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霖
摘要:本文论述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思想开一代新风,“六个导向”为组织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贯彻落实习近平用人思想使干部队伍活力大增。指出干部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之处,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导向”为标杆,着力解决“用什么人”、“怎样用人”、“为官不为”、和“接力棒”问题。
关键词:选人用人;六个导向;创新机制;活力大增;任重道远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选人用人问题是党和人民事业成效的关键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战略高度,就培养选举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新理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干部路线,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选人用人思想,为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提供了主要指导和根本遵循。
1 习近平总书记用人思想开一代用人新风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就是风尚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1.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标准与正确用人“六个导向”为组织和干部人事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确立了新标杆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好干部就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同时还强调:“要全面正确地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正确用人导向”。好干部标准和用人“六个导向”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注重选拔政治坚定、原则性强、清正廉洁、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干部;要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注重选拔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要树立崇尚实干的导向,注重选拔求真务实、默默奉献、不事张扬的好干部;要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注重选拔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干部,选拔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地方努力工作的优秀干部;要树立鼓励创新的导向,注重选拔思想解放、作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干部;要树立群众公认的导向,注重选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为人民造福,得到群众拥护的干部。
这“六个导向”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之间互为补充,必须综合应用,统筹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和以偏概全,它与党一贯坚持的干部标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出新的时代内涵,是干部自我修养的标准,是组织选人用人的衡量尺度,是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一支规模较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遵循。
1.2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创新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办法,为公道正派选人用人提供有效制度遵循
习近平指出:“把好干部选用起来,需要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制度机制”。在其精神指导下,中央相继出台了有关选人用人管人的法规文件。
在选人上坚持五湖四海,任人为贤。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宽选人用人视野,这既是对我们做好选人用人工作的要求,也是指导我们公道正确选人用人的重要方法。选人的过程是遴选比较的择优过程,只有坚持大范围选人,才能遴选出最适合的人,选出老百姓最信服的人。坚持五湖四海,要敢于打破地域、身份、学历等方面的束缚,破除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在更大的范围内发现和选拔干部。要坚持从多数人中选人,从优秀中选合适的。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自2011年实行以来,今年已是第七年。中央机关公开选调也在2014年首次开展的基础上,继续试点。公开遴选和公开选调公务员,彰显了中央在干部工作上坚持“五湖四海、任人为贤”的决心。
在识人上坚持科学考评。习近平强调,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必须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要正确把握干部实绩与票数、分数的关系,不能简单以票取人,更不能以分数取人、简单用考试来选干部。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要看发展又要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要切实把干部的官德人品、能力素质和发展潜力看清楚,掌握准。切实防止考察干部中的主观性和片面化。
