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刚
(黑龙江省巴彦县龙泉林场 黑龙江巴彦 151809)
摘要:森林经营问题是林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林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这一问题可以被看作是促进这一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从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来看,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国家的一大重要基本国策。在对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落实的过程中,森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挥,就成为了我国林业经济的一种发展目标。
关键词:森林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发展措施
1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
在对森林经营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对我国林业的发展现状问题进行了解。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林业发展历程可以被分为3个阶段。其中,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期这一阶段,可以被看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林业发展第1段时期,在这一时期,受到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出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原始森林的砍伐,成为了这一时期林业工作的主要特点。大跃进期间,全民大炼钢铁的举措,更是给我国的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国家主要领导人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有所关注以后,退耕还林政策等法律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林业经营工作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治环境。
2.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的重要性
基础建设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林业资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林业资源被大量砍伐,导致一些地区出现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资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一部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做到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资源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原材料之一,可以有效避免沙尘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林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国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森林资源以及林业资源的使用情况已经大大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范围,长此以往,人们的正常生活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和林业资源,努力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提升大气质量。经过光合作用,森林里的植物可以吸取二氧化碳,释放大量的氧气,降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因此能够有效控制和削弱温室效应。(2)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降低噪声污染。森林可以有效地削弱噪音的传播,从而与利于降低噪声污染。(3)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预防洪水灾害。森林作为一个天然水库,不仅可以吸收一些雨水,还可以预防洪水灾害。并且森林因此发挥调节作用,加速水分循环,增加降水量。(4)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遏制沙漠化的出现。森林可以起到防护网的作用,降低沙尘暴的风险,以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5)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预防水土流失。因为森林中较高的植被覆盖率,所以森林中的土壤都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水性,再加上森林中树木的发达的根系,以及植被和枯叶笼盖在地表上,因此可以有效地预防水土流失。(6)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有效地保护生物。森林里的树木是动植物种群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保护森林资源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发展,也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说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有效地保护生物。
3.对林业资源进行管理的建议
3.1保护生态系统、杜绝乱占林地、乱伐林木事件发生
要想保护生态系统稳定,就要强化对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与此同时,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把提高森林的覆盖率纳入各地政府的硬性指标范围内,将定期检查和年度检测落实好。对于一些毁坏森林的事件,特别是乱占林地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惩处,并建议检察监督机关及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强势介入,加强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避免林地遭受损失。
3.2以林养林
林农种树得不到采伐,以后就再也不会投入资金到林业生态建设中去,因此积极引导林农对种植的树木不断采伐更新,杜绝破坏生态系统的采伐。积极引导林农发展既不破坏森林资源又使森林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涉林产业,如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竹荪产业等,让林农得到既有的经济利效益,又使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使得生态环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另外积极引导开展森林旅游,从政策上加大森林旅游的支持力度,并辅予资金进行扶持。
3.3将林业资源的数据库不断地完善
在当今的社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脱离数据的支持,而林业资源的发展也是这样。所以,将完善的数据库建立起来,进行数字化的管理,从而使工作效率不断提高。在管理林业资源时,通过对林业数据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这样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森林资源及排除森林安全隐患。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看,这样能够推动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3.4对林业管理体制进行优化
在构建以全社会兴办林业为核心的林业发展体系的过程中,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开展,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措施,但是從这一机制的实施情况来看,我国目前只有在每年的 3 月 12 日(植树节)当天才会进行义务植树活动,从活动的开展情况来看,这一活动,已经表现出了流于形式的特点。为了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将植树造林问题纳入到与之有关的各个机制之中。已经成为了林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满足工业生产领域对木材原料的需求,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为核心的森林经营机制,针对二者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国家需要建立不同的管理措施。
3.5适当调整林业产业布局
生态与经济相结合,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鼓励实行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得的运作模式,如林草间作、乔灌混交等兼作模式,增加收入,保护生态。造林地规范化与多样化,来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如将林区打造为景观或度假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收,多样化的造林不仅保护了生态,也从多方面提升了森林的经济效益。适当的调整林业产业布局,让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保证了森林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这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经营的有效途径之一,还需要挖掘更多的创新途径来更好的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培育技术是发展林业的基础,是基于林业发展规律形成的森林培养、繁殖、发展手段,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近年来,人们对林业发展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林业发展在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遭遇严峻挑战。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林业发展必须在保证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环境效益,要善用森林培育技术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唯有如此,我国的林业才能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的环境保护也才能够获得让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申时学.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6,05:206.
[2]陈晓龙.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8:116.
[3]杨媛媛.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林业产业,2016,11:192-193.
[4]葛虹池.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林业科技情报,2016,0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