”
5.遇见你的人物
6.他们会怎么做?
7.他们想要什么?他们需要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复杂?
8.他们的身份地位是什么?
9.镜中的人物
10.让他们说话
11.故事交给他们了!
12.背景:在哪里?什么时候?
13.叙述视角:谁在讲故事?
14 要不要事先安排好情节?[3]
我们知道创意写作有一句著名的话“说出你心中的故事”,但是,实际上创意写作并非如那些介绍创意写作的教材所言“一只鸟接着一只鸟”[4]那样简单,创作必须遵循应有的思维,很难想象,胡言乱语也能创作出适合阅读的作品。
据此,根据创意写作课程的需要,结合我们学校所在的海南区域性需求,在具体课程进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神话思维以使学习者能够利用与拓展神话故事进行创作,选取民间故事结构理论以使之有情节发展的构思意识,在叙事功能与文体思维等理论中,强化学习者对散文体(非韵文)虚构性、文体特征等方面的有意遵从。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成文思维、赋形思维等理论同样也对创意写作思维形成支持,使进行创意写作的学习者从有意的创意写作学习逐渐转化为习得性写作思维的惯性遵从。我们课程的实践也证明,进行写作思维的学习,对于创意写作是失分必要的。
(二)创意思维激发——创意写作的写作指导之法
正如前文所言,“没有这种有效的动力的驱使,写作思维的‘机器’是不能转动起来的,它永远是一堆‘废铁’。”[5]因此,仅仅具有写作思维对于创意写作来说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激发创意,以写作思维引领,才能使写作者进入创意写作状态。那么,如何进行创意激发呢?实践教学中,我们从以下方面进行激发:
第一,写作话题激发。写作思维的创意激发,我们经过教学小组研究,决定选取学习者比较关心的新闻话题作为激发创意思维的突破口。比如刘翔退役这个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发布者刘翔没有选择传统媒体,而是以《我的跑道、我的栏》为题发出了长微博,宣布退役。这个微博的写作具有一定创意,不仅仅在于它将新闻消息写出了散文化的抒情表达,而且微博中的“十大感谢”显然也是有感而发。从《我的跑道、我的栏》这个微博标题,到行文的语言表达,刘翔宣布退役的微博,展示了与众不同的写作创新。用这个话题中的创新,激发学生对创新表达的兴趣,引起了他们创作思维的创新。教学实践验证了这个话题对于创意思维的激发是成功的。
第二,神话故事激发。创意写作需要多方面汲取思维营养,而文学创作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以其不可复制的原创成为后世景仰的经典,而且历经千百年的传播已经转化为世界普存的文化基因,用神话传说故事及其蕴含的神话思维、巫术、民间宗教与独特的民间故事叙事特征等作为创意激发,可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兴趣,引发创作欲。
第三,影视图片与视频。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他们被称为读图一代,采用其喜闻乐见的影视视频与图片,以更加刺激视听感觉的直观方式激发其创意写作,是一条可行之路。据此,我们选取了《汤姆和杰瑞》、《阿凡达》、《仙剑奇侠传》等影视视频或图片在课堂展示,以触发学生的创作思维,点燃创作激情。
创意写作的指导是创意写作课程非常关键的一部分,而激发兴趣是“驱动”写作思维的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创意写作教学就很难取得成效,因为只有调动学习者的参与即“出席”,才有可能引领他们进入创意写作,此正如伍迪艾伦的那一句名言:“80%的成功来自出席。”[6]从选择写作思维到激发写作思维的过程,虽然只是创意写作教学中的一个基础环节,但是,它担负着创意写作理论教学的核心部分,与实训指导、反馈等联结一体,共同构成了创意写作教学的完整形态。
(一)突破常规的实训模式
与大学传统的写作理论课不同,创意写作课程多是采取理论+实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尝试中,课程的结构被划分为“创意微课+学生互动+实训指导”。其中的实训也与传统课程的写作练习不同,主要表现即时实训与延时实训两种模式。
两种实训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互动性。“互动式教学(Interactive Learning)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互动式学习(Interactive)是学生通过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分析和理解研究的问题并获得体验。”[7]互动性的特征,把写作实训置放于一个动态的过程。
再说两种实训模式。
顾名思义,即时实训是课程过程中伴随创意写作激发,以写作思维为引擎而开始的现场写作,通过课程导师的指导、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以达到完成初步写作、提高改正不足、实现写作进步最大化的一个过程。它与传统课程写作练习的最大不同在于教师不仅是理论教育者,而且必须参与实训指导的整个过程;学习者不再是单一个体进行写作训练,而是个体与小群体之间的互动提高。
与即时实训相辅相成的是延时实训。它既是指与即时实训相联系的、延续的一种超过课堂授课时间后的写作实训,也是指可以完全独立于课堂之外的由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课外单独实训。在以往信息不发达的教学环境中不能实现的这种模式,在今天的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支持下,就可以实现这种延时的实训模式。在延时实训模式中,教师的指导不再是面对面的或者以书信那种迟滞的指导,而且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对进行创意写作的学生进行及时的“遥控”指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互发信息,互相交流,使学习时间获得延长,使学习者互动的空间得以拓展。
在我们进行创意写作教学的探索过程中,两种实训模式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果把课程教学的即时实训比作线下教育的话,那么,延时实训就是线上教育的翻版。但是,这个延时实训绝对不是简单的课外实训,它还有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比如,我们在进行“海洋文化创意”写作课程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不仅采取了即时实训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根据理论授课以及提供的有关海洋文化的关键词等进行写作实训,而且在延时实训阶段,我们还安排了全班学生一起去崖州湾附近的天涯海角景区实地考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第一手资料及创作的直观感受。如此,我们将延时写作的时空极大拓展到远离教学环境的现实的场景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实训效果。
(二)多样化的实训评价法
由于创意写作的开放性,它的评价方法不应是单一式或表现出限制性。针对即时实训与延时实训两种以学生创作为主的写作实训模式,在实训效果评价上应该体现出公平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
首先,反评的评价方法。以往的学习评价权掌
H193.6
A
(2017)01-095-04
2017-05-12
本文为海南省教育厅课题“创意写作实训孵化研究”(hnjg2015-58)项目成果之一。
冯汝常(1965-),男,河北大名人,博士、教授,从事古代文学、创意写作、应用写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