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
摘要:党的十八大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明确的指示和要求,诚信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有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诚信状况不容乐观,这种不乐观主要是体现在生活、学习以及社会各个层面中,需要我们引起注意,加强对现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构建有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途经和方法
诚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具有良好的诚信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个人素质。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代的大学生中存在诚信缺失的情况,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分析,针对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监督,以此建立和提升现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水平,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未来更好的发展。
一、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
(一)学习生活中不诚信的表现
大学生不诚信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当代的许多的大学生在进行学习中不认真努力造成在考试中进行作弊或是抄袭的行为。这种状况在现代的大学校园中时常发生。在进行考试的过程中学校会对进行舞弊的同学做出惩罚措施,在进行考试的过程中监考老师对此也会进行再次的强调,但是还是会有很多的学生在考试中进行舞弊。其二是在进行论文撰写时,我们知道对毕业论文撰写需要对相关研究课题收集很多的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撰写,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同学采用复制粘贴的形式或是通过网络进行毕业论文的购买,通过他人代写的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和答辩。其三是体现在课堂上,现代的高效中也经常发生他人代课的情况,如:在冬天,学生不想去上课,老师在点名签到的过程中通过别的同学进行代替,实现学生的逃课和早退。
(二)生活上不诚信的表现
大学生生活上的不诚信体现为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现代的大学生由于自身为满足虚荣心与其他同学进行攀比,利用各种情况和编造谎言的形式对父母骗取生活费以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自身诚信度的缺乏,对缺席上课,老师进行询问时编造各种谎言掩盖逃课的事实,又或者是编造谎言骗取辅导员的假条。其二是在于同学的相处上不诚信,主要体现在与同学进行交往是不尊重他人,随意的对他人进行评价和批评,或者是自身许诺的事情没有做到,以致于自身诚信的缺失。其三是利用他人的缺点或是秘密进行欺压和侮辱他人,随意的在同学身后编造谣言,以重伤别人为乐。又或者是为何获取某种荣耀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这些情况在大学校园的活动中和人际交往中时常发生。
(三)社会中不诚信的表现
社会中不诚信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就业后。具体表现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各方面人才的增加,每一年毕业就是一次找工作的高潮,许多优秀的大学生汇聚在同一个地方进行统一岗位的竞争,这就造成了就业竞争越演越烈,在这个情况下有的学生就在自己的建立中进行造假。如:没有参加校园社团活动的经过造假就变成了社团活动中的积极活跃分子;在大学期间四年都表现平平,成绩较差转身就变成了每年都获得学校奖学金的人员甚至是出国留学的人员等等,造成严重的诚信缺失。除此之外在进行工作后在工作中随意的进行早退,需要按时报道的单位不按时进行报道等。
二、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自我约束能力差
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内因和外因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在原因占其中很大的份额。大学生发生诚信的缺失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大学生对自我的约束能力不够造成的,在自身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降低对自身的要求和约束。以致于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懒散不愿意进行学习,在进行考试中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进行作弊不会被发现。
(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当代的大学生主要是九零后人群,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好,促使了家长给予太多的溺爱,致使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和习惯,对不同事物的理解和运用都是考虑到自身的需要而不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考虑其他人是否也需要。其次是家庭中父母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体现在学习成绩上,关心这一次考试是否取得很好的成绩,能否以这样的成绩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其次考虑到情况是学生的健康,具体体现在衣食住行上,是否吃好、穿暖上。对孩子思想上的变化和相关品德的培养则是不注重的态度,也不会花费时间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甚至在一些情况父母在孩子的诚信缺失问题上还起到教唆的作用。因此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不重视也是造成孩子诚信缺失的一方面原因。
(三)学校诚信教育的缺乏
学校对诚信教育的缺乏主要体现在没有将诚信教育正式纳入到课堂的教学中,学校没有建立专业的诚信教育机制。尽管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也知识为了应付相关单位的检查或者是更多的是注重形式上的要求。就算是进行诚信教育也只是教导做一个诚信的人能够怎么样,而不是怎样去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其中的重点掌握不够明确。还有的学校开展诚信教育但是采用传统的模式即通过老师在一个大教室中进行讲解学生在下方进行听的传统模式,促使学生对诚信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最后是进行教学的方法是比较单一,内容死板,不贴合实际,这些内容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社会中不良的风气
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在其中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社会带给大学生的影响。在社会中建立诚信不是依靠相关法律进行约束,而是通过对自身的要求在开展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依据自身的约束渐渐积累自然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对于自身的约束力降低就会造成自身诚信的崩塌,无法有效的开展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经和方法
(一)加强家庭教育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首要途径是加强家庭教育,家庭中诚信教育可以说是学生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都需要进行重视和进行的。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是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的,是学校、社会所无法代替的。同时对诚信的意识养成和确立都不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它是经过长时间对这些习惯的积累和实践促成的,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家庭教育培养诚信主要是通过三方面进行:其一是改善家庭环境,注重学习成绩同时也注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其二是父母注重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其三是对诚信教育需要日积月累不能够懈怠,通过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二)改善学校教育
改善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诚信活动的开展,如诚信教育的讲座对诚信知识、内容、 表现进行传达,着重学生怎样培养诚信上。主要通过四方面内容进行:其一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制度,对学生在学习中关于舞弊、请假、收费、评优等项目进行明确的规定,对于触犯条例的学生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其二是创新诚信教育的手段,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改变上,进行诚信教育上通过活动的形式开展等多种灵活的形式对诚信知识的传达和教授,这样也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其三是加大对不诚信现象的惩罚力度,以此形成震慑效力,如:对在考试中进行舞弊的同学进行学校通报批评并且做出检讨。其四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促使学校与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和实施有效的监督,促使其实现更好的成果。
(三)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主要是通过相关体制或者是机制作为重要的保障。其一是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并且制定出对诚信进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此形成良好的约束力;其二是加大对违法的处理的力度,促使全社会形成不违法、不敢进行违法的意识,以此增强整体的诚信度;其三是通过社会主体,如:企业、学校、政府等对诚信的宣传力度,树立起良好的诚信标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氛围。
(四)引导学生自律
有效引导学生自律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和家庭、学校、社会一起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首先需要大学生对诚信知识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想上的诚信意识;其次是养成良好的自我批評,对自身所犯的错误勇于承认并且对此进行改正,从行为上形成诚信意识;最后是提高是非辨别能力,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自觉的抵制不诚信的行为和现象,并且对事情不抱有侥幸的心理。
结语:本文是基于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对此进行研究主要是通过现代大学生的不诚信现象进行揭露,同时对造成这种不诚信现象的原因进行提出和分析,造成大学生发生不诚信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约束力不强、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缺乏和社会风气这四方面的原因进行具体的阐述,最后是针对这些原因和现状进行有效措施的提出和应用,促使诚信在大学生教育中的建立和推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和发展,从而推动和谐诚信社会的建立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熊元靖.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2.
[2]李玲.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李新伟.大学生诚信教育途径和方法[J].人民论坛,2016,(8):153-155.
[4]朱平莉.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和建议[J].学理论,2012,(2):171-172.
[5]朱志梅,王东岳,华晨晨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40-41.
[6]宁佳.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途径探索[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2):176-17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教育专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诚信教育机制建设及效果研究”(J16ZC85)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志强(1979—),男,文学硕士,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讲师。