在选人用人程序上坚持规范运作。习近平强调,要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权力运作方法和程序,加快建立选人用人失误失察责任追究制度,用严密的程序和刚性的責任把人选准用好。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民主质量,科学确定参加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的范围,合理对待民主推荐票数,严防助长“老好人”思想和拉票串票等不良风气,不能让敢抓敢管的干部和埋头实干的老实人吃亏。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决策质量,党委领导要强化民主决策、集体决策意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要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监督质量。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完善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在用人上坚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习近平指出,好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还是没有好干部。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求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只有这样,才能使大批好干部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才能使大家的聪明才智充分释放出来。
1.3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领导干部当好“伯乐”,切实肩负起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选贤任能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指出:“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识人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各级党委领导要深刻领悟,自觉实践这一要求,切实肩负起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选贤任能的历史责任。
一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强调,公道正派源于党性。我们共产党人掌权用权,最重要的是要出于公心,做到公正处事,公道用人。各级领导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严格按政策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不拉帮结派,不搞小圈子,要时刻把公道正派放在心中。做到公道正派选用人,坚决反对任人为亲,坚决反对找关系、跑门路,坚决反对打招呼、递条子,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带头营造风清气正选人用人环境。二要把握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任能为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树立注重基层、注重实干、注重老百姓公认的导向。三要胸怀宽阔。习近平指出,境界决定眼界,胸怀决定视野。强调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出发,扩大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广开进贤之路,不拘一格选人用人。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政治家的风度,摒弃一切成见选人,超脱自我选人,不计个人恩怨选人。不管是哪一任领导手上培养使用起来的,不管与自己的关系亲疏远见,不管对自己是否有过意见,只要符合好干部标准,都同等对待,放手使用。要爱护人才、包容人才,对哪些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但容易得罪人的干部,更多为他们说公道话,对哪些能做事、敢担当但有棱角、有个性的干部更多包容他们,对那些年轻有锐气但还需要历练的干部,更多压担子多帮助。
2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人思想使干部队伍呈现朝气蓬勃
习近平总书记用人思想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极大地推进了各地干部制度的改革,各地组织工作和干部队伍活力大增。以安徽天长市为例,天长市是一个无资源、无区位优势的农业市,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2016年底,国民生产总值达318.3亿元,财政收入达41.3亿元。经济实力列安徽省第五。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名次逐渐靠前,2015年名列全省第四。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科学发展百强县。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天长市委正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选人用人思想,得益于一批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广大干部队伍。
2.1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提高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行力
该市紧紧围绕建立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干部队伍要求,和省委关于干部选拔任用“五个褒奖重用、五个警醒惩戒”要求,坚持把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放在选人用人第一位,积极改进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行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制度,发挥好各年龄段干部积极性,从动议到酝酿、讨论决定,充分发扬民主,确保人选经得起实践、群众的检验。坚持看担当、看作为、凭实绩用干部,引导干部把注意力放在发展上,把精力用在工作上。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廉洁从政“五不”承诺活动。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进行“五不”承诺,各镇(街道)、市直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撰写实践报告,签订承诺书,在相关会议和公开栏公开践诺事项,接受社会评价和监督,同时还开展镇(街道)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活动,相继出台了《关于重申严禁镇干部“走读”的通知》、《镇干部住夜值班八项规定》、《镇(街道)领导干部作风和实绩考核暂行办法》。通过承诺、考核和监督,不断强化了领导廉洁从政意识,勇于担当意识,也树立天长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形象。
2.2 规范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推进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严格遵守干部选拔任用的动议酝酿要求,支持组织部把好初始提名关。坚持市委书记、副书记和分管组织、纪检的常委共同酝酿,反复推敲。市委主要领导不搞个人说了算,不指定要求组织部提出人选。在镇(街道)和市直单位正职人选动议阶段,组织部提出人选建议后,由市委主要负责人充分征求市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和市纪委领导的意见,达不成共识就放下来。对其他人选的动议,由组织部充分听取单位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市分管领导的意见,再提出方案。方案形成后,报滁州市委组织部预审。在民主推荐和考核环节,仅可能扩大范围,特别注意把单位和系统内的“两代表一委员”纳入其中。酝酿中还重视征求市纪委意见。加大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和平时考核。年度考核都是从市纪委、组织部、宣传部和政法委等单位抽调专人组成考核组,确保不漏一个单位一个在职干部。对镇(街道)领导班子和成员突出作风和实绩考核。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树立以实绩评优秀、定升迁、论奖惩的选人用人导向。自2013年以来,提拔重用的364名科级干部,有261人曾被评为年度优秀干部,还有117人被市委政府记为三等功,依据考核情况,抽调40多名干部到市招商、拆迁、维稳等一线任职挂职锻炼,选派15名年轻干部开展“双向挂职”,选派3名镇(街道)干部到江苏六合挂任同级领导职务,对15名不适宜现职领导干部进行职务调整。
2.3 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该市立足实際,探索建立干部监督体系,出台了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干部监督管理,有效预防科级干部“带病上岗”和“带病提拔”,有力提升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认真执行了干部考察预告、任前征求纪检部门意见、领导干部任前公示试用期等干部监督方面的制度。建立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现处理。2015年按照抽查对象全覆盖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确定了91名科级干部作为核实对象,其中正科52人,副科39人,县级副职后备干部16人。对填报与核实内容出入较大的19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函询。开展违规办理和持有因私出国(境)证件专项治理工作,重新登记备案1908人,集中收缴保管131名科级干部的140本因私出国(境)证件。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力度。2015年对9名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9名领导干部开展了离任审计。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开展“带病提拔”倒查工作。去年对上级组织部门反馈的拟提拔2名人员信息逐一调查核实,明确其中1人为“带病提拔”倒查对象,并对其选拔任用过程进行全面自查,未发现相关人员存在渎职行为。出台了《关于开展干部谈心谈话活动的意见》,市委组织部定期与科级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同时结合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年度考核工作,反馈考核结果,指出不足,责令整改。
3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干部标准和用人“六个导向”,中央出台了相关制度规定,特别是严肃查处选人用人中的不正确之风和腐败行为,对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净化政治生态、优化从政环境上有了新的起色。各地在选好人、办好事、办成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中央的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与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还存在差距与不足。
3.1 选人用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在干部提拔任用方面,对选任对象的作风要求未提升到一定高度,“带病提拔”现象依然存在。有媒体梳理,前不久公布的十八届中央第九轮巡视36家单位整改情况中,至少有16个地方和单位提到整改和严防“带病提拔”问题,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还有多个部委对“带病”干部提拔任用过程开展倒查和问责工作。另外,报刊还隔三差五曝光少数干部违规违纪、顶风作案的案例。在全面从严治党、高压正风反腐之下,干部选任中一些明显属于违规操作的“显性病”大幅减少,但部分不易识别、颇具欺骗性的“隐性病”依然存在。表面上“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公示……”选任过程完整无缺,环环紧扣,一个不落,一个不少,“经得起检查”。实际上,不少程序不过是做样子、耍花枪,是为了掩人耳目扎扎实实的“例行公事”。在少数地方和部门,将党管干部原则曲解为“书记管干部”,只唯上、不唯实,把“落实主要领导意见”贯穿提拔任用的全过程,“领导点名要提”成了“通行证”“免检牌”,有了它,各环节就“一路绿灯”。考察大而哗之,考察谈话对象有时还是“精心挑选”,自然听不到“反对声音”。任前公示的内容“不全面”,发布范围“不对口”。有的掌握用人标准只看实绩,不看人品,“一俊遮百丑”。
3.1.2 在干部考察评价方面,考核评价机制不尽科学。现行干部考核机制不尽科学,缺少可操作性。现行考核多为定性考核,缺少量化考核,多为显绩考核,缺少潜绩考核,导致考核结果不科学、不全面,是有结果不敢用。另一方面由于一些领导干部的私心杂念,可能导致在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干部好不好,群众有公论,实践有比较,领导心里也明白,但在具体用人时,结果却与事业需要和群众期盼大相径庭的现象,是有结果不想用。有的考察存在“赶场子”的现象,搞集中性、突击性的考察,有的考察临时抽调人搭建“草台班子”,存在“外行”考察“内行”的问题等。
3.1.3 在干部监督管理方面,落实从严要求不坚决不到位。干部“带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与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不 完备,与责任不够明确,不能落实,难以追究有很大关系。对干部选拔任用作风要求缺乏制度保障,选人用人监督缺乏制度依据,导致对选人用人主体失去有效的制度约束。对干部选任监督的運作规则不明确,特别是对“为官不为”的责任追究上,存在责任不清,责任界定困难,在追究谁的责任、追究什么责任、怎样追究责任不明确。还有管理制约机制不够健全,忽视日常管理,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缺乏有效制度措施。
3.1.4 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对年轻干部培养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有的单位领导存在本位主义,不愿意把本单位优秀的干部和业务骨干推荐出来,更倾向本单位使用,只有本单位有空缺岗位,才会向组织部推荐,不注重入库培养锻炼。组织部门从后备干部库中抽调人员参加脱岗学习,到一线挂职锻炼,有单位领导往往以业务骨干走不开为由,使后备干部得不到多岗位锻炼的机会。在年轻干部使用上,畏首畏尾,求全责备,认为年轻干部缺乏经验、不成熟,“用而不果”。有的认为年轻干部今后的提拔机会多,“备而不用”。
3.2 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3.2.1 明确选人用人标准,建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导向机制,着力解决“用什么人”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正确用人“六个导向”,与党一贯坚持的干部标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出新的时代内涵,既为广大干部明确了个人努力方向,也为干部选拔任用提供了重要遵循。各级党委必须深入学习,深刻把握。重点要坚持“三个突出”:突出信念坚定、敢于担当。要对党忠诚,坚决听从党的安排,理想信念的大德上有问题,这样的干部不能用。敢于担当就是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干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突出务实肯干,群众公认。在实践中选人,看其经历和历练,有较好的工作实绩,在群众中选人,依靠群众选人,选群众认可的人。突出干净、廉洁自律。坚持选用品行好、形象好的干部。品行不端、逢迎拍马、私心过重、作风飘移、拉帮结派、投机钻营的人坚决不用。
3.2.2 明确选人用人程序,建立规范有序的运行机制,着力解决“怎样选人”的问题。选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动议、民主推荐,到考察、讨论决定、任前公示,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一个不能落,当中可以探索创新,但必须做好做实每一个环节。关键要把握好“四大环节”,织密用人过失防范之网。选人要“广”。“广”就是搞五湖四海、任人为贤,坚持多数人选人。沟通协商要“透”。“透”就是多听各方面意见,民主测评范围要尽量大一些,让知情人把情况说透,征询分管领导和所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也要征询人大、政协以及纪检、司法部门的意见。考察考核要“细”。“细”就是考察评价(包括考核)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考核指标的确定,征求意见人的选择,事先都要有方案。要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考察(考核)队伍,不断改进考察(考核)手段,坚持全面、历史、辩证看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要把从大事上看政治品德与从小节中察情操道德结合起来,把考察干部的现实表现与了解干部的成长历史结合起来,把考察干部岗位履职情况与分析干部发展潜力结合起来,把从日常工作能力素质与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看使命担当结合起来。既看取得的进步幅度,也看单位的起点;既看当前的建设水平,也要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切忌考察中的主观性、片面性和重“显绩”轻“潜绩”的现象。公示要“宽”。“宽”就是公示的内容要宽,发布的范围要宽。内容要宽,既要公示干部的基本情况,又要公示干部的工作实绩、业务能力及廉洁自律情况;信息发布的范围不能只停留在电视台和本单位内部,要把出生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以及有业务的单位考虑进去,增强公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3 强化选人用人监督管理,着力解决领导干部“带病提拔”和“为官不为”的问题。干部“带病”、“不作为”与任前审查、监管不到位、难以追究有很大关系。要从完善监督制度机制入手,构建干部监督管理体系,坚持监督执纪问责,让铁规生威,铁纪发力。习近平指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必须导致腐败,这是一条规律,组织培养干部不容易,要管理好,监督好,让他们始终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一是强化任前监督。建立干部实绩考核制,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完善任前公示和任职试用期制度。从严把关提拔任用每道程序,完善畅通信访、监督电话、实名举报、网站等监督渠道,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一旦查实,立即开展责任倒查,让“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得到褒扬,把“不善为”“无能力作为”的挡在门外。二是重视任中日常监督,严格违纪查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监督定期考核和考核结果的运用,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早提醒,早纠正,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极执行的行为,依据党纪政纪严肃处理,使“乱作为、不作为”的无法生存。三是把严格管理与关心支持结合起来。要爱护作风正派、锐意进取的干部,要把干部推进改革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与明知故犯的违法违纪行为区分开来,让敢干事、想干事的干成事。
3.2.4 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着力解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接力棒”问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必须常抓不懈。首先要提高对培养后备干部的思想认识。要打破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的桎梏,敏锐地发现人才,不失時机培养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并致力于常态化。其次要坚持高标准。要选拔在工作业绩突出的青年人才,要看关键时刻的表现,要全面正确地考察,用科学方法测评,用公道正派的人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人才。第三要在培养上下功夫。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决定年轻干部能否成长的关键。要创新教育培训方法,用制度督促年轻干部深入系统地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积极搭建实践锻炼平台,通过建立基层一线、服务一线、招商一线、企业一线、信访一线的培养平台和上挂、下挂、横挂等方式使年轻干部直面基层各种复杂疑难问题,着重提高年轻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第四要加大选任力度。千万不能备而不用,要成熟一个,以需选人,唯贤是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人用人重要思想的论述
[2]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10月27日
[3]中国共产党党内纪律处分条例,2016年1月1日
[4]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2014年1月16日
(作者单位:中共天长